1. 首页> 设计师工作总结 >正文

高二语文教学设计(汇总13篇)

教学计划是教师进行教学管理和组织的重要工具,对教学质量的达标具有重要作用。以下是一些经典的教学计划范文,供大家阅读学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二语文《病梅馆记》教学设计

一、知识教育目标。

1.了解龚自珍和写作背景。

2.掌握重点字词和句式。

二、能力培养目标。

1.鉴赏托物言志的写法。

2.学习结合语境揣摩语言。品味本文准确、形象的语言。

三、德育渗透目标。

认识作者对清朝封建统治者残酷摧残人才的痛恨之情和迫切要求改良的强烈愿望。

【重点、难点】。

托物言志:以梅喻人、托梅议政,用艺术形象来隐晦曲折地表情达意。

语言揣摩。

【解决办法】。

本文是一篇托物言志的小品散文,篇幅短小,结构严谨,寓意深刻。由于学生与那个时代相隔很远,理解文章的寓意可能有一定的困难。可先从两个方面人手,帮助学生理解课文。首先,可从龚自珍的《己亥杂诗》引出本文,用诗中所表现的主题托出本文的寓意。其次,可简单介绍一下作者的思想及其写作本文的时代背景,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课文所要表现的主题。

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反复朗读课文,通过朗读,体会本文句式整齐、感情强烈的特点。看看这样的特点与作者感情的抒发是如何统一在一起的。

【学生活动】。

发挥学生主体性,让学生借助注释疏通课文。指导学生认真朗读,揣摩语言,理解内容。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预习。

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疏通课文。

二、导入。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龚自珍的《已亥杂诗》脍炙人口。今天,我们学习他的一篇寓意深刻的散文——《病梅馆记》。

三、范读。

放课文朗读录音,或教师示范朗读。

四、诵读。

学生朗读,要求读准字音,注意节奏和感情。

五、疏解。

理解语言表层意思,理清行文思路。

第一段,揭示产生病梅的根源。文章起笔先简要叙述梅的产地:“江宁之龙皤,苏州之邓尉,杭州之西溪,皆产梅。”然后笔锋一转,引出一段有些人评价梅的美丑,用“固也”一语轻轻收住。接着,作者开始详细分析病梅产生的缘由。原来,在“文人画士”的心目中,梅虽然“以曲为美”“以欹为美”“以疏为美”。但是,一“未可明诏大号”;二不能让人“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三,从客观上说又不能“以其智力为也”。所以,他们只好通过第四个途径了。于是,他们暗通关节,让第三者来转告“鬻梅者”,斫正,删密,锄直,以投“文人画士孤癖之隐”。在这样的情况下,“江南之梅皆病”也就无可避免了。“文人画士之祸之烈至此哉!”一句感叹,道出了作者的无尽愤慨,也为下文“誓疗之”蓄足了情势。

第二段,写作者疗梅的行动和决心。“予购三百盆”而“誓疗之”,可见其行动的果断;“以五年为期,必复之全之”,可见其成功的誓言;“甘受诟厉,辟病梅之馆”,可见其坚持到底的决心。

第三段,写作者辟馆疗梅的苦心。这一段,作者慨叹自己暇日不多,闲田不多,疗梅的力量有限。

教学时可用问题引导:

1.课文第一段中有一句话这样说:“文人画士之祸之烈至此哉!”这里的“此”指代什么内容?请用课文原句回答。

——“而江浙之梅皆病。”

[按]学生如不能准确回答,教师可引导学生认识此句前冒号的作用,并明确:冒号表示对上文的总结,说明文人画士的“孤癖之隐”所造成的恶果是“鬻梅者”以“斫其正,养其旁条,删其密,夭其稚枝,锄其直,遏其生气”来赚大钱,而这种摧残梅花的恶劣行径,就必然导致了“江浙之梅皆病”的恶果。

——因为文人画士喜欢“夭梅病梅”却不敢“明诏大号”地用此时尚去“绳”天下之梅,而“蠢蠢求钱之民”却不能想到这一点。文人画士的“孤癖之隐”概括起来就是:以“夭梅病梅”为时尚,并想以此来“绳”天下之梅,而“蠢蠢求钱之民”却不能想到这一点。文人画士的“孤癖之隐”概括起来就是:以“夭梅病梅”为时尚,并想以此来“绳”天下之梅。

3.“文人画士心知其意”中的“其意”怎么理解?文中有没有具体的内容?

——它的,它们的。文中有具体的内容,如:“或曰:……密则无态。”

4.面对“江浙之梅皆病”的社会现象,作者的表现是什么?

——泣疗贮。

[按]此问学生如不能准确回答,教师可引导学生运用辨析筛选的方法选出上述三个字,并明确:此三字乃作者同情梅、疗救梅、保护梅的行动和决心,其行其志令人称许。

5.从文中看,作者疗梅的具体办法是什么?

——纵、顺、毁、解、复、全(板书)。

纵观全文,我们可以看出文章是从哪两个方面来记病梅馆的?

——是社会方面对梅的摧残、扭曲;一是作者对梅的哀痛、疗救。这正是全文的基本内容。

六、熟读。

学生熟读成诵。

七、作业。

1.辨析下面多义词的词义。(课后练习二)。

[使]。

又不可以使天下之民斫直,删密,锄正(让,命令)。

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周公之逮所由使也(主使)。

人皆得以隶使之(使唤,驱使)。

秦王使使者告赵王(派,命令)。

[病]。

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疾病,重病)。

予购三百盆,皆病者,无一完者(有病)。

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使……病)。

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困苦)。

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担心,忧虑)。

[解]。

悉埋于地,解其棕缚(解开,解下)。

后虽经婉解,虽不谓吾言为是,而亦无词相答(解释)。

有不解处,望请其指教(明白,理解)。

太后之色少解(缓和)。

[本]。

予本非文人画士(本来,原本)。

故有舍本而问末者耶(根本,基础)。

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考察,推究)。

[穷]。

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使穷尽,用尽)。

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完结.终了)。

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走到尽头)。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不得志)。

2.课后练习一。

第二课时。

【教学步骤】。

一、齐读。

学生齐读课文,加深感受理解。

二、理解托物言志。

1.本文句句说梅,有没有言外之意?

“有以文人画士孤癖之隐明告鬻梅者”,暗示的正是那些封建统治者的帮凶,他们根据主子的意图,奔走效劳,以压制人才为业斫正、删密、锄直,这夭梅、病梅的手段,也正是封建统治阶级扼杀人才的恶劣手段;他们攻击、陷害那些正直不阿、有才能、有骨气、具有蓬勃生气的人才,要造就的只是“旁条”和生机窒息的枯干残枝,亦即屈曲、邪佞和死气沉沉的奴才、庸才作者“购三百盆”,“泣之三日”,为病梅而泣,正是为人才被扼杀而痛哭,无限悲愤之中显示了对被扼杀的人才的深厚同情“纵之顺之,毁其盆,悉埋于地,解其棕缚”,就是说要破除封建统治阶级对人才的束缚、扼制,让人们的才能获得自由发展“必复之全之”,一定要恢复梅的本性,保全梅的自然、健康的形态这正反映了作者要求个性解放,“不拘一格降人才”的迫切心情由此可见,本文表面写梅,实际是借梅议政,通过写梅来曲折地抨击社会的黑暗,表达自己的政治理想。

这篇文章是用托物言志的方法写的。作者通过谴责人们对梅花的摧残,形象地揭露和抨击了清朝封建统治阶级束缚人民思想,压制、摧残人才的罪行,表达了要求改革政治、追求个性解放的强烈愿望,与他的《已亥杂诗》有异曲同工之妙。

2.引导学生分析文中形象的表层意义和言外之意:

梅人才。

病梅遭摧残、压抑的人才。

文人画士封建统治者。

品梅标准:曲、欹、疏选拔人才标准:奴才、庸才、歪才。

摧残梅的手段:绳、夭、病、斫、删、锄、养、遏束缚人才思想、屠杀正直之士、豢养奸邪小人、扼杀新生力量)。

摧残梅的后果:皆病、祸烈大批人才遭残酷屠杀。

疗梅的愿望:誓、必、甘、穷表达了拯救人才的强烈愿望、与准备迎接斗争的坚定信心。

3.抽查课后练习一的完成情况。

根据上下文揣摩下列语句,回答括号中的问题。

(1)或曰:“梅以曲为美,直则无姿:以欹为美,正则无景;以疏为美,密则无态”固也。(引用的话有什么作用?作者为什么说“固也”?)。

三句引用的话,表面是说明一些人对梅的审美标准,实际上是影射封建统治阶级选用人才的标准。他们扼杀那些有才能、有骨气的正直的人,专门选用那些邪佞、毫无生气的庸才。

“固也”是“固然如此”的意思,表示前后部分的让步转折关系:先退一步,暂且承认有的人是有那么一种对梅的审美观,然后逐步转入作者要表达的同这引用的话相反的意思,直揭“文人画土”利用这种审美观的险恶用心和摧残梅花的罪恶行径。

(2)这里,“明告鬻梅者”的人实际正是文入画士的帮凶,是封建统治阶级的帮凶;“斫其正……遏其生气”,这些残梅病梅的手段,也正是封建统治阶级扼杀人才的卑鄙伎俩,他们迫害有才能、有作为、有骨气的人才,所企求的则是一些卑鄙无耻、唯唯诺诺的奴才。

有以文人画士孤癖之隐明告鬻梅者,斫其正,养其旁条,删其密,夭其稚枝,锄其直,遏其生气,以求重价,而江浙之梅皆病。(这几句话的言外之意是什么?)。

(3)呜呼!安得使子多暇日,又多闲田,以广贮江宁、杭州、苏州之病梅,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这段话寄托了作者什么理想?)。

——作者慨叹自己暇日不多,闲田不多,疗梅的力量有限,也就是慨叹自己的力量不足以挽回人才受扼杀的黑暗的政局。事实上,作者一生在仕途上很不得意,只做过小京官,而且受到权贵的歧视和排挤,自己的才能都无法施展,更不要说解除全国人才所遭受的扼制了。因此,他只能以感叹作结。但是,作者明知他的思想行为不容于封建统治阶级,会受到他们的攻击和迫害,但他毫不畏惧,决心迎接斗争,衬托出他坚定地追求个性解放的政治理想。

5.作者为什么采用隐晦的手法?

介绍写作背景和作者,促进学生理解。

清朝封建统治者为了加强思想统治,奴役人民,一方面以八股文作为科举考试选用人才的法定文体,以束缚人们的思想;另一方面大兴文字狱,镇压知识分子。在长期严酷的思想统治之下,人才遭受严重的压抑和摧残。龚自珍生活在这样的时代,敏锐地预感到封建王朝的新危机,对统治阶级扼杀人才、禁锢思想表示了极大的愤慨,强烈地呼吁社会改革与个性解放,殷切地希望“不拘一格降人才”,以扫除“万马齐喑究可哀”的局面。《病梅馆记》就写作于这样一个时代。

三、鉴赏语言。

本文用词十分准确、形象。如谈到一些人对梅的审美观时,用“曲”和“直”,“欹”和“正”,“疏”和“密”六个形容词,准确简练、对比鲜明地摆出两种截然不同的看法。对于封建统治阶级摧残人才的手段,作者用了“斫其正,养其旁条,删其密,夭其稚枝,锄其直,遏其生气”,语言十分精当:“斫”字揭露他们对正直人才的粗暴摧残;“养”字形象地点出封建统治阶级豢养奸佞小人的不良居心;“删”字暗喻大批人才遭到压抑迫害;“夭”字象征新生力量被扼杀;“锄”字直喻大量正直忠贞之士遭清洗;“遏”字指不让人才发扬蓬勃的朝气。写作者疗梅的行动和决心,主要是通过“纵”“顺”“毁”“解”和“复”“全”“贮”这些准确而精练的动词表现出来的,这一连串动词显示的是一系列行动,充分表现了作者的满腔悲愤和战斗激情。

本文还用了许多整齐、富有感情色彩的语句,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和抒情色彩。比如:“梅以曲为美,直则无姿;以欹为美,正则无景;以疏为美,密则无态”,这几句形成排比,一气呵成地写出了那些人的评梅标准。又如:“有以文人画士孤癖之隐明告鬻梅者,斫其正,养其旁条,删其密,夭其稚枝,锄其直,遏其生气……”,这几个整齐的句子,写尽了统治者扼杀人才的种种手段,也蕴含着作者的满腔悲愤。

让学生欣赏自己喜欢的语句。

四、作业。

课后练习三。

结合课文及相关诗句,理解作者的政治理想和战斗意志。学生可自由发挥,写出自己独特的见解,不要人云亦云。

【资料】。

一、译文。

江宁的龙蟠里,苏州的邓尉山,杭州的西溪,都产梅。有的人说:“梅以(枝干)曲折算作美,直了就没有风姿;以(枝干)横斜算作美,端正了就没有景致;以(枝干)疏朗算作美,稠密了就没有美态。”固然如此。这些文入画士心里明白它的意思,却不便公开宣告、大声号召,来约束天下的梅;又不可以使天下的人,砍掉笔直的,删掉繁密的,锄掉端正的,把梅弄成奇形怪状,弄成病态,拿这作为职业来赚钱。梅的(枝干的)横斜、疏朗、曲折,又不是蠢蠢地追求金钱的人能凭他们的智慧能力办得到的。有的人把文人画士这种偏嗜成瘾的情趣明白告诉卖梅的人,砍掉那端正的(枝条),培养那横斜的枝条,删掉那些繁密的(枝条),使那些嫩枝弯曲,锄掉那些笔直的(枝干),阻碍它的生机,(这样)来谋求高价:于是江苏、浙江的梅都成为病态的。文人画士所造成的祸害的酷烈,竟到了这个地步啊!

我买了三百盆(梅),都是病残的,没有一盆完好的。已经为它们流了三天泪,于是发誓要治好它们:放开它们,使它们顺着(天性生长),毁掉那些盆子,(把梅)全都种到地里,解掉它们棕绳的束缚;以五年为期限,一定要恢复它们(的生机),保全它们(自然的形态)。我本来不是文人画士,甘愿受到(他们的)辱骂,设立一个病梅馆来贮存它们。

唉!怎样才能使我有很多空暇时间,又有很多空闲的田地,来大量存贮江宁、杭州、苏州的病梅,尽我一生的光阴来治疗病梅呢!

二、作者简介。

高二语文《我与地坛》教学设计

史铁生是个非常了不起的人物,在想通了好好活下去以后,他把自己对未来的理想寄托在文学上面,请看他的辉煌成绩:

史铁生(1951年1月4日—12月31日),原籍河北涿县,1951年出生于北京,196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附属中学,1969年去延安一带插队。因双腿瘫痪于1972年回到北京。后来又患肾病并发展到尿毒症,需要靠透析维持生命。自称是“职业是生病,业余在写作”。史铁生创作的散文《我与地坛》鼓励了无数的人。获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杰出成就奖。曾任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残疾人协会评议委员会委员。月31日凌晨3点46分因突发脑溢血逝世。

11月,短篇小说《老屋小记》获得《东海》文学月刊“三十万东海文学巨奖”金奖。小说《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奶奶的星星》分获1983、1984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作品风格清新,温馨,富有哲理和幽默感,在表现方法上追求现实主义和象征手法的结合,在真实反映生活的基础上注意吸收现代小说的表现技巧,从成名作《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到《插队的故事》,作品从内容到形式技巧都显出异乎寻常平淡而拙朴,属意蕴深沉的“散文化”作品。

史铁生著有短篇小说《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命若琴弦》散文《我与地坛》、《病隙笔记》;长篇小说《务虚笔记》。曾先后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鲁迅文学奖,以及多种全国文学刊物奖。一些作品被译成英、法、日等文字,单篇或结集在海外出版。

史铁生多年来与疾病顽强抗争,在病榻上创作出了大量优秀的、广为人知的文学作品。他的作品多次获得国内外重要文学奖项,多部作品被译为日、英、法、德等文字在海外出版。他为人低调,严于律己,品德高尚,是作家中的楷模。

高二语文《灯下漫笔》教学设计

有学生在学完《灯下漫笔》后郑重提出问题:“老师,我并不觉得鲁迅有多伟大,他为文实在太刻薄了些,况且他的文章对于变革当时的社会也并未起到太大的作用,我们现在学习他的文章是否还有现实意义呢?”针对这个问题,我发起了一场异常激烈的辩论,并在总结部分做了如下的反思。

遗憾的是,我也不是很喜欢鲁迅,可以说是现在也不是很喜欢,我想我们这个时代的人大部分都不会很喜欢他,因为这是个轻松的,或者说是个轻飘的时代。缺失责任感任感的时代。我们都向往活得更为轻松,于是我们超女,我们超男,我们全明星。在人活得舒服自在的时候,是很难接受鲁迅的,接受这个严肃、犀利、冷嘲热讽的鲁迅。但我尊敬他,甚至有些崇拜他。我每每想到他在那样一个压抑黑暗找不到任何出路的时代用了他那黑色的冷峻的犀利的眼神去寻找光明的时候,我的内心就涌起了一股强大的暖流。因为有这样的人在,我们永远都不会没有希望。鲁迅弃医从文的故事被我们说得滥俗,所以我们麻木。鲁迅离我们的时代太远,远得让我们产生了深深的隔阂。他所生活的时代究竟黑暗到什么程度我们只是通过教科书才看得到,所以我们无法感同身受。连带着我们也淡漠了对他的敬意。

但我想,当你真正坐下来认真的思考之后,你一定会发自肺腑的说上一句:伟大的鲁迅.他伟大,因为他犀利如匕首般的杂文,饶有趣味的故事新编,有着形形色色经典人物形象的呐喊彷徨,所以我们说他是文学家.但,他伟大,远不止于此.他伟大更因为他深邃而博大精深的思想.中国历史上同样有很多写出同情老百姓疾苦作品的文人,比如杜甫,比如李白,他们是了不起的文学家,但我们不会给他们冠以思想家的称号.两千多年的封建史,他只用了两句话就概括了.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暂时做闻了奴隶的时代.精辟,透彻.他伟大,因为他勇于自我解剖,勇于自省.对自身灵魂的不断拷问,让他瘦硬如铁,也让他的意志顽强如钢.他伟大,因为他心系苍生,胸怀天下.我们常常会感叹于古代仁人志士的'达则兼济天下'的抱负的'难以实现,但对比来看我们似乎更应该感动于鲁迅的'我以我血荐轩辕'.孤独的启蒙者,寂寞的开荒者,他艰难的行走于20世纪初黑暗的中国大地上,坚信世界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就有路产生了.

郁达夫说,没有伟大人物出现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怜的生物之群;有了伟大人物出现而不知拥护爱戴崇仰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我想,对于鲁迅,你可以不喜欢,但你一定要尊敬,承认他绝对是个伟大的人.

高二语文《我与地坛》教学设计

1、了解作者残疾后在地坛的启示下对生命产生新理解、新感悟的历程。

2、理解母爱的深沉伟大和孩子痛悔。

3、品味文章深沉绵密的语言特色。

教学重点。

体会作者笔下地坛宁静肃穆、生机盎然的美。

教学难点。

咀嚼母爱对我的影响,体悟母亲与地坛之间的同构性。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贝多芬,28岁开始耳朵有病,听力逐渐衰退,到32岁基本上已丧失听力,《命运》交响曲是在他完全丧失听力的情况下创作的。面对不幸,贝多芬“扼住命运的喉咙”,谱下了音乐史上光辉的乐章,也奏响了人生的最强音。

历史上象贝多芬这样勇敢与厄运抗争的人很多,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我与地坛》的作者史铁生就是其中一个。

二、品读探究。

(一)品析第一部分:我与地坛的故事。

“这古园仿佛就是为了等我,而历尽沧桑在那儿等待了四百多年”

作者认为自己和地坛之间有“缘分”,有“宿命的味道”,如何理解他和地坛之间的关系?

1、“我”是在什么情况下来到古园的?

明确:在我活到最狂妄的年龄忽地残废了双腿,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忽然间几乎什么都找不到了地时候。

2、“最狂妄年龄”指什么?

明确:“最狂妄年龄”指对未来充满自信,满怀幻想,对幸福充满渴望的年龄。

4、“我一下子理解了它的意图”,这“意图”指什么?

明确:生命的暗示。

明确:荒芜但并不衰败。三处。(第一处第3段,第二处第5段,第三处第7段)。

这显然也给了作者以启示,为了逃避来到这园子的作者是真真实实感受到了生命的涌动的。

6、课文中象这样蕴涵着对生命理解的景物描写还有什么地方?如何理解?

明确:文中的“六个譬如”。语言特点:新鲜、奇崛而别致。

7、阅读课文第1自然段与第5自然段第一句话,说一说作者与地坛的遭遇有何相似之处?

地坛:“我……提到过一座废弃的古园……荒芜冷落得如一片野地,很少被人记起。”

作者:“我两条腿残废后的最初几年,我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忽然间,几乎什么都找不到了,我就摇了轮椅总是到它那儿去……”

地坛:被人遗弃;作者:被社会遗弃。同病相怜。

8、作者对生与死的新的看法是什么?

明确:“一个人,出生了,这就是一个不再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件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

过渡衔接:也就是人总归要死的,有生之年是有限的,我们应该诊视生命,顽强生活。生命感悟:死是必然会降临的节日,顽强的活着是一种幸福。

面对苦难,顽强地活下去的例子,在生活中举不胜举。

(二)品析第二部分:我与母亲的故事。

1、文中的母亲是一位什么样的母亲?

明确:她是一位疼爱儿子,而且能够理解儿子的母亲;她是一位注定活得最苦的母亲;她又是一位聪慧和意志坚忍的母亲。

2、文中写了母亲哪些行动?

明确:“我”上地坛,母亲“送”;“我”在地坛,母亲“忧”、“找”。“送”、“忧”、“找”,写尽母亲的悲苦与操劳。

明确:并不是直接表现,而是通过自己心灵的对话,自问自思从我理解母亲对我的爱展开。反复写表明对母亲的深深的歉意,自己痛彻心肺的悔恨与永远无法弥补的遗憾。

明确:母亲的爱、母亲的意志、母亲的命运、母亲的苦难,让我明白了生存的意义,生存的价值,也让我在逆境中更坚强。

5、母亲伴随着作者对生命思考,母亲给了我怎样的生存启示?

明确:这园中不单是处处都有过我的车辙,有过我的车辙的地方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

这句形象地表现了母亲在我生命中的重要性——在我的每一寸进步中都凝聚着母亲的心血,孩子不管走到哪里,都走不出母亲的心。母亲的关爱像一颗会发芽的种子,不知不觉它就埋下了土地,然后潜滋暗长。直到有一天,成熟了的心灵才突然发现,母亲的爱原来已经长成了一棵苍翠的松柏,一直为我遮风挡雨。我在此时的顿悟与这一部分的首段现在我才想到,当年我总是独自跑到地坛去,曾经给母亲出了一个怎样的难题。遥相呼应,完成了作者对母爱的诠释。

母亲的爱、母亲的意志、母亲的命运、母亲的苦难,让我明白了生存的意义,生存的价值,也让我在逆境中更坚强。

三、小结升华。

第一部分写我与地坛的故事,第二部分写了在地坛这个大背景下,我与母亲的故事;地坛是史铁生获得生存信念的地方,也是他感受母爱最深的地方。这两部分从内容是紧密联系的。文章结尾说:“这园中不单是处处有过我的车辙,有过我的车辙的地方也有过母亲的脚印。”这告诉我们:母亲与地坛已经合二为一了,是融为一体的。从主题思想上看,两部分也是浑然一体的。地坛使我平和豁达地对待生死,解决了为什么生的问题;母亲使我看到了生存的意义,解决了怎样活的问题。

从总体上看,一、二部分作者所写的对象的特点如下:

四、布置作业。

2、读完《我与地坛》原文后试回答:经常来地坛的都有哪些人,他们为什么来地坛?

高二语文《我与地坛》教学设计

一、情境导入:解说(配《生命》主课件图片)。

青年是一首诗,这是因为处在这个年龄段的生命总有着绚丽多姿的梦想和火一样燃烧的激情。而有这样一位青年却在“21岁最狂妄的年龄残废了双腿”。诗化的岁月瞬间凝固成冰冷的现实,他一度徘徊在生与死的边缘。终于有一天,他把轮椅摇进了地坛,在这古老而又充满无限生机的古园里,他找到了自己精神安栖的家园,聆听心灵的声音,感悟生命的真谛,完成了生命中最为壮丽的一次突围,而这次突围的过程,竟长达十五年。1989年5月,《我与地坛》诞生了,字里行间喷洒的全是作者15年来积聚在心中的幽思,这位作家就是现任北京作家协会的副主席史铁生。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我与地坛》,走进史铁生,用心灵去丈量他从痛苦中挣扎而出的脚步。

相关的常识:地坛的简介(课件)。

二、检查预习、整体感知:主课件(框架图)。

仿真模拟,角色互换的采访:共同去感受成功背后那个顽强的生命。

采访的基本要求:

1、分成两组(东半球,西半球)采访史铁生。东半球同学为史铁生、西半球同学为记者。

3、采访时角色定位,仿真模拟,尽量从文中提取问题。用文中话作答。可适当加入个性化语言。交流时要声音洪亮。准备一下。

附:采访史铁生:

3、记者:看来,地坛对您吸引并非偶然,地坛给你带来了哪些生命的启示?

4、记者:在地坛中您曾连续几个小时思考关于生与死的问题,你想明白了吗?

5、记者:你用十五年时间思索生与死的问题,是不是太长了,人生有多少个十五年啊。(只有在沧桑的岁月中才能参透哀与乐;生与死。)。

通过以上分析:能否为一二节拟一个总标题。说明理由。

总结:三者之间的关系:地坛是我虚化的母亲,母亲是我心中永远的地坛。她们都是作者由自卑走向自强的精神之源。

对花季雨季的青年,能有一次对生命的感悟已足够,感谢《我与地坛》,感谢史铁生。

诗朗诵:凡高散文:对生命的热爱(视频)(随机)当我画太阳时,我希望使人们感觉到它是在以一种惊人的速度旋转着,正在发出威力巨大的光和热的浪。当我画一块麦田,我希望人们能感觉到麦粒内部的原子正朝着它们最后的成熟和绽开而努力。当我画一棵苹果树时,我希望人们能感觉到苹果里面的果汁正把苹果皮撑开,果核中的种子正在为结出自己的果实而努力。

结束语:人有悲欢离全,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在智者的眼中,月圆是画,月缺是诗,快乐和悲伤都是人生中不可或缺的风景。有句话说得好“苦难是人生最好的老师”。当然我们不必要刻意制造苦难,但当苦难来临时,要学会勇敢面对,永不屈服。

高二语文《兰亭集序》教学设计

1、认知目标:

能借助注释扫清文字障碍并积累自己认为重要的词语句子;能就本课的文言知识提出质疑,通过质疑解疑理解课文。

2、能力目标:

能就本课提出问题并在积极参与讨论中解决问题。

3、情感目标:

通过讨论和老师的引导能体会作者“积极追求,有所作为”的乐观情感。

【教学重点】。

质疑解疑讨论过程。

【教学难点】。

借序抒情的行文之巧,作者的感情定位。

【教学设想】。

1、利用南海教育信息网资源加大教学容量一课时完成。

2、布置学生课外搜集有关王羲之的信息帮助理解课文。

3、本文在字面上虽然难度不很大,但作者借序抒情的行文及抒发的人生感慨较虚,理解起来难度很大,故课堂上主要采用质疑、讨论、教师引导的方式,必要时老师讲解。

4、重视朗读环节,指导学生在把握文意、理清思路的基础上熟读成诵。

【教学工具】。

电教设备、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与王羲之有关的信息。)。

二、朗读。

1、配乐范读:

要求学生注意听清读音、节奏、语气。

2、配乐齐读:

要求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语气。

3、学生大声自由朗读。

三、学生质疑。

(可能比较“散”)。

学生质疑。

学生解疑,学生不能解决的疑惑老师引导解决。

四、老师质疑。

(起“聚”的作用)。

1、全文共三段,每一段的内容要点是什么?

(分别用六个字概括)。

明确:第一段:记叙兰亭盛会。

第二段:抒发人生感慨。

第三段:点明作序目的。

3、第三段作者“悲”什么?简要说明理由。

明确:“痛”欢乐易逝,时光易逝。“悲”后之视今,犹不能喻之于怀。

五、讨论。

1、这是一篇书序,文中有些话说明诗集的由来,有些话说明编集的目的,试一一指出并说说作者行文的巧妙之处。

明确:

“修禊事也”“群贤毕至”“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这些内容都是根据书序体裁的要求写的,文章首尾圆合,自不用说,重要的是,作者善于借题发挥,从一次普通的游宴活动谈到了他的生死观,并以此批判了当时士大夫阶层中崇尚虚无的思想倾向,使全篇在立意上显得不同凡响。

这与写什么文体就要像什么文体,并借一种文体抒发感情或表达观点的高考作文的要求是一致的。

六、堂上练习。

(略)。

高二语文《病梅馆记》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了解作者并认识其对清朝封建统治者残酷摧残人才的痛恨之情和迫切要求改良的强烈愿望。

2、理解文言词语“以”、“则”、“之”、“其”、“夭”、“病”、“泣”、“顺”。

3、理解本文内容,体会其“托物言志”的特点。

教学重点。

理解文言词语,疏通文句,理解“托物言志”的特点。

教学难点。

理解词语和文章的寓意。

教学时间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这首诗表达了对清朝统治者扼杀人才的强烈不满,喊出了要“不拘一格降人才”的强烈呼声。

二、读课文。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以欹()为美明诏()大号斫()直遏()其生气甘受诟()厉多暇()日鬻()梅。

三、重点字词。

第一段补充注释:

1.梅以曲为美,直则无姿姿:风姿。

2.以欹为美,正则无景景:景致。

3.以疏为美,密则无态态:神态。

4.此文人画士心知其意此:这些;知:明白。

5.未可明诏大号以绳天下之梅以:来;绳:名词动用,约束。

6.斫直,删密,锄正直,密,正:形容词作名词,……的枝条。

7.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夭,病:动词使动用法,使……曲折,使……成为病态。

8.又非蠢蠢求钱之民能以其智力为也智力:智慧,力量。

9.明告鬻梅者鬻:卖。

10.而江浙直梅皆病,文人画士之祸之烈至此哉而:于是;烈:厉害。

二三段补充注释。

1.予购三百盆,皆病者,无一完者病:病残;完:完好。

2.既泣之三日,乃誓疗之泣:为动用法,为……哭泣;乃:于是。

3.必复之全之&n。

[4]。

高二语文《兰亭集序》教学设计

1、积累整合文言知识,掌握文言文阅读的方法。

2、了解时代背景,把握作者的创作意图,认识作者在乐、悲、痛中暗含的对人生的眷恋和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1、有感情地诵读全文,并能背诵。

2、体会作者由“乐”到“悲”再“痛”的思想感情及其变化。

【教学难点】。

认识作者深沉感叹中所蕴涵的积极情绪。

【教学方法】。

诵读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既是书中极品,又是文中上品。据历史记载,唐太宗千方百计搜觅真迹,并日夜赏玩临摹之,以至形成了宫廷上下竞相临书的盛况。唐太宗驾崩,此真迹又作为殉葬品埋入地下,后来此墓被盗,真迹永远失踪,成为千古恨事。我们现在所见的是唐代摹本。(让学生看教材中《兰亭集序》书法作品)从摹本可以判断“书中极品”的评价绝非妄言。而此文为什么又被称为“文中上品”呢?它为什么跨越千年依然动人呢?今天我们就来欣赏作为文学作品的《兰亭集序》的魅力所在。

二、解题。

1、走近作者。

王羲之(公元321~379,一说303~361),字逸少,东晋琅邪临沂人。是东晋也是我国古代最杰出的书法家。出身于士族名门,是东晋政治家王导的从子。任右军将军,会稽内史,世称“王右军”。早年从卫夫人学习书法,后多鉴前代名家书法,博采众长,备精诸体,有“书圣”之称。书法刻本以《乐毅论》《兰亭序》《十七帖》为著。其子王献之也是书法名家。父子齐名,世称“二王”“二圣”。王羲之在诗文写作上也是高手。东晋文坛盛行骈文,王羲之是少数仍沿用散文写作,或以散驭骈的作家之一。其文风清洗,不尚辞藻而多情致。

2、背景介绍。

两晋政治恐怖,统治集团内部互相倾轧,残杀现象时有发生。士大夫不满,普遍崇尚老庄,追求清静无为自由放任的生活。玄学盛行,对士人的思想,生活以及文学创作都产生了很复杂的影响。文学创作内容消沉,出世入仙和逃避现实的情调很浓。东晋时期,清谈老庄玄理的风气很盛,是玄言文学泛滥之时。但王羲之一反“清虚寡欲,尤善玄言”的风气和追求骈体的形式主义之气,抒写了一篇情真语笃,朴素自然的优美散文《兰亭集序》,不但在东晋文坛上占有一席之地,而且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声誉。

兰亭,是东晋时期会稽郡治山阴(今浙江绍兴市)城西南郊名胜。这里山清水秀、风景幽雅,是当时名流雅士时常集会的地方。晋穆帝永和九年三月三日(上巳节),王羲之在会稽山阴的兰亭修禊之礼,举行过一次盛大的风雅集会,参加的名士,有“东山再起”的司徒谢安、“掷地作金石声”的辞赋家孙绰,潜心物外的高僧支遁等四十一人。当时要求每人作四言、五言诗各一首。之后王羲之将诸名爵及诗作一一记录集结成集,是为《兰亭集》,并为此集作序一篇,这就是《兰亭集序》。

3、文体知识。

《兰亭集序》是一篇序言。“序言”简称“序”,也叫前言,属实用文体,同“跋”是一类。列于卷首叫序,附于卷末叫“跋”。其作用在于推荐介绍某人著作或某一材料,说明写作过程、写作目的、主要内容或说明一些同书本有关的事情,帮助读者更好地去阅读或理解。序言,有自己作的,叫“自序”;也有请他人写的,叫“他序”,他序除了介绍著作外,往往还有一些评价的内容。

三、整体感知。

1、放录音。

(1)字音辨识。

(2)听录音,请学生分别划出三个段落中表达作者情感的词来(“乐”“痛”“悲”),划出不懂的字词句来。

3、感知作品,理清思路。

根据文章的情感变化,划分文章段落层次。

教师明确:第一段(1、2自然段):记叙兰亭集会的盛况。

第二段(3自然段):抒发人生感慨。

第三段(4自然段):交代作序目的。

四、合作探究、品读鉴赏。

(一)研习第一段,即1、2自然段。

1、迅速浏览课文,然后合上课本,凭记忆按提示查找内容要点。

背诵线索:时间—地点—事件—人物—环境—活动—天气—感觉。

如:时间:“永和……癸丑……暮春……”地点:“……兰亭……”

人物:“群贤……少长……”环境:“此地有……,又有……”

活动:“引以为流觞曲水……”天气:“……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感受:“……信可乐也”

(二)赏析本段写法的高妙之处。

1、摘录本段写景句,体会作者写景状物言简意赅,妙趣天成的特点,感受作者快乐的心境。

学生明确: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激湍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2、模拟想象你便是其中一文士,请你用散文化的语言将景物和你的感受诉诸笔端。

教师点拨:本段中作者无论“摹”山范水,还是“描”竹画树,都极其简约。想那阳春三月的江南该是鲜花吐芳,姹紫嫣红。此段中作者却只选山、水、林、竹、天。写山岭,从高耸、横亘状其势;写竹林,从茂密、参天绘其形;写溪水,着眼于水清流急,回环相映之态;写晴天,写煦风,仿佛景物皆着感情色彩。如此美景,在良辰、乐事的氛围中,给人带来的是愉悦,是欢欣,我们可以从中感受到扑面而来的春天气息和游人如织的快乐场面。

3、提示学生朗诵时注意语调要清新明快,充满欢欣,优雅之情调。按照提示每组选代表朗读。

4、学生讨论、交流。

(1)有人将本段之“乐”总结为“五乐”,你能找出来并加以总结说明吗?

(作者依据什么说这次聚会“信可乐也”?“信可乐也”在第1部分中起到什么作用?)。

明确:在这一段中作者描述了这次聚会是“群贤毕至,少长咸集”,这是一乐;而聚会是在“暮春之初”,“天朗气清,惠风和畅”,可谓良辰,是为二乐;聚会之地“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可谓景美,是为三乐;宴会之中“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可谓情真,是为四乐;而“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可谓极视听之娱,是为五乐。作者感到人贤、辰良、景美、情真、赏心五事齐臻,所以认为这次聚会,“信可乐也”。“信可乐也”一句是对聚会情景的总结,突出了情感的`主旋律——“乐”。

(2)本段末句“信可乐也”能否改成“信可乐矣”?请阐述理由。

明确:“信可乐也”不可改为“信可乐矣”。因为用“也”语气平缓,笔势沉稳;而用“矣”语气激越,笔端情感外露。仔细揣摩第1段中描述景物只在山、水、林、竹,而舍鲜花吐芳;就是写林写竹,只言“茂”“修”,而弃其绿、碧、翠,极力营造素淡、雅致的格调。兰亭集会本是赏心乐事,但作者内心的喜悦之情并不过分显露,这是他气节高爽、性格沉稳的表现。

(3)讨论:这段话语言有什么特点?

教师明确:记叙性文字言简意赅,如开头总叙,只25个字就交代清楚了兰亭集会的时间、地点、目的,表现出高超的语言技巧;写景的文字精练优美,朴素清新。

五、当堂训练。

尝试着背诵第一、二自然段。

六、课堂小结。

暮春三月,莺飞草长,天气晴朗,春风和煦,不可不谓之“良时”;会稽山阴,清幽兰亭,茂林修竹,山环水绕,不可不谓之“美景”;时贤名流,志趣相投,不可不谓之“贤人”;曲水流觞,饮酒赋诗,不可不谓之“雅事”;仰观俯察,游目骋怀,不可不谓之“乐心”:这实在是人生之乐的极致。这种“乐”是对兰亭美景的陶醉,是来自于兰亭集会的畅快,这种美好的聚会自此以后成为美谈佳话。千年以降,我们依然能感受到这些文人儒雅的风度和诗意人生。

七、预习作业。

1、预习第3、4自然段,想一想作者为何而“痛”?又为何而“悲”?

2、如何理解“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导入新课。

暮春三月,草长莺飞,天朗气清,惠风和畅,茂林修竹,清流潺潺,胜友云集,曲水流觞,泼墨挥毫,赋诗饮酒,不亦乐乎!可作者的感情怎么变成了“痛”呢?他由眼前的美景、盛会想到什么了呢?请同学们大声朗读第二段,看看作者的心思到哪儿去了。

二、研习第3自然段。

1、全班齐读第二段,理清文章思路。

提问一:请合上课本串讲本段大意。

提问二:这段话作者围绕什么主题展开讨论的?

明确:乐忧生死等人生重大问题。

提问三:作者为何而痛?

一痛惜情随事迁,美好消逝;二痛生命有限,终期于尽。

2、诵读提示:作者以从容沉稳的气势稍一收拢,便转到全文的主旨上来,探索人生哲理,发表对人生忧乐和生死问题的看法,以理论为主,故应以和缓低沉的语调读出。重读的词语有“死生亦大矣”中的“大”,“岂不痛哉”中的“痛”。末句以降调慨叹语气收束。

请按照上述提示,每组选代表诵读。

三、研习第4自然段。

1、熟读课文,理清背诵思路。

这段议论中包含感情,请理清作者的感情发展脉络。

问题:(1)当前士大夫的人生观是怎样的?

(2)你认为作者赞同他们的人生观吗?为什么?

明确:由读昔人“兴感”之作时的体验“若合一契”说明古人也有感于死生;然后转入对世事的深入抒写,批判当前士大夫“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表现了作者抗拒人生虚幻的执着努力,随之又发出“后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悲乎”的慨叹,可见作者对人生敏锐、深刻的感受中一份对人生特别的热爱和执着,接着作者交代了《兰亭集》的成因“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既然人生变化如此迅疾,此次宴会的情况就该记录下来,使将来之人了解作者心中的感慨。随着感情变化的步步推进,字里行间流露出来的是作者对人生的眷恋和热爱。

2、谈谈你对“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一句的认识。

明确:作者认为人不管以怎样的方式活着,生命都在不知不觉中逝去,而寿命的短长只能听凭造化,最终归于结束。所以生就是生,活着能享受乐趣,死就是死,死后一切皆无,活着和死去是人生大事,二者不可等量齐观。暗含有生之年应当做些实事,不宜空谈玄理之意。

明确:一悲古人生死感慨,“我”深有同感;二悲今人一死生齐彭殇的虚妄;三悲后人叩问今人,可谓千古一悲!文章由“我”的个体之“痛”和“悲”,推己及人更加深刻感人。人类社会从古到今,迈进了多少年,然而人类对生命本质的体验何其相似!真是古今同痛,千古同悲!

四、探究性训练。

背景介绍:两晋政治恐怖,统治集团内部互相倾轧,残杀屡屡发生。士大夫自危而无奈,寄情山水,啸傲山野,思想消极,行动无为,感觉生命就像浮萍之于水,随波荡漾,飘到哪里是哪里,生死无常。于是东晋时期,清谈老庄玄理的风气很盛,所谓“一死生”“齐彭殇”,死就是生,生就是死,即玄理之一。受社会思潮影响,东晋文学创作内容消沉,逃避现实、出世入仙的情调很浓,是玄言文学泛滥之时。

在这种背景下,王羲之在文中描绘如诗如画的自然风光,还能批判当时盛行的虚无思想,实际上就是眷念人生、热爱生命的表现。他在书法上的执著努力和卓越成就也是对抗人生虚无的体现。诚所谓“消极其表,执著其里”,我们要透过现象看本质。

小结:孟子说:“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知人论世,是把握文章主旨的利器。

2、学生列举“古今文人论生死”。

例举摘要:

司马迁:“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从人生意义来讲)。

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从人生意义来讲)。

奥斯特洛夫斯基:“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每个人只有一次。……”(从人生意义来讲)。

史铁生:“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从生命规律来讲)。

孟子:“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陶渊明:“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坦然面对)。

庄子:鼓盆而歌(齐生死)。

3、学生谈:怎样看待生与死?

高二语文《兰亭集序》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要求:。

1.学习一些古汉语知识,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2.感受作者兰亭盛会之乐和聚散之悲,学习作者对于人生的积极态度。

3.揣摩本文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和感情发展的线索安排,领悟一点为文之道。

教学重点和难点:。

1.几处词类活用现象和“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等难句。

2.情景交融和感情线索。

3.作者对庄子“一死生、齐彭殇”虚妄论调的批判。

教学内容和过程:。

明确:“入木三分”。

设问:它的出处和原意怎样呢?

明确:我国最著名的大书法家,人称“书圣”的王羲之,唐朝张怀灌著的《书断》里,记有他的一个故事:“王羲之书祝版,工人削之,笔入木三分。”所谓“祝版”,是古时的祭祝文字,都写在木板上,所以叫“祝版”。因为他笔力强健,落笔有劲,所以深透入木。因此形容书法用笔功力之深,谓之“入木三分”。后来也可形容文章言论深刻有力。

讲解:王羲之,东晋会稽(今浙江绍兴)人,曾做过“右军将军”,世称王右军。他写的《兰亭集序》(板书课题),流传至今,即所谓“兰亭字贴”,是我国书法艺术的瑰宝。《兰亭集序》不仅书法出众,而且文章本身也为人所称道。下面我们就要学习这篇文章。

二、释题。

东晋穆帝永和九年,王羲之和谢安、孙绰等朋友以及儿子、侄子共四十一人在兰亭聚会,饮酒赋诗,事后把诗汇编成集,王羲之为这本诗集作了序。(序是一种文体,放在书的前面或后面)题目意思是“兰亭集会的诗集的序”。它是古代诗序中的名篇。

三、点拨字词句,疏通文意。

1.点拨字词句。

本文文字简练,有的字句有一定难度。课文注释中有的,这里不再重复,没有而又需要理解的,稍作补充解释并归类如下。

词类活用:“一觞一咏”的“觞”:喝酒(名动)/极:尽情享受(形动)/“一死生”的“一”:看成一样(意动)/“齐彭殇”的“齐”:看成相等(意动)。

省略句:引以为流觞曲水:“引”后省“之”(省宾语)/或因寄所托:“因”后省“之”(省宾语)/晤言一室之内:“言”后省“于”(省介词)。

难句:(1)引以为流觞曲水:把它引来作为漂流酒杯的环曲的渠水。(2)修短随化,终期于尽:人的寿命长短,顺从自然规律,听凭造化安排,终归有穷尽的时候。(3)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现在才知道,把死亡和生存看成一样是荒诞的,把长寿和短命看成相等也是胡乱造作的。

2.学生根据注释自由朗读课文。

3.学生自荐口译全文。(由三人完成,每人一段,共三段)。

四、思想内容分析(学生讨论,教师点拨。下第五步骤同)。

第一段:写兰亭盛会,贯穿并突出一个“乐”字。(划横线处板书,下同)。

开头总叙盛会的时间、地点、原因。紧接着连连写出令人可乐之事:名士济济聚首兰亭,一乐也;山水环绕,境界清幽,二乐也;饮酒赋诗,畅叙幽情,三乐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四乐也;仰观俯察,游目骋怀,五乐也。末尾“信可乐也”一句方才点出“乐”字。短短一百多字,简洁流畅,生动自然,使盛会如画卷般展现眼前,洋溢着欢快的气氛,优雅的情趣。

第二段:抒发人生感慨,即盛事不常,修短随化,同足感慨。贯穿并突出一个“悲”字。

开头一句,点明人生的短暂,紧接着指出,人虽取舍动静不同,但都难免为“欣于所遇”的乐和“所之既倦”的忧所左右,前者则“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后者则又“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再接下去进一步慨叹人对“修短随化,终期于尽(人生短暂,终有穷尽之时)”的无可奈何。最后“岂不痛哉”一句方才点出一个“悲”字。这种情调,无可否认带有士族阶级人生无常的消极情绪,但我们也应看到它积极的一面,那就是劝勉人们必须珍惜时间和人生。唯其如此,对“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的“向之所欣”,才会“兴怀”,对“修短随化,终期于尽”的短促人生,才有“痛”感。“况”字的转折,正是这种情绪的最好说明。

第三段:承上文议论抒情,进一步写感想,阐明作序缘由,贯串并突出一个“感”字。

这段前半,从对“昔人兴感之由”的分析中,发表了一个富有思想价值的论断:“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庄子的“一死生”、“齐彭殇”是什么东西呢?《庄子·齐物论》说:“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两船并行,引申为两事物并存)意思是生的同时就是死,死的同时就是生,死生同时在于一体,没有区别。这就是所谓“一死生”。《齐物论》又说:“莫寿于殇子,而彭祖为夭。”(没有比夭亡的儿童更长寿的,而活了八百岁的彭祖是短命的)意思是彭祖同更长寿的事物相比,显得命短,殇子同更短命的事物相比,显得寿长。这就是所谓“齐彭殇”。“一死生”“齐彭殇”虽然指出了事物的相对性,含有一点辩证的因素,但却夸大了事物的相对性,否定了生死寿夭之间的本质区别。庄子的这一思想是和他的无为即有为,无为而治的虚无主义思想核心是一脉相承的。东晋玄学清谈之风盛行,士大夫喜欢剽窃老庄唾余,而王羲之力斥庄子“一死生”“齐彭殇”的看法为虚诞妄作,言下之意认为,尽管人生短暂,但仍然应该而且可以有所作为。这种积极的人生态度是非常难能可贵的。再接下来,作者明确交代作序缘由是以供后人兴怀,这种为人生而作文的思想,无论在当时和现在,都是有积极意义的。写法上,这段首尾照应,突出了一个“感”字。

五、艺术技巧鉴赏。

1.表现手法。

2.线索安排。

三段依次抒发“乐”———“悲”———“感”,无不注入了作者浓烈的感情,体现了作者感情的发展变化,这就是本文的线索。这条感情主线非常醒目,成了统率全文的神,它不仅使文章脉络分明,中心突出,而且能以情动人,具有诗的韵味。这是作者谋篇布局、线索安排的匠心所在。

3.语言表达。

句式骈散结合,读来音韵铿锵而又不觉得刻板一块;用语朴实清新,一扫当时雕辞琢句的浮艳文风。

由于上述艺术技巧的运用,本文就像一篇优美的散文诗,成为古代散文中的名篇佳作,与他的书法作品相得益彰,辉耀古代文坛。

六、作业。

1.熟读本文,进一步提高对文章思想内容和艺术技巧的鉴赏水平,领悟一点为文之道。

2.搜集自己以往的作文,编成一本习作集,为它题写书名并撰写一篇自序。

高二语文教师个人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理解戏剧中个性化的语言对刻画人物形象的作用。

2、了解戏剧作品的特点:尖锐的戏剧冲突和个性化的戏剧语言。

3、深刻认识旧社会的腐朽、黑暗和罪恶,认识中华民族自古就有勇于斗争、追求光明的光荣传统。

重点和难点:

1、认识尖锐的戏剧冲突和个性化的戏剧语言。

2、了解具有封建阶级和资产阶级两重特点的周朴园在家庭和社会上的罪恶。

教学方法:

1、预习前指导学生掌握戏剧文学的特点:戏剧冲突的尖锐性;人物、事件、活动场所的集中性;戏剧语言的个性化。

2、课前布置学生预习课文,要求学生了解课文的情节结构,试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征。

3、最后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

布置预习:

1、结合注释(1)中与课文有关的情节,通读全文,了解故事情节。请将这一幕话剧分成两"场",并概括其内容。

2、了解戏剧中的人物之间的关系。

3、试分析戏剧的矛盾冲突和人物性格以及戏剧的语言的个性。

4、查字典给生字生词注音释义。

作者简介:

曹禺,原名万家宝,1910年生,湖北潜江人。他从小爱好戏剧,1929年进南开大学,后来又转清华大学外语系,毕业后进清华研究院,专攻欧美戏剧文学,并从文学中汲取营养。1933年,在即将结束大学生活时,完成__《雷雨》。经巴金等人的推荐,这个剧本在1934年出版的《文学季刊》上发表。继《雷雨》之后,又写出了《日出》《北京人》《原野》《蜕变》等剧本。《雷雨》《日出》成就,是他的代表作。在这两个剧本中,作者以卓越的艺术才能深刻地描绘了旧制度必然崩溃的图景,对于走向没落和死亡的阶级给予了有力的揭露和抨击。剧作震动了当时的戏剧界。1942年,曹禺把巴金的《家》改编成话剧,解放后,写了《明朗的天》《胆剑篇》《王昭君》。

曹禺,现代剧作家,原名万家宝,湖北潜江人。代表作有《雷雨》《日出》《北京人》等。建国后,又创作了《明朗的天》《胆剑篇》《王昭君》和改编巴金的《家》等着名剧本。

中职高二语文教学设计

1.认识生命的本质、生命的意义,培养正确的人生观。

2.领悟品味哲理性语言。

【教学重点】。

认识生命的本质、生命的意义。

【教学难点】。

领悟品味哲理性语言。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1.导语:

多媒体展示奥斯特洛夫斯基的名言:“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于每个人只有一次……”

奥斯特洛夫斯基的名言表达了强烈的生命意识,愿每个人都珍视生命、热爱生命。今天,我们将借助蒙田的《热爱生命》来领悟生命的意义,认识生命的本真。

2.品味下列语句,说出你的理解。

a.“我们的生命受到大自然的厚赐,它是优越无比的。”

(生命是经过数十亿年的时光演化而来的。是自然的哺育,也是自然的杰作。无可比拟。)。

b.“生之本质在于死。”

(有生就有死,没有死也就没有生。死亡是生命的另一种形式)。

c.“只有乐于生的人才能真正不感到死之苦恼。”

(因为好好享受过生活,对死亡就不感到遗憾。)。

d.“生活乐趣的大小是随着我们对生活的关心程度而定的。”

(关心生活,才能感受到生活的乐趣,更好地享受生活。)。

e.“剩下的生命愈是短暂,我愈要使之过得丰盈充实。”

(用“丰盈充实”的生活使生命相对延长。)。

3.延伸文章内涵:

问:由本文你能够领悟到生命的本真吗?

蒙田在《热爱生命》中说:人们总是喜欢把生命的时间用“度日”来概括,其实,坏日子,要飞快地去“度”,好日子,要停下来细细品尝。只有不懂生活的人,才会以为生命的利用不外乎在于将它打发、消磨掉,仿佛这是一件苦事、贱事似的。而我却觉得它值得称颂,富于乐趣。如果我们觉得生命不堪重压或是白白虚度此生,那只能怪我们自己。因此,只有乐于生的人才能真正不感到死的苦恼。感受生活,体验生活,我才能比别人多享受到一倍的生活,因为生活乐趣的大小是随我们对生活的关心程度而定的。我想抓紧时间去留住稍纵即逝的日子,剩下的生命越是短暂,越要使之过得丰盈饱满。

其实,生命的时间对于每一个人都是公平的,而每一个人如何对这有限的时间加以精确利用,使自己的生命过得充实,却是一门高深的学问。从中国文化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古人尽管是在人生的痛苦和悲悯中,仍然能够发掘诗意的本质和快乐的天性。

孔子一生辗转于各诸侯国之间,理想不得实现,曾经因为长得像阳货而被围困于陈蔡,断粮七月。但当他与几名弟子共坐,听他们述说各自的志向时,并没有赞同想为官为相的子路、冉有等人。唯有曾点说道:“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咏而归!”这种悠然自得的生活向往使孔子不由喟然叹道:“吾与点也!”(我赞同曾点的看法)。

孔子的“仁”的学说中,博施济众的社会关怀占有重要的地位。但是,在这一的带有审美境界的对话中,孔子却给予注重个人精神生活的曾点以很高的评价。可见,在孔子整个理想人格或理想境界中,精神生活的自在、自得、适意、畅达的境界是他所孜孜以求的。因此,咏而归的想象,成了人的内在气象和胸襟气度的表现。

这种审美意义上的“曾点气象”,事实上已经超越了社会关怀、文化忧患和道德本位等方面,达到了胸心悠然,而与天地万物上下同流,进入一种极高的超然自得的人生境界。这种具有自己独立心性见解和自由人生态度的生存方式,远远超出了常人的境界,也被人称为“高人境界”。

现实人生不会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欢乐安逸时不要沉湎享受,逆境艰难时不要垂头丧气,要以从容的心境勇敢地面时现实人生,从春天的一丛小草一只蝴蝶中,从秋日水中流动的月影里,发现美之所在,找到快乐的源泉。

音乐家莫扎特的佚事宛如童话,他与妻子婚后在贫苦的生活中相互慰藉,感情十分融洽。一个寒冷的清晨,一位友人去拜访他们,看到莫扎特夫妇正在携手跳舞,因为他们无钱买炭御寒,就以跳舞来暖和身体,在对方明亮而乐观的眼睛中,他们一定看到了快乐。只有心灵快乐的人,才会享受生命的快乐,只有生命的快乐,才能让我们感觉到心灵的健全。

人生有很多苦恼,有很多打不开的名缰利锁。人为追求名利而四处奔波,弄得心力交瘁,心神不定,所以很难体会到生活的乐趣,体会到生命的从容不迫。在对名利的追逐中,将人生全部事情都手段化,使得自己成为在生命路途中四处奔走而不知所终的困兽,丧失了生活中闲庭信步的从容。

《世说新语》中有这样一个故事:“王子猷居山阴,夜大雪,眠觉开室,命酌酒,四望皎然,因起仿惶,咏左思《招隐》诗。忽忆戴安道,时戴在刻,即便乘小船就之,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人问其故,王曰:“吾本乘兴而来,兴尽而返,何必见戴。”这种寄兴趣于生活过程本身价值而不拘泥于目的行径,体现了晋人那种任性自然、超迈玄远的生活态度。而这正是当代人所缺乏的境界。

4.结束语:

当代社会节奏越来越快,人们在固定的生活轨道中疲于奔命。从小当学生时忙于考试,快于找工作,成家后忙于生计,生子后又为下一代操劳。在无尽的繁忙中,人的灵性被湮灭,快乐被剥夺,只剩下忙碌与疲惫。那皎洁的月亮,在古人眼中蕴含了情、蕴含了思、蕴含了憧憬,但在当代人眼中,却只是一个布满了环形山的卫星。

世界并不是完满的,连美神维纳斯都是断臂的,但那种残缺的美让人如痴如醉。如果我们对生命能够多一些认识,对生命的快乐有一种切身的体会,就会更远离功名利禄,更远离凡俗,更去掉躁动不安的心理,而是在生命的从容中感受到生命的真正意义。即陶渊明那种“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境界。

要达到这种高妙超然的乐和境界,需要人们一生去追求。

愿我们每个个人都能珍惜生命,热爱生命,在生命的每一天都能焕发“丰盈饱满”的气象!

中职高二语文教学设计

教学重点:

1、祥林嫂的人物形象。

2、社会环境对人物的影响。

板书设计:

操作步骤:

1、出示文章的主人公“祥林嫂”。

2、明确文章的故事情节,按照情节发展的顺序,依次出示祥林嫂的悲惨遭遇:初到鲁镇——被逼改嫁——再到鲁镇——乞讨惨死(完成教学重点一)。

3、引导分析祥林嫂的死因。帮助学生归纳:死于贫穷、悲伤、恐惧、绝望、孤独……从而证明祥林嫂清白无辜,对自己的死不负任何责任。

4、重点分析:谁为祥林嫂的死负责。指出祥林嫂死亡事件中犯有过失的人物:鲁四、四婶、柳妈、婆婆……分析后明确,大家都不是凶手,又都是凶手。

5、总结分析:祥林嫂的悲剧的根本原因所在,是封建礼教与神权迷信的摧残与戮杀。标出“封建礼教”(完成教学重点二)。

6、延伸:几千年的封建思想,是阻碍中国进入民主、科学的障碍。伴随着时代的步伐,最终将走向衰亡,走向毁灭,走进坟墓,千百万劳苦大众必将成为他们的掘墓人。标出坟墓的形状。

板书设计说明:

本板书采用图形式,把社会环境(封建礼教)设计成一座大坟墓,主人公祥林嫂处于最下层,中间依次是其他几个人物鲁四、四婶、柳妈、婆婆,最上面是“封建礼教”四个大字。目的是揭示封建礼教对祥林嫂,对所有鲁镇人的残害和扼杀。

依照文意:祥林嫂之死,按情节发展的顺序,依次展现祥林嫂一生的悲惨遭遇。祥林嫂的死,谁该承担责任。再依次分析鲁四、四婶、柳妈、婆婆等人该什么责任,从而明确封建礼教上杀人凶手。

高二语文《兰亭集序》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了解序文的写作特点,掌握实词意义。

2、理清课文内容层次,品味朴素清新的语言。

3、理解作者的生死观,树立正确积极的人生观。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序的题材特点。

序是一种文体,一般写在书或文集的前面,有的近似论说文,有的近似记叙文,有的则如说明文,还有的写法上同散文笔调,这一类的多是为诗歌唱和的集子而作。《兰亭集序》就是这样的一篇文章。

2、作者及背景。

东晋穆帝永和九年,王羲之、谢安、孙绰等41人就在此集会,他们曲水流觞,引酒赋诗,各抒怀抱,最后有王羲之作序总述其事。王羲之不但文章写的好,又善书法,有书圣之称,于是兰亭流芳万古。

王羲之的书法作品——《兰亭序帖卷》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从书法而言,它是历代书法家必摹之帖。同学们可以翻到本册书的插图,欣赏《兰亭序帖卷》。这里每个字都孕育着生命,通篇看来,浑然一体。东晋时人评论王羲之的书法笔势为“飘如浮云,矫若惊龙”,意思是像浮云一样飘逸,像惊龙一样矫捷。这篇《兰亭集序》不仅是王羲之书法艺术登峰造极的佳品,它更是我国古代散文的上乘之作,通篇三百二十五字,文词优美,言简意深。笔墨光泽与内涵文采交相辉映,珠联璧合。

二、文言知识梳理。

1、注音。

2、通假字。

趣舍万殊“取”,取舍。

悟言一室之内“晤”,交谈。

3、解释下列加点字含义。

(1)群贤毕至,少长咸集都。

(2)修禊事也举行。

(3)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高。

(4)引以为流觞曲水酒杯。

(5)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实在。

(6)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之于。

(7)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过去。

(8)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面对理解。

(9)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长注定。

(10)所以兴怀,其致一也……的原因情趣。

(11)所以游目骋怀用来……。

(12)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把…..看成一样把……看成平等。

4、解释下列虚词的用法。

(1)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定语后置标志。

(3)不知老之将至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4)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得到。

(5)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作为。

(6)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成为。

(7)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用来。

(8)引以为流觞曲水把。

(9)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因为触发感慨。

5、词类活用。

(1)群贤毕至形容词作名词贤人。

(2)所以游目骋怀使动用法使……驰骋。

(4)固知一死生为虚诞意动用法把…..看成一样。

(5)齐彭殇为妄作意动用法把……看成平等。

(6)况修短随化形容词作名词长寿短寿。

(7)死生亦大矣形容词作名词大事。

6、文言句式。

(1)死生亦大矣判断句。

(3)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状语后置。

(6)引以为流觞曲水省略句。

(7)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

(9)不能喻之于怀状语后置。

(10)悟言一室之内状语后置。

第二课时。

一、文言知识巩固(见导学案)。

二、整体感知。

本文写了作者怎样的情感以及变化?找出能概括作者情感的字词。

乐——痛——悲。

我们就以此感情的变化为线索,走进兰亭,走近王羲之的感情世界。

三、赏析课文。

1、永和九年三月三日王羲之与41名士在兰亭举行修禊诗会,因什么而乐?

找出文中语句,再用自己的话概括。

美景:暮春之初天朗气清惠风和畅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急湍。

乐事:流觞曲水一觞一咏畅叙幽情仰观俯察游目骋怀极视听之娱。

群贤: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如此良辰美景乐事,对于有着高洁脱俗情怀,美好自由心灵的作者来说,真乃人生一大乐事,所以文中说“信可乐也”(实在)。

2、那么第二段中作者又因何而痛呢?

(1)到底人生中有些什么原因会令我们痛苦?找出文中语句,再用自己的话概括。

“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人容易对既得之物感到厌倦,心理永远不能得到满足。年将老、兴将倦,欢乐有期,这是共同的。(欲望无限)。

“人之相与,俯仰一世”,“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时光易逝生命短暂)。

“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人不能把握自身命运(命运难测)。

生命短暂。

痛欲望无限。

命运难测。

如:《论语﹒子罕》:“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王勃《滕王阁序》:“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苏轼《赤壁赋》:“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等。

(3)人类文明从古至今不断发展,但无论世界怎么变化,人类对生命本质(生命、青春、痛苦等等)的体验却是一致的,面对须臾人生,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生活态度。文中也写到了这一点,请找一找。

“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空谈抱负。

“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归隐出世。

明确:不能,因为社会现实太黑暗太残酷了。

补充背景:东晋时代是政治极为严酷、社会极剧动荡的年代,“天下名士,少有全者”,许多著名的文人都死在残酷的权力斗争中。因此,天下名士,首要任务是保全性命。因此,他们中有的人是静者,谈玄悟道:“晤言一室之内”,有的人是动者,归隐山林,“放浪形骸之外”。他们陶醉于一时的欢乐,追求暂时的满足,可在一时的陶醉和满足中,岁月流逝,青春已经不再,而功业无成,作者自然发出人生的感慨“不知老之将至”。

3、那么作者对人生的态度到底是消极的,还是积极的呢,请结合第三自然段分析。

明确:积极的。

“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可见作者并没有意志消沉,而是想为后世留下点什么。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老庄主张“无为”,一切顺其自然,作者对这种观点是否定的。

而且王羲之本身的书法成就就是证明他是有所作为的。补充:王羲之的行草书最能表现雄逸流动的艺术美。《晋书》说他的书法为古今之冠,由于他在书法上的成就和贡献,被后世誉为“书圣”。其书法作品《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论者称其笔势,以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见课件)。

4、既然作者对人生的态度是积极的,那么如何理解文章最后的“悲叹“呢?

曹操曾经悲叹:“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但他最终成为了乱世枭雄。

李白曾经悲叹:“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但他成为了一代诗仙。

苏轼曾经悲叹:“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但他终成一代文豪。

小结:所以王羲之他们在表面的悲叹中,深藏着对人生执著的追求和留恋。可谓是“消极其表,执著其里”。

悲否定老庄,肯定人生。

消极其表,执著其里。

四、拓展延伸。

1、古今文人论生死。

司马迁:“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奥斯特洛夫斯基:“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每个人只有一次……”

史铁生:“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

孟子:“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陶渊明:“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

2、由感动中国人物透视生命。

(1)黄舸:一个生命就要走到尽头而只有十六岁的男孩,为了对他进行过帮助的人说声谢谢,而不顾自己的身体已经进入倒计时和父亲踏上了“感恩之旅”。疾病早已剥夺了黄舸站或坐的能力。每天,父亲必须小心翼翼地把他抱上轮椅,用绳子仔细地“固定”,以保证他不致滑落。父子俩从20xx年开始走遍全国寻访素未谋面的恩人。因为没有钱,父亲用一辆三轮摩托车载着儿子黄舸走过了82个城市,行程13000多公里,向30多位当年给他们汇款的恩人当面道了谢。

【颁奖词】:生命的到计时,滴答滴答扯动人们的心弦,人生路上,他是阳光少年。

(2)警界保尔孙炎明:孙炎明,男,1962年10月出生,浙江省东阳市看守所任监管民警。从警28年来,孙炎明同志立足本职,恪尽职守,教育挽救了一大批失足人员。20xx年被查出患脑癌,6年来三次做手术,与死神擦肩而过。但是他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与病魔抗争,并坚持战斗在公安基层一线。

【颁奖词】重犯监室年年平安,而自己的生命还要经历更多风险。他抖擞精神,让阳光驱散铁窗里的冰冷,他用微笑诠释着什么是工作,用坚强提示着什么是生活。人生都有同样的终点,他比我们有更多坦然。”

(3)无臂钢琴师刘伟:10岁时因一场事故而被截去双臂;12岁时,他在康复医院的水疗池学会了游泳,2年后在全国残疾人游泳锦标赛上夺得两枚金牌;16岁他学习打字;19岁学习钢琴,一年后就达到相当于用手弹钢琴的专业7级水平;22岁挑战吉尼斯世界纪录,一分钟打出了233个字母,成为世界上用脚打字最快的人;23岁他登上了维也纳金色大厅舞台,让世界见证了中国男孩的奇迹。他说“我的人生中只有两条路,要么赶紧死,要么精彩地活着。”

【颁奖词】当命运的绳索无情地缚住双臂,当别人的目光叹息生命的悲哀,他依然固执地为梦想插上翅膀,用双脚在琴键上写下:相信自己。那变幻的旋律,正是他努力飞翔的轨迹。

五、我手写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