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寄语大全 >正文

一年级古对今课文原文大全(19篇)

范文范本是一种能够提供给我们写作技巧和经验的有益辅助材料。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搜集的一些优秀范文范本,希望能为大家提供一些写作的思路和参考。

小蜗牛一年级课文原文

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认识新的偏旁“、”。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四季的变化与特点,知道小蜗牛在四季中什么也没有得到,明白要珍惜时间。

教学重点:

认识“住、孩”等12个生字,会写“对、全”等4个字。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巧用谜语,导入新课。

1.教师利用谜语引入新课。

2.出示小蜗牛的图片,谁来看图说说它的模样?

3.板书课文题目。

二、读通课文,感知内容。

1.教师范读课文,讲清要求。

2.引导同学自由读课文。要求:把不认识的字圈出来,借助拼音读正确,自主识字。

3.指导分自然段读文,读后说一说每个季节有什么特点?

4.分角色朗读,读后评议。

指导写字。

1.同学观察“对、妈、全、回”几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出示)。

2.利用演示字和笔顺,同学书空。

3.教师范写。

4.同学练习,教师巡视,纠正写字姿势。

四、课外延伸,激发想象。

鼓励同学说一说,你看到的冬天是什么样的?并用相机拍下来。

第二课时。

一、趣味复习,巩固生字。

同学比赛读:蜗牛大树发芽已经小草爬呀爬。

二、学习课文,指导朗读。

1.指导同学读课文,思考。

(1)春天到了,蜗牛妈妈对孩子说了什么?

(2)第二次妈妈对小蜗牛说了什么?

(3)小蜗牛采回草莓没有?为什么?

(4)小蜗牛采回蘑菇没有?为什么?

(5)一年有几个季节?

3.正确朗读带有感叹号的句子。

三、拓展。

引导同学总结,你喜欢文中的小蜗牛吗?为什么?

四、布置作业。

抄写生字。

一年级语文课文升国旗原文

每天清晨,北京天安门广场人山人海。从祖国各地赶来的人们,还有外国朋友,都怀着激动的心情,来观看升旗仪式。

国旗班的战士根据北京地区一年四季太阳升起的时间,列出升旗的时间表。天安门广场上的五星红旗,每天都伴随着太阳一同升起。

到了升旗的时候,国旗班的战士和军乐队队员,排着整齐的队伍,从天安门城楼里走出来,举行升旗仪式。

五星红旗在国歌的乐曲声中,沿着高高的'旗杆徐徐升到杆顶。这时,一轮红日正从地平线上冉冉升起。

观看升旗的人们都激动地高唱国歌。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认识课文后的14个生字,认识两种新笔画,学写部分生字。

3、能利用标点符号分清句子,通过朗读理解句子意思。

4、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与学习能力。

5、知道我国的国旗是五星红旗,升国旗时要立正敬礼,激发学生热爱国旗、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上周我们学习了一首儿歌《人有两个宝》,哪位小朋友还记得,能给大家背一背?

指名背诵,再集体背。

过度: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新的课文——《升国旗》。

1、板书课题(要求:眼睛看老师在黑板上写,先写拼音再写汉字)。

2、齐读课题。

看看这篇课文有几句话,仔细大声地读课文,做到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1、分句轮读。(有几句话?你怎么知道的?)正音。

2、分组齐读,做到正确、流利。

1、考考你:课文第一句话告诉我们什么?还可以怎样说?

(我们的国旗是五星红旗。)。

出示:学生做的红旗。

2、说一说:每次周一我们都会举行升旗仪式,想一想,国旗是怎样升起的?我们又是怎么做的?联系课文插图,说一说。

3、指名读第二句和第三句。(课文的二、三两句就是写了升国旗的情景,谁来读一读?)。

4、指导感情朗读:

“您”指的是谁?(您,就是表示对国旗的尊敬与热爱)。

并不是世界上所有的孩子都能这样幸福地看者自己国家的国旗高高飘扬在天空,有些国家在发生战争的时候很多孩子都会无家可归、忍饥挨饿、失去爸爸妈妈,更别提能在学校安定地读书学习了。我们是幸运的,在国旗下成长的孩子是快乐的,他们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微笑,因为鲜艳的国旗冉冉升起,就在告诉我们:和平、安定的一天又开始了!人们又可以在和谐安定的环境中快乐地生活学习!也在告诉我们:我们的国家、我们的生活都在蒸蒸日上!因此,在读这两句的时候应带着自豪与崇敬的心情去读。

(1)范读。

(2)学生练读。

(3)指名读。

(4)齐读。

5、有感情地朗读全文。(下节课请小朋友朗诵,老师欣赏。)。

“我”:第几笔是提,第几笔是斜钩?自己看笔顺图后回答。范写,描红,临写。

一年级语文课文要下雨了原文

一节课40分钟,课堂上老师要讲很多知识,作为小学生,一定要认真听讲,紧跟老师的思路。不说话,不做小动作,保持良好的听课习惯。凡是会听课的同学都是成绩好的同学。打个比方:老师一节课讲了10个内容,最会听课的同学接受了10个内容。而不好好听课的同学只接受了2个,天长日久就拉开了距离。所以认真听课很重要。

2、训练朗读。

学习语文最基本的任务就是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把课文读通、读懂,这也是一切语言学习的基础。

没有了这个基础,任何语言的学习都将事倍功半。

对于一年级的小朋友来说,许多精彩的课文或片段,学生的理解也许达不到透彻的程度,但熟读成诵并不难,当课文的语言转化为学生自己的储备和积蓄时,他们日后便会受益无穷。

3、锻炼孩子们多读好文章的习惯。

俗话说的好“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就要求作为家长的你们能够每天抽出时间来陪同孩子一起欣赏一些美文,陪她一起读,让您的孩子读后说说这篇文章的观后感然后你在旁边加以引导。

4、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家长应在为孩子创造一个安静的学习环境的同时,注意在家庭中营造浓郁的学习氛围。

孩子读书、写字、做作业时,家长不宜在一旁观看电视、说笑娱乐,而应该或工作,或读书看报。

因为孩子的注意力不易集中,意志力也较薄弱,很容易受外界因素干扰。

长期在不安静的环境中学习,容易造成孩子读书学习不专心,思想易于开小差的毛病。

5、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训练孩子课前预习课文,认真听老师讲课,思考并回答问题,提出自己的疑问,独立认真地完成作业,课后学习复习,爱阅读,不懂就问孩子的学习习惯可以让孩子受用一生。

一年级孩子不仅要督促孩子学习基础知识,训练基本能力,还要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一年级课文原文姓氏歌

《姓氏歌》是大靖大墩小学提供的微课课程,主讲教师是陈金福。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一年级课文原文姓氏歌,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你姓什么?我姓李。

什么李?木子李。

他姓什么?他姓张。

什么张?弓长张。

古月胡,口天吴,

双人徐,言午许。

赵、钱、孙、李,

周,吴、郑、王,

诸葛、东方,

上官、欧阳。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认识“姓、氏、李、张、古、吴、赵、钱、孙、周、王、官”12个生字;认识弓字旁、金字旁。

3、会写“姓、什、么、双、国、王、方”7个生字,知道笔画顺序,会组词。

教学过程。

一、初读课文,初步感知。

1、自己先读一读课文,不认识的字读一读拼音。

2、老师教读,男生读、女生读,全班齐读。

3、说一说班上的同学还有哪些姓氏?

4、做课本上的问答游戏。

二、熟读词语、认识生字、会写生字。

1、板书词语:“姓氏、赵钱孙李、周吴郑王、古月胡、上官、双方、国王、什么”。(加粗字体是书本上要求必须认识的字)。

2、老师教读,请学生上台来教读。

3、老师随机抽取几个字指一指,认识会读的同学站起来大声读出来。看谁反应最快。

4、根据笔顺歌自己想一想笔画顺序是怎样的?请四个同学上台来,把“姓、什、么、双、方、国、王”七个字的笔顺写在黑板上,其余同学就在书本上,把这四个字按照笔顺写在田字格中。

(笔顺歌:先横后竖,先撇后捺;从上到下,从左到右;先中间,后两边;先外后里再封口。)。

5、说一说“张”“钱”“徐”“国”都是什么偏旁呢?弓字旁、金字旁、双人旁、国字框。

6、把黑板上的词语一起来读一遍,会读了的就擦掉,较难的词语就留在黑板上,可以多读两遍。

7、全班一起齐读课文。

三、课堂练习。

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木子――()弓长――()古月――()。

口天――()子小――()言午――()。

2、根据笔画顺序,写出下列字的笔顺。

姓:共()画;

什:共()画;

国:共()画;

方:共()画;

3、将下列字与正确的拼音连起来。

gushiwuxingguanqianzhao。

姓氏古吴赵钱官。

4、给下列字注音。

()()()()()。

张周官王姓。

5、齐读课文,背诵课文。

四、家庭作业。

1、用下列字组词,再用组的词造一个句子:姓、什、国、双、方。

2、背诵课文。

3、练习册。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第4课《四季》课文原文及教案

本课选自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一册第二课。《语文课程标准》强调:“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本设计力求体现把学生放在学习的主体位置,着力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为学生设计形式多样的求知活动,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活动中理解课文、积累词汇、拓展思维空间。激发学生课前搜集材料的兴趣,整合音乐、美术学科的方法,使静止的语言符号流淌出音乐的旋律,图画的意境。使语文课堂变得“充实”、“厚实”起来,唤起一年级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从而真正喜欢我们的语文教学。

学习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会写“七、儿”2个生字。认识1种笔画“乚”和4个偏旁“月、雨、口、禾”。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四季的特征,感受各个季节的美丽。

教学重点:

认字和练习朗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朗读,感知四季的不同特征,激发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生字卡片。

3、课前收集四季景物的图片、儿歌、歌曲。

4、预习本课要求认识的11个生字。

课时安排:二课时。

教学过程 :

第一课时。

一、画面渲染激情、导入  、揭题。

同学们,看,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什么:(出示多媒体课件:秋天的景色)教师配乐朗诵:听,这悠扬的笛声。看,那满山遍野都充满着红色和金色。这里简直成了花的海洋、火的世界。瞧,那一棵棵高大的白桦树,在蓝天的映衬下,显得更加挺拔。金灿灿的叶子随风摆动,在细细看那一片片枫叶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更加耀眼。叶子红了,果实也熟了。瞧,那鲜红的山楂是多么可爱。那一串串水晶似的紫葡萄,更是惹人喜爱。还有这不知名的果实也挂满了枝头。这不,就连那小小的蘑菇也被这迷人的景色吸引了。一阵风吹来,一片片金色的叶子慢慢地飘落下来。

看了画面上的景色你们想说点什么吗?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季节?(板书:秋)你是从哪看出的?秋天,除了我们刚从画面上看到的景色之外,你还知道些什么?一年之中,除了秋季,还有哪些季节?(板书:春、夏、冬)真好,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四季,去欣赏四季的美丽景色。(揭题,板书:四季)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激发学习兴趣,是提高语文学习效率的重要途径。生动、形象的画面,加上教师充满激情,诗情画意的配乐朗诵,把学生带进了硕果累累的秋天。通过自然的导入  ,揭示了课题,激起学生求知的欲望。)。

二、自主读书、合作探究。

1、借助拼音,自主识字。(培养自主识字的能力)。

2、同桌交流,相互帮助。(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3、组长检查,总结方法,练习说话。

(1)认读卡片上的生字。(提醒学生注意读准字音)。

(2)交流记字方法。(指导学生记住字形)。

(3)扩词练习。用“圆、叶、秋”扩词。(在平时的教学中,注重词汇的积累)。

(4)练习说话。用“是”练习说一句话。(注重说话训练)。

4、自由读文。(在读中体现层次,培养学生的语感)。

过渡:同学们生字学得这样好,相信课文读得更棒。我们先自由读一读,然后比一比,谁读得声音最响亮,字音读得最准确,课文读得最熟练。多媒体出示朗读要求:

一读:咬字准确,声音响亮。

二读:读通句子,语速稍快。

三读:读得流畅,读出感情。

5、教师范读,学生评价。

多媒体出示评价标准:

一听:字音准不准。

二听:语速快不快。

三听:读得美不美。

6、学生赛读,师生评价。

(1)每组选一名代表,读后师生评价。

(2)组与组齐读,评出优胜组。

7、合作探究,美读课文。

过渡:同学们,你们想把课文读得更美、更好听吗?请大家选择自己最喜欢的季节读一读,然后再比谁读得最美。

(1)小组合作、探究,选择自己喜欢的季节,美美地读一读。

(2)出示课件,启发、指导把课文读美。

(3)生生、组组、师生挑战读。

(4)熟读成诵。

(5)离开课本,看四季的画面,读一读,也可以试着背一背。

8、欣赏、背诵。

(1)学生离开座位,边欣赏画面,边做动作,边背诵全文。

(2)师生合作,共同背诵。

(3)思考:这么美的景物,大家知道是谁送的吗?(大自然)。

9、学生质疑,读中感悟。(培养学生质疑的好习惯)。

学生会提出以下两个问题:

(1)小草、荷叶、谷穗、雪人都是景物,怎么会说话呢?

(2)“谷穗”是什么?它为什么要弯弯的呢?

以上这些问题,可以通过小组讨论,教师引导方法来解决。

(设计意图:在阅读教学中,应提倡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把学生的被动接受变为主动获取。注重学生词汇的积累、说话的训练、语感的培养,体现以读为主,读中感悟的教学原则。注意体现读书的层次性,读熟课文,读懂课文,达到熟读成诵的目的。)。

三、思维拓展,强化训练。

1、模仿书中的句子,展开想象,练习说话。

__________会对小鸟说:“我是春天。”

__________会对青蛙说:“我是夏天。”

__________会对____说:“我是秋天。”

__________会对____说:“我是冬天。”

过渡:同学们说的可真好,大自然中除了诗中所描写的这些景色,还有许许多多奇妙的景象。谁愿意把课前收集的描写四季景色的资料带上来给大家介绍介绍。

2、介绍收集的图片,练习说话。

3、分组活动,采用不同的形式来颂四季。(尊重学生选择的权利,可以采用背一背、画一画、唱一唱、说一说等多种方法,让学生充分展示,尽情发挥。)。

(设计意图:在低年级阅读教学中,应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口语训练,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通过展示课前搜集的资料,激发学生课前预习的兴趣。通过背一背、画一画、唱一唱、说一说的方法,让学生在课程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

四、写字指导。

1、认识笔画“乚”,指导书空练习。

2、指导书写“七、儿”。

(1)引导学生发现“七、儿”的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提醒学生在书写每个字时应注意些什么。

(3)学生练习书写,每字练写2遍。

(设计意图:写字教学是语文教学中一项不忽视的内容。针对低年级学生年龄小的特点,每节课上让学生动手写一写,即使是写1-2个字。既体现了读写结合的教学原则,又将课外作业 在课内完成,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真是一举两得。)。

五、总结。

今天,我们不仅学会了文中的生字,读熟了课文,而且还读懂了课文。尤其是从课文中,我们还了解到一年四季不同的景物特征,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与可爱。课后,请同学们把四季中自己最喜欢的季节说给爸爸、妈妈听,再把课文美美地读一读。

板书:

四季。

春夏秋冬。

教学特点:

本课采用了以画面导入  的方法,美丽的秋景动画,加上教师富有激情的配乐朗诵,吸引了所有的学生(学习本文时,正值秋季,所以安排秋季图片导入  ,自然、亲切)。上课伊始,孩子的学习积极性就被充分调动起来,为下文的学习作了一个很好的铺垫。

课中春、夏、秋、冬几幅动画的插入,不仅再现了当时不同季节不同景色的特点,而且充分利用了多媒体这一资源,突破了难点,培养了孩子的观察力、想象力,使孩子了解到四季景色的不同特征。

课前安排的收集资料,以及课中安排的画一画、唱一唱、背一背、说一说这些环节,不仅帮助学生积累了知识,而且活跃了课堂气氛,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读美了课文,读懂了课文,教学效果很好。

(作者单位:安徽省铜陵市杨家山小学244000)。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识字8《小书包》课文原文及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常用的学习用品,了解他们的用途,学会知道使用。

2、知道学习用品来之不易,要爱惜他们。

3、学会整理自己的学习用品。

4、初步知道文具的演变,对学习用品的变化发展感兴趣。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指名讲。

出示:小书包。

2、几乎每位家长都为自己的孩子准备了一个漂亮,实用的小书包。因为这书包将伴随你没们学习,是你们获得知识,学习本领不可缺少的好朋友。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4课。

出示:我的小书包。

二、初步感知小书包的作用。

1、小朋友,你们的书包里都装着哪些好朋友啊!

它们分别是谁?

指名讲:

2、这些好朋友能帮助我们学习,所以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学习用品。

板书:学习用品。

3、这些学习用品为我们小朋友获得知识,学习本领提供了许多帮助。小朋友,请你说说你是怎样使用你的学习用品的。挑选一两种说说。

交流。

师:这些学习用品每天默默地为我们服务。我们的学习工作离不开他们呢。

它们是我们的好朋友。

板书:学习用品是我们的好朋友。

三、深入学习课文。

1、这些学习用品是怎么来得?

指名讲。

那么有谁能说说造出一支铅笔需要多少的劳动?

指名讲。

让我们一起来听听铅笔娃娃的自我介绍吧:

2、看图简述制造铅笔的步骤,再次体会一支铅笔的来之不易。

3、察写字时,文具的使用情况。

四、实际生活。

1、平时如何对待你的学习用品的?

生进行自评、互评。

2、整理书包比赛。

五、新视窗。

1、学生看图,听老师介绍。

a、中国从竹片刻字到毛笔字。

b、欧洲古代从羽毛管在羊皮纸上写字,到用钢笔在纸上写字。

2、穿插介绍文房四宝的由来。

六、总结。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小青蛙》课文原文及教案

目的:学习使用同类色,区别不同的绿色。

根据教师教画的青蛙画出不同的动作。

过程:1、话题:青蛙。

2、学画青蛙。

3、你想画青蛙在干什么?

画出不同动态的青蛙。

4、只用绿色,能画出青蛙吗?

使用同类色绿色画出整幅画,衣服用不同的颜色。

5、在背景上添加荷叶,装饰色块。

后记:今天的把每个同学的画的局部放大了展示出来,仔细口味一下,还真有些大师风范呢。

小蜗牛一年级课文原文

蜗牛一家住在小树林的旁边。

春天来了,蜗牛妈妈对小蜗牛说:“孩子,到小树林里去玩吧,小树发芽了。”

小蜗牛爬呀,爬呀,好久才爬回来。它说:“妈妈,小树长满了叶子,碧绿碧绿的,地上还长着许多草莓呢。”

蜗牛妈妈说:“哦,已经是夏天了!快去摘几颗草莓回来。”

小蜗牛爬呀,爬呀,好久才爬回来。它说:“妈妈,草莓没有了,地上长着蘑菇,树叶全变黄了。”

蜗牛妈妈说:“哦,已经是秋天了!快去采几个蘑菇回来。”

小蜗牛爬呀,爬呀,好久才爬回来。它说:“妈妈,蘑菇没有了,地上盖着雪,树叶全掉了。”

蜗牛妈妈说:“哦,已经是冬天了!你就待在家里过冬吧。”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认识新的偏旁“、”。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四季的变化与特点,知道小蜗牛在四季中什么也没有得到,明白要珍惜时间。

教学重点:

认识“住、孩”等12个生字,会写“对、全”等4个字。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巧用谜语,导入新课。

1.教师利用谜语引入新课。

2.出示小蜗牛的图片,谁来看图说说它的模样?

3.板书课文题目。

二、读通课文,感知内容。

1.教师范读课文,讲清要求。

2.引导同学自由读课文。要求:把不认识的字圈出来,借助拼音读正确,自主识字。

3.指导分自然段读文,读后说一说每个季节有什么特点?

4.分角色朗读,读后评议。

三、指导写字。

1.同学观察“对、妈、全、回”几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出示)。

2.利用演示字和笔顺,同学书空。

3.教师范写。

4.同学练习,教师巡视,纠正写字姿势。

四、课外延伸,激发想象。

鼓励同学说一说,你看到的冬天是什么样的?并用相机拍下来。

第二课时。

一、趣味复习,巩固生字。

同学比赛读:蜗牛大树发芽已经小草爬呀爬。

二、学习课文,指导朗读。

1.指导同学读课文,思考。

(1)春天到了,蜗牛妈妈对孩子说了什么?

(2)第二次妈妈对小蜗牛说了什么?

(3)小蜗牛采回草莓没有?为什么?

(4)小蜗牛采回蘑菇没有?为什么?

(5)一年有几个季节?

3.正确朗读带有感叹号的句子。

三、总结拓展。

引导同学总结,你喜欢文中的小蜗牛吗?为什么?

四、布置作业。

抄写生字。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姓氏歌》课文原文及教案

1、能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认识“姓、氏、李、张、古、吴、赵、钱、孙、周、王、官”12个生字;认识弓字旁、金字旁。

3、会写“姓、什、么、双、国、王、方”7个生字,知道笔画顺序,会组词。

【教学过程】。

一、初读课文,初步感知。

1、自己先读一读课文,不认识的字读一读拼音。

2、老师教读,男生读、女生读,全班齐读。

4、做课本上的问答游戏。

二、熟读词语、认识生字、会写生字。

1、板书词语:“姓氏、赵钱孙李、周吴郑王、古月胡、上官、双方、国王、什么”。(加粗字体是书本上要求必须认识的字)。

2、老师教读,请学生上台来教读。

3、老师随机抽取几个字指一指,认识会读的同学站起来大声读出来。看谁反应最快。

4、根据笔顺歌自己想一想笔画顺序是怎样的?请四个同学上台来,把“姓、什、么、双、方、国、王”七个字的笔顺写在黑板上,其余同学就在书本上,把这四个字按照笔顺写在田字格中。

(笔顺歌:先横后竖,先撇后捺;从上到下,从左到右;先中间,后两边;先外后里再封口。)。

5、说一说“张”“钱”“徐”“国”都是什么偏旁呢?弓字旁、金字旁、双人旁、国字框。

6、把黑板上的词语一起来读一遍,会读了的就擦掉,较难的词语就留在黑板上,可以多读两遍。

7、全班一起齐读课文。

一年级语文课文要下雨了原文

为使小学生掌握学习方法,依据儿童善于摹仿的心理特点,无论是入学初期还是进入中、高年级,都需要教师有意识、准确而清晰地给学生做出示范。把理解某类或某段课文所要用的方法、步骤,把弄懂某人、某事、某物所设计的一系列思考问题,把突出某一难点、某一分析推理的过程,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从教师的教法中得到启示,领悟教法的精当之处,明确学习的步骤,激发摹仿的心理。

例如,我在执教《美丽的大兴安岭》时,先指导学生根据写景文章的特点,边读边圈点出文章中具有春天特征的景物,勾划出文章中有关描写春天特征的词句,然后再让学生读课文,联系上下文进行思考,想想这些词写了什么,评说作者是怎样写春天的美丽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通过圈点、勾划、评说,学生体会到大兴安岭的春天是美丽的,生机勃勃的。接下来让学生回顾以上我在教学时所采用的方法:1.圈划文中的具有季节特征的景物的语句;2.

联系上下文思考所圈划语句写了什么,其作用是什么;3.透过词句体会作者用笔的巧妙。下面,我便让学生用此法学习欣赏描写夏、秋、冬三个小节,自主理解大兴安岭一年四季都是美丽诱人的,深切感受到语文课文结构相似的段落都可以采取这种方法。这样,把教法转化为学法,起到了“教法”举一,“学法”反三的作用。

二、教师明示,学生尝试。

学习方法的掌握,初始有赖于教师在教给知识的过程中明确的指点,诸如怎样发言答问,怎样拼读音节,怎样观察插图,怎样说完整的话等等,尤其较难的学习内容更应如此。

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模式是认字、词,归纳段落大意、中心思想。这一模式至少暴露出了以下三方面的问题:

1.教学目的重知识轻能力。认生字、生词,理解字义、词义,会做名词解释,会背段落大意和中心思想是学生的中心任务。针对少年儿童的考试能力进行培养,而如想象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却认为可有可无。

2.教学过程以教师为主体。传统教学模式最大特色是“填鸭式”的“满堂灌”。整节课学生被教师牵着鼻子走,“强行灌输被动接受”是教学过程的真实写照。实质上教师整节课的教学目的异化成了“完成教学任务”。讲台成了教师45分钟被动表演的舞台。

3.教学效果凭分数体现。学生学习状况、能力高低、教师教学能力、工作态度等一切以分数高低评价。结果是重重施压造就了众多“高分低能”的学生,与素质教育形成完全对立。

三、利用语文课,培养学生的承受能力。

心理承受能力是少年儿童逐渐走向成熟的关键。小学时代的儿童,心理承受能力还相当脆弱,大部分学生只会发现他人身上的特点,不愿意接受他人(包括教师、父母亲)对自己的批评。他们时而过分地自信,时而又过分地自卑。心理学家认为,借助语言、文字等媒介,对学生进行信息交流并建立某种人际关系,能鼓励学生不怕困难、不怕挑战,成为心灵强大的人。

这就给语文课教学提出了一个不可忽视的任务:利用语言课有意识的渗透,使学生消除心理障碍,正确认识自我,学好语文可提高语文素质。

四、回顾方法,主动探求。

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可由教师“明示”后“尝试”,可由教师“示范”后“摹仿”,也可由学生自己去探寻、创造。即使是教师明示或示范过的,有时学生还会修改某些部分,创造出更适于自身的特点的方法。每个学生知识的基础、个性的发展、大脑的运用等不尽相同。

因此,我在教学中,总是鼓励学生根据自身的特点,寻求适于自身特点的不同方法。学有规律,但无定法。符合学生个性特点的学习方法,往往是学生在实践中自我探索出来的。有的学生学习效果之所以特别好,除勤奋刻苦外,就是他创造了适合自身特点、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

绍过程中,仅仅能谈出自己的具体做法,却不能归纳概括,我就帮助他们,对其创造的好的学习方法,进行评价,纳入学习方法体系的总体结构。这样用集体活动形式,实行同学间的多项交流,不仅可以促进学生概括各自的学习方法,而且还可以促进学生不断地深入探求学习方法。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小青蛙》课文原文及教案

1、能说出插图的内容,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青蛙是庄家的好朋友,教育学生保护青蛙。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借助课文插图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让学生懂得要保护益虫及有益于人类的动物。

三、课堂教学支持。

1、课前准备。

2、制作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猜谜语激趣导入。

2、板书:小青蛙。指名读——全班齐读。

3、师:你喜欢青蛙吗?为什么?小青蛙它有哪些生活习性和本领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到课文里寻找答案。

(二)看插图理解内容。

1、师范读课文。

2、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介绍青蛙。

学生可能会说青蛙会游泳,青蛙也能在陆地上生活。引出“小青蛙有两个家,一个家在水中,一个家在田里。”

3、分析数量词:“两、一”并结合教室内的物品练习说话。

4、示插图。

根据教师的引导说出青蛙的生活习性。

生:它一会儿在水中游来游去,一会儿在田里跳来跳去。

5、指导朗读“一会儿……一会儿……”并用“一会儿……一会儿……”句式练习说话。

6、朗读第一自然段。

7、示插图。

师引导:青蛙生活在水中,也生活在田里,我们看插图。

生看图说话。

师:有的小青蛙伸着长长的舌头,正在田里捉害虫,说明小青蛙捉害虫保护庄稼,是庄稼的好朋友。有的青蛙,夜晚在月光下,鼓着大肚子使劲地叫着,好像在唱歌。

8、理解“忙着”一词。

9、指导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

(三)依插图背诵课文。

学生畅所欲言。

2、根据板书及课文插图背诵课文。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小青蛙》课文原文及教案

音乐游戏活动《小青蛙》,旨在通过活动,让孩子们感受青蛙的本领,它们会跳、会呱呱地唱歌、会捉害虫、会游泳等。青蛙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我们应该保护它们。《小青蛙》这首歌曲活泼、轻快,歌词朗朗上口。我以青蛙捉害虫的图片做为导入,让幼儿学青蛙跳,在他们跳的时候,我播放了歌曲伴奏,并有节奏地念歌词。这样,幼儿就在跳的过程中接触到歌词,也感受到了歌曲活泼、轻快的旋律,为接下来学唱歌曲、进行游戏做好铺垫。

本次活动的成功之处在于:

1.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高。

2.教师和幼儿之间有很好的互动。

3.整个活动以情境贯穿,幼儿融入角色。

当然活动也有不足之处:

1.在学唱歌曲时,图谱没有起到好的作用,幼儿记忆不深。

2.游戏《小青蛙捉害虫》,幼儿扮演的小青蛙只顾着捉害虫,却忘记了应该跳着去捉。

因此,在以后的活动中,我也会注意教具及幼儿学唱之间的关系,充分利用图谱等教具,争取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年级课文《四季》教案

教材分析:

这是一首富有童趣的诗歌。通过对春天的草芽、夏天的荷叶、秋天的谷穗和冬天的雪人这几种代表性事物的描述,表现春、夏、秋、冬不同的景色。儿歌采用拟人化的手法,排比的形式,语言亲切、生动,读来琅琅上口,能唤起学生对生活的感受。所配四幅插图,形象优美,色彩明丽,便于学生观察想象。

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会写“天、四、是”4个字。认识“言字旁、虫字旁”两个偏旁。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知道一年有四季及四季的特征,产生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和练习朗读。

教学难点:

感知四季的不同特征,产生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课前准备:

课件;生字卡片;四季景物图片。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小朋友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几幅美丽的图画,你们想看吗?你觉得这几幅图怎么样?(播放四季景物的课件,然后定格四幅图。)。

2、选择一幅你最喜欢的图画,仔细观察,说说图上画的是什么季节?你是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第一幅图画的是春季,第二幅是夏季,第三幅是秋季,第四幅是冬季。我们从草芽、小鸟可以看出是春季;从荷叶、青蛙看出是夏季;从谷穗看出是秋季;从雪人看出是冬季。)(教师板书春、夏、秋、冬)。

3、揭示课题。

师:春、夏、秋、冬就构成了一年的--“四季”(学生答后板书课题)。

齐读课题。(强调:“四”为平舌音)。

这四幅有趣的图和几句优美的文字组成了我们今天要学的课文。

二、初读课文,认字读词。

1、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要求:1.读准字音,边读边圈出生字,多读几遍。2.再数一数课文中有几句话,把它读通顺。

2、检查生字认读情况。

(1)出示带拼音生字。(自读、同桌互读)。

(2)检查读:指名读、开火车、齐读。(“说、是”是翘舌音,“叶、圆”是整体认读音节。)。

(3)去掉拼音认读。

(4)把生字放在词语中认读。

3、识记字形。

(1)我把本课生字分为两类,左右结构和上下结构。

(2)图文识字法(弯与弓)。

演示识字法(下面“大”,上面“小”,合起来就是“尖”)。

部首识字法(虫字旁的字,你还认识哪些?)。

蜻蜓、蚂蚁、蚱蜢、蛐蛐……。

总结:虫字旁的字大部分都有昆虫有关。

师:言字旁的字你还认真哪些?

生:说话、语文、谎话……。

总结:言字旁的字大部分都与语言有关。

(3)集体交流识字方法,如:

加一加:禾+火=秋月+土=肚小+大=尖。

比一比,记一记:让学生找一找与本课生字相像的熟字,在比较中加深记忆。如,是—足;惊—就。

4、认读生字词。

对话说话是的秋叶画圆夏天冬天下雪肚子就是。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示范读,学生倾听。

2、学生练习朗读。

要求:数一数课文中有几句话?(有4句话)。

读后,说说你的感受?(初步认识四季,感受四季的美好。)。

3、指名读自己喜欢的句子。

4、全班交流读。

四、朗读感悟,熟读成诵。

1、过渡:我们知道一年四个季节:春、夏、秋、冬。那么课文中对四个季节的描写都有什么特点呢?请同学们读读课文,感受一下每个季节的特点。

2、学生自读课文。

3、交流感悟第一句话(也即第一小节)。

(1)指名朗读。

(2)观察图片,说说小草的样子?(小草冒出小芽,尖尖的。)。

(3)师:多美的小草。“草芽尖尖”应该怎样读更好呢?(通过体会草芽很轻、很嫩,所以读起来声音要轻一些、细一些。这样才能体现小草的柔美。)。

(4)再指名读,评议。

(5)赛读,齐读。

(6)师;春天到了,除了小草,还有什么?仿照课文说说。

出示:,他对小鸟说:“我是春天。”

他对说:“我是春天。”

(7)过渡:春天过去了,哪个季节又来了?(夏天)。

4、交流感悟第二句话(也即第二小节)。

(1)指名朗读。

(2)观察图片,说说荷叶的样子?(荷叶圆圆的)。

(3)师:多美的荷叶。“荷叶圆圆”应该这样读更好呢?

(4)再指名读,评议。

(5)赛读,齐读。

(6)过渡:夏天过去了,哪个季节又来了?(秋天)。

5、仿照上面的学习方法,学习第三、四小节。

(1)指导读:谷穗“鞠着躬说”,可读出谦虚的感觉;“雪人大肚子一挺”,可以做挺肚子的动作,以表现雪人顽皮的样子。

(2)让学生做“鞠躬”“肚子一挺”的动作;“谷穗”是什么?为什么要弯弯的呢?谁来做个顽皮的样子?“顽皮”就是十分调皮。

6、回归全文。

(1)再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说说自己发现了什么。(课文所写的事物是每个季节有代表性的事物。如,草芽是春天特有的,雪人是冬天特有的。)。

春天,万物复苏;夏天,热情奔放;秋天,硕果累累;冬天,银装素裹。

生一边读课文,老师一边根据学生朗读的内容把景物卡片分别贴在黑板对应的区域里。

7、课文表达方法。

小草、荷叶、谷穗、雪人都是景物,怎么会说话呢?

通过对春天的草芽、夏天的荷叶、秋天的谷穗和冬天的雪人这几种代表性事物的描述,表现四季的特征。诗歌采用拟人的手法,排比的形式,语言亲切、生动,读来琅琅上口,能唤起我们对生活的感受。

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说每个季节还有哪些代表性事物?

练习说话:“_______是_______”这样的句式在课文中出现了三次。用这样的句式练习说话。

请学生拿出自己的画作,按照春夏秋冬的顺序,随机找学生上讲台,按照课文内容的格式来说说自己的画作,说完之后再把图片贴在黑板对应的季节里。

模仿说话:

(玉米金黄),他对(农民伯伯)说:“我是秋天。”

(雪糕一边擦汗一边)说:“我是夏天。”

总结:本个环节孩子喜爱,孩子们提前画了一些自己喜爱的季节特征,如:春天的风筝、鲜花、梨花、桃花;夏天的荷花、冰棍、电风扇、西瓜、蚊子;秋天的玉米、葡萄、黄叶、菊花;冬季的棉袄、手套、雪花、围巾等。在这个环节中,学生的积极性特别高。

8、练习背诵课文,根据图片板书,试着把课文背一背。

五、拓展延伸,总结全文。

1、你学了这一课懂得了什么?

2、总结:师:小朋友们,四季真美,我们以后要保护大自然,使四季更美。

一年级插秧课文内容

映照着绿树。

农民在插秧,

插在绿树上,

插在青山上,

插在白云上,

插在蓝天上。

1.认识6个生字,会写“田、照、蓝、农、民”5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让学生感受春天的美,大自然的美,人的劳动之美,然后进行续写。

预习: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认认生字、读读课文;教具:生字卡片,课文插图、班德瑞《田园风光曲》。

1.出示学过的识字方法,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认字学词,读通课文。(1)借助拼音;(2)问别人;(3)联系上下文猜字;(4)听别人读。

2.同桌互读正音。

3.指名读课文。其他小朋友认真听,评一评读得怎么样。

4.运用游戏,检查学生识字情况。

现在我们要把生字朋友从课文中请到我的生字卡片上,看同学们还认不认识?出示生字卡片,用“开火车”和“摘字”(把字贴在黑板上认识哪个字就摘哪个字来读,其他学生跟读3遍。)两种游戏来检查学生识字情况。并让学生汇报自己是采用什么方法认识这些字的。

5.把生字朋友送回课文家中,全班齐读课文,解决先前质疑的两个问题,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1.四人小组读课文,讲讲自己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明白的?讨论解决不明白之处。

2.全班交流小组内无法解决的问题,教师相机指导。

3.选择自己喜欢的句子读一读。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评一评老师哪些地方读得好?还有什么不足之处?

2.学生练读。教师设问:水田里映照着蓝天、白云、青山、绿树,给你什么感觉?农民伯伯在这么美的`环境中插秧是什么心情?重点指导学生读出水田映照着蓝天、白云、青山、绿树的美和农民插秧时欢快、充满希望的心情。

3.配乐朗诵,尝试背诵。

2.你能不能照着书上的句式,当小作家把水田映照的东西写一写。

1.让学生用自己习惯或喜欢的方式记忆字形。

2.全班交流汇报识记字形方法。教师适当提供识记方法:如用部件法记“蓝”字……。

3.重点指导书写:蓝:上面是“艹”,要与“篮”区分开来。农、民:与课后语文天地中的练习结合起来指导。

4.学生进行书写练习。

《插秧》这一课的教学设计,我主要想体现三个新课程标准的理念:一是让学生灵活运用所学识字方法自主识字,鼓励学生以主人翁的态度对待学习,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二是通过初读、细读、背诵这一有层次、有梯度的读的设计,让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兴趣,积累语言,内化文章的表达方式。三是注重生生、师生间的互动。评价变得开放,既有老师对学生的评价,又有学生对教师的评价,评价的目的不再只为了甄别与选拔,而是通过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促进教师素质的提高。

小学一年级课文心得

1、对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的认识,能分辨出四种基本的图形。

2、学会观察,能在生活中找出基本的形状,会举例。

3、能区分出面和体的关系,体会“面在体上”。

4、能找出一组图形的规律。

5、能在复杂的图案中找出基本的图形。

动手做(一)。

学生能自己动手折一折、剪一剪,剪拼出喜欢的图案。

通过折纸、剪拼等活动进一步认识平面图形。

通过折纸对简单的图形进行分解和拼补。

动手做(二)。

了解七巧板的组成。通过用七巧板拼图的活动,进一步熟悉学过的平面图形。

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只让学生直观认识,知道形状和名称即可。

动手做(三)。

通过欣赏和设计图案的活动,进一步认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和圆。

小小运动会。

1、应用100以内的进位加法与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进行正确的计算。

2、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体会算法多样化。

3、体会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在生活中的普遍存在。

4、能利用图形设计美丽的图案。

数学学习方法技巧。

1、先复习十以内的减法然后过渡到十的倍数的整数减法运算。比如5-2=,8-4=等,孩子会马上说出答案,然后再给出50-20=,80-40=等算式。如果孩子有犹豫,可以对比着出题让孩子做,比如先出5-2=,再出50-20=,先出8-4=,再出80-40=等。

2、学会拆分数字。比如23可以拆成20和3,59可以拆成50和9等等。如果孩子不明白,可以这样做,先考孩子20+3=,答案是23,那23可以拆成20和几呢?类似的训练要反复多次。

3、学习100以内大数减小数的算法。一是能从任何位置熟练正数或倒数100以内的数字,二是理解减法的基本算法,加是往后数的,减是往前数的。很奇怪,十以内的加减法孩子们会数手指头,但数字一大,他们往往不知所措了,所以父母要教给他们。如果孩子认真学,不长时间,不用数手指头也可以给出答案的。

4、最后直接教给孩子方法。上面的几步熟练掌握后,就可以直接教给孩子百内的减法算式了。比如70-46=,孩子可能一下子算不出,那就问孩子,46可以拆分成几和几?(要十的整数的),孩子会说40和6,那再问70减40等于几?孩子会说出答案是30,那30再减6等于几呢?那孩子就觉得简单了。

小学一年级语文课文

喜滋滋地送给了。

邻居家的盲婆婆。

婆婆,婆婆,

这是一只会唱歌的蝈蝈,

在我上学的时候,

就让它替我给您唱歌。

歌声会领您走进田野,

看到小溪流淌的清波,

歌声会把您带回童年,

想起往日难忘的欢乐。

婆婆,婆婆,

这是一只会唱歌的蝈蝈。

您听,它唱得多好,

咯咯,咯咯,咯咯……。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项链》课文原文及教案

大海,蓝蓝的,又宽又远。沙滩,黄黄的,又长又软。雪白雪白的浪花,哗哗地笑着,涌向沙滩,悄悄撒下小小的海螺和贝壳。

小娃娃嘻嘻地笑着,迎上去,捡起小小的海螺和贝壳,穿成彩色的项链,挂在胸前。快活的脚印在沙滩上,穿成金色的项链,挂在大海胸前。

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作者夏辇生,选作课文时有改动。

一年级柳树课文

柳树,站在池塘边.她弯着身子,垂下一根根绿色的线.

她在做什么?钓云朵,钓太阳,钓星星,钓月亮……。

从白天钓到黑夜,从春天钓到冬天.

钓到了吗?没有.灰心了吗?也没有.日子一天天过去了,你看:绿色的钓线,越垂越多,越垂越长.

柳树,多天真,多漂亮,多逗人喜爱呀!

柳树教案。

教材分析:

婀娜的柳树,引起人们无尽的遐想,像梳妆少女在风中摇曳的长发,像春风裁出的精美艺术品……课文中的柳树则像一个天真顽皮的孩子,在池塘边垂钓:不钓鱼,不吊虾,吊的是日月星辰,不灰心,不气馁。“绿柳垂钓图”在作者的笔下,在孩子们的眼里,生发出无尽的想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写本课四个生字,做到笔顺正确。

2.会认文中十一个生字。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4.了解柳树的'形态,感悟作者无尽的想象,初步培养感受、欣赏美的情趣。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拼读、比较、识记、组词开花等形式认读本课生字。

2.通过观察比较、书写、组词,会写本课生字。

3.通过拼读、朗读、自由读等多种朗读形式进行阅读训练,熟读成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识字、写字中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

2.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生活,发现美,丰富学生想象,从小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

3.感悟作者无尽的想象,初步培养感受美、欣赏美的情趣,培养做事持之以恒的习惯。

重难点分析:

l初步了解汉字的演变,逐步积累识字的方法,掌握写字的技巧,正确、美观地写好“日、月、人、太”四个字。

l能结合实际生活,了解柳树的特点,感受作者奇妙的想象,并乐于表达自己的见解。

l让学生通过读文,抓住重点语句的描写,懂得做事要持之以恒的道理。

课前准备:

课件、生字卡片。

一年级课文说课稿

1、说教材:

(1)教材简析:

湘版1年级音乐课本采用简谱,具有普及大众化的使用特点。从内容看具有儿童音乐短小、简明的特点,与儿童生活音乐有着密切的关系,而且突出了中华民族文化的艺术特点。从音乐的要素方面看,教材立足于音乐起步,节拍以3/4,4/4为主,音符以四分音符、八分音节和二分音符组成的音乐;调式以五声音阶、六声音阶、七声音阶;节奏来自于生活,来自于语言……。音乐知识渗透在音乐作品中,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应有机的渗透在音乐艺术的审美体验中”的新课程理念。从量上看,每学期十五个教学内容占学期教学的80%,涉及感受与鉴赏的内容有100%。另外20%,教材提供了部分(选唱,选听)内容,这给我们音乐老师提供了补充校本课程内容的灵活时间。我们可以根据学校的实际,开展丰富的活动,突出课外艺术实践,完成教学任务。

(2)教学目标。

新课程确立的“三维目标”应贯穿于音乐教学的始终,通过教学及各种生动的音乐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爱好音乐的情趣,发展音乐感受与鉴赏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提高音乐文化素养,丰富情感体验,陶冶高尚情操。

音乐课程标准将音乐课程目标分为了三个学段。其中1~2年即总体目标为:

a:激发和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b:开发音乐的感知力,体验音乐的美感。

c:能自然的,有表情的歌唱,乐于参与其它表现和即兴创造。

d:培养乐观的态度和发展精神。

(3)教学重、难点。

a:教学重点。

以音乐为本,从音响出发,以听赏为主,引导学生感受音乐、了解音乐,培养学习音乐的兴趣,在学生对与过程中开发音乐感知力,培养良好的聆听、感受、鉴赏音乐的习惯。

b:教学难点。

媒体为教学服务。针对学生的个别差异,对音乐要素的感受和对音乐作品的不同理解,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和鉴赏。

2、说教法。

1年级这一学段学生具有以形象思维为主,好奇、好动、模仿力强的身心特点,我们要善于利用儿童自然的嗓音和灵巧的形体,采用歌、舞、图片、游戏相结合的综合手段,进行直观教学。

(1)遵循听觉艺术的感知规律,突出音乐课的特点。音乐是听觉艺术,听觉体验是学习音乐的基础,发展学生音乐听觉应贯穿于音乐教学的全部行动。

(2)注各领域之间的有机联系,相互渗透,在教学中将其融合成有机整体,全面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3、说学法。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是为了学,教法的设计是为学法服务的。没有学法指导学生的自主学习就无从谈起。因此,学法的指导是重中之重。在音乐感受与鉴赏领域的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聆听感受的习惯,遵循从易到难、从简到繁、循序渐进的原则,让学生参与,通过听赏、律动、唱游、创编等形式让学生感知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