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述廉报告 >正文

政务信息建设报告(专业17篇)

政务的创新性和变革性是推动政府转型和现代化的重要动力。请大家参考下面的政务总结范文,从中发现优秀的写作技巧和表达方法。

信息化建设自查报告

20xx年我局在资金紧张的情况下,加大了对信息化建设的投入力度,主要做了以下几项工作:

(一)我局网站部分模块已满足不了现实工作的需要。对此,我局组织有关部门在充分研究论证的基础上,对市司法行政网站部分模块进行了更改调整,现更加方便信息发布、为民办事、政务公开、接受监督。

(二)淘汰了那些时间长,各种零部件老化且容易出毛病的电脑,使我局的电脑普及率达到0.8台/人,完好率达到100%。

(三)聘请电脑公司专门的技术人员对信息中心的一些软硬件设施进行了定期的更新维护,随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保证了信息中心机房各种电脑设备的安全。

(四)20xx年以来共回复市人民政府部门信箱转来的信件等问题323件。

(五)在全局范围内统一安装杀毒软件,既保证了电脑的正常工作,又保证了各种涉密信息文件的安全。

在软硬件设施管理方面,针对我局的实际情况,我们制定了《网站设备及软件管理条例》、《司法局政务公开工作实施细则》、《电子政务信息公开制度》、《局机关政务公开事项实施办法》、《政府信息公开指南》、《市司法局政府信息公开保密审查制度》等一系列内部规章制度,加强对软硬件设施的管理力度,加强对网站信息发布和网站维护工作的组织领导,做到了每个环节都有分管领导具体抓,保证网站服务器的正常运行。

我局网站自年正式改版以来,在这两年里,为进一步提高司法行政工作“透明度”,我局不断完善政务公开工作,以司法行政精神为最根本要求,及时把我局的行政许可、行政审批的初审程序和依据进行公布,方便广大群众进行监督,确保社会公开承诺的有效落实,切实扩大社会各界对司法行政工作的知情权与参与权。20xx年共发布各类信息近1000余条,对我们进行法制宣传,推动政务公开,提高司法行政工作知名度方面,起了很大作用。

为加强全局电子政务建设工作,根据省、市政府对电子政务建设的统一要求,结合我局电子政务网络实际特点和现状,进一步转变机关工作职能,推进政务信息公开,提高机关工作效率,增强为群众服务意识;以公正便民、依法行政和勤政廉政为基本要求,切实加强对行政权力的监督,提高本部门的行政效能和公信度,为更好地构建和谐服务。

信息化建设自查报告

优秀作文推荐!xx小学现有19个教学班,学生738名学生,2间微机室,所有教室均实现了“班班通”。近几年,学校紧紧抓住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创教育强区的良好契机,把教育现代化建设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在加大投入硬件、加强师训提高师能、实施新课程改革、优化管理科学应用等方面做了有益的尝试,有力地推动了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

为贯彻落实中央五部委《构建利用信息化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有效机制的实施芳芳》(教技【20xx】6号)和自治区五部门连夜印发的《关于进一步推进中小学和幼儿园教育信息化工作的若干意见》(新教基【20xx】22号)文件要求,学校不断改善硬件条件,提高***小学教师在学科教学中信息技术应用的能力,普及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常态化应用,带动相关学科的网络研修和校本研修,有利的促进了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我校有组织、有计划的开展了信息技术应用工作,现将一年来的工作总结如下:

信息化建设自查报告

20xx年,xx镇信息化建设工作在信息产业局的指导和帮助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全面贯彻“信息畅通、务求实效、服务群众、提高效能”的发展方针,紧紧围绕全镇的中心工作,结合自身实际,扎实开展工作,不断从强化领导、制度建设、资金投入等方面,探索创新工作方法,把信息化建设作为展示镇域新形象的重要措施之一,加快全镇网络化进程,推行电子政务,使我镇的信息化应用水平得到较大提高。现将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随着信息化社会的不断发展,推广办公自动化系统更加有利于提高日常办公效率,有利于为经济发展提供方便、快捷、有效服务,有利于畅通信息渠道。镇党委、政府领导高度重视这项工作,成立了由党委书记xx任组长,党委副书记xx,党委委员、宣传科长xx副组长,党政办、信息中心、信息科、宣传科、组织科、调研室等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信息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年初,又从镇机关选配政治素质高、责任心强、工作业务能力强的2名同志充实调整到镇信息中心,专职负责信息化建设工作,为全面做好镇信息建设工作提供了良好的组织保障。

今年以来,进一步建立健全完善了镇岗位职责、管理制度、保密制度等制度。同时,为进一步推进政务公开,提高xx镇机关行政工作中的透明度,保障公民、法人和其它组织的知情权,促进依法行政,加快建立“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按照市政府信息公开工作通知、市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考核办法的相关规定,我镇完善了《xx镇政府信息主动公开工作制度》、《xx镇政府信息公开保密审查制度》等多项制度和一系列的工作处理文书,从根本上保证了政府信息公开的畅通性和及时性。分管领导定期召集相关部门,了解网站运行情况,分析出现的问题,提出改进意见,落实信息化工作运行长效管理机制。xx年,更新了xx镇政府网、xx市党政办公网、综合资料库、中国xx网、电子政务平台、xx市政府信息公开目录、xxx市政府信息公开目录等网站的信息1000余篇,其中头条采用130多篇。特别是在土地综合治理项目、北辛东路升级改造、民生工程、朝阳社区一期回迁等重大事件中,做到相关内容及时、准确更新,及时反映我镇基本动态,使上级领导和公众时刻掌握我镇大事要事。

在镇党委、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关心下,各项资金投入足额到位,建设运行情况良好。由市信息化产业局提供网站后台的技术支持,并有专业技术人员对机关内部电脑进行全面维护,定期检查服务,确保网站运行正常,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有条不紊推进,不断加强网络硬件建设,更新设备优化网络布线。今年累计投入20万元新购置计算机20台、摄像机1台、数码照像机3台及其它设备,有效地保证了信息化建设的需求。同时,在全镇推行了软件正版化工作,实行了统一购置正版软件,对上网机器全部更新安装。

我镇把建好镇政府的网站对于宣传xx、促进招商引资、整合有效资源、服务企业以及拉近与企业和群众的距离具有重要的意义。根据自身实际需要对需公开的政府信息进行了整理归类,编制了总共七大类的目录。及时发布属于主动公开的政府信息,并将其正确归类;对政府投资项目的评审完成情况,能及时更新相关信息,让相关单位能及时了解中心的工作完成情况;同时在发布政府信息前,对相关信息进行了严格的审批,所有公开信息必须经过领导审核同意才能公布,有效杜绝了泄密事件的发生。同时,明确专人负责,做到实时在线,不断更新,确保及时接收到市级文件和会议通知,并切实加强登陆用户名和密码的保密管理工作。

镇信息中心作为网上发布信息责任部门,指派专人作为管理员对网络运用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技术问题进行处理,同时负责把我镇有关政务信息上传到网站上。平时注重加强对于管理员的政治和业务素质教育。在上传信息过程中,坚持对上网信息进行审查审批,确保无涉密信息发布。通过清理检查信息系统账户、口令,定期不定期修改用户密码,严格做到无关人员不得知晓用户名和密码,同时做好病毒防治、漏洞检测等防范工作,及时升级杀毒软件、更新windows安全补丁等网络安全工作,加强了网络信息安全管理。同时要求各部门严格遵守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操作规程,禁止上网存储、处理涉密信息,从而进一步增强镇机关全体人员保密意识。

政府信息化建设中的核心oa系统作为电子政务一个主要的组成部分,是实现完整的电子政务建设的必要内容之一,它解决了政府内部办公和业务的处理和流转,以及通过知识管理提高公务人员的办公水平和效率,通过技术手段来完善和提高政府机关内部各部门的协同工作能力。通过镇政府办公自动化的应用,能切实提高机关办公办事效率,加快信息传递、减轻工作负担,节省财务费用,提高机关效能建设水平。

虽然我们的信息化建设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运行保持了比较良好的态势。但是,由于信息化建设是一项面广量大的工作,现在我镇的工作机制方面还不够完善,网站建设经验比较欠缺,业务技能有待提高,相关功能也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为了更好的推进网站建设,搭建好平台,针对这一年中遇到的问题,xx年我们将认真分析和总结,积极做好改进,加强学习,开拓创新,力争取得新的突破。

一是继续加强领导,增强网站建设工作的责任意识;。

二是进一步建立健全工作制度,落实责任,继续做好考核评议工作;。

三是加强学习,提高网站建设的业务技能;。

五是及时更新信息,做好信息采集和整理工作,注重信息上传的时效性;六是继续严格执行上网信息的审查制度,确保无涉密信息发布。

信息化建设自查报告

仁村中心小学坐落于仁村乡东院村,占地 5969平方米,建筑面积2500平方米,现有10个班级,学生367名,教职工34名。在师生共同的努力下,今日的仁村中心小学在基础性、超前性及个性化、信息化的基础上把“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的作为办学目标。

近年来,学校注重发挥自身优势,将信息化建设确定为学校管理和学校发展的主要着力点、教育现代化的突破口,并以此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促进课程改革、推动素质教育。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学校始终坚持以现代教育技术为先导,以切实提高全体教师的现代教育水平为根本,以提高学校教育现代化水平和信息化程度为目标,注重学校现代化硬件建设、软件建设的同时,积极开展现代技术教育科研活动,加快推进信息技术教育和学科课程的整合,不断提高广大教师现代化教育技术素质与学校教育技术现代化的建设水平。

下面就我校近年来开展信息化工作的情况,作回顾和汇报:

1、构建三个层面的管理体系

为增强学校信息化工作的推进力度,我校构建了推进教育信息化工作的三个层面的管理机制:领导层面:成立了由校长为组长,学校中层领导以及现代教育技术骨干为组员的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目标确定、整体规划、相关制度的制定。教导处、后勤处等部门发挥各自职能,共同做好教育信息化的推进工作。参与层面:全体师生积极学习、掌握现代教育技术,成为推进学校信息化建设的积极参与者、实践者。辐射层面:将积累的经验向广大教师推广、辐射,人人掌握并会运用。

为切实推进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进程,学校设立了信息中心,配备专职人员1名,分工负责管理学校的现代教育技术工作、信息技术教育、校园网络网站建设及教师培训工作,全面推进学校现代教育技术工作。

2、完善三类管理制度建设

为进一步加强现代教育技术的管理工作,学校制订了三大管理制度:即现代教育技术设备日常管理办法,专用教室使用规则,教师培训制度。做到学习宣传、落实职责,制度上墙、经常对照,检查督促、共同遵守,确保现代教育技术工作的正常运转。同时,还配套了多媒体教室的使用登记、软件的使用记录、各专用室的使用制度等。

3、抓好三个覆盖率

为了全力提高学校现代教育的研究水平,致力抓好三个覆盖率:一是教师覆盖率,要求教师人人参与,人人掌握校园网的使用和上网技术,人人会制作多媒体课件。二是课时覆盖率,要求教师能自觉运用媒体技术进行辅助教学,课时数占总课时数的30%以上。三是学科覆盖率,注重与学科教学有机整合,力求教育信息化。

1、立规划,建网络

学校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信息推进工作三年发展规划,每学年有对应的工作计划,成立过教育信息化推进工作小组,校长为组长,信息专职教师具体分管,成员包括部门负责人、教研组长及相关人员。规划的明确、网络的建立保障了信息工作的有序推进。

2、明职责,促落实

从学校实际出发,制定教育信息化相关管理制度,明确职责,落实到人,促进信息化工作的正常开展。

3、投经费,促效率

为了提高校教育信息化工作的实效性,学校自筹经费,更新校园网,添置教师使用的信息化设施,如电脑、u盘、移动硬盘、摄象机、杀毒软件等,为教师的备课、查阅资料提供方便,为增强课程与信息技术的整合创造了条件。

4、构建计算机网络系统

随着网络通讯技术的发展,现代教育技术显示出了无与拟比的优势。因此,我们在校园网络建设方面,率先完成了6兆internet宽带接入,并以中心机房为中心,建立各部门、各年级等室联网的校园计算机网络,校内所有电脑实现较为高速上网,为教师们获取教育信息提供了快速、便捷的条件。

此外,坚持充分发挥硬件设备为教育工作服务,增加扩充了教育基地和设施, 学校现有1个多媒体网络教室,计算机1台,多功能视频展示平台;电子备课室拥有计算机8台,供教师备课,培训。各班均已配置29英寸电视。这些现代教育装备的配置为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课堂教学创造了条件。

5、合理配置基础资源

自20xx年以来,在文教体育局和学校的不断努力下,建立了校园网、电脑室、电子备课室、多媒体教室。在标配设备得到充分利用的同时,学校积极主动地通过自筹资金不断增加信息设备,做到每班配备一套二模式设备。毕业班老师每人一个移动u盘。

1、重视教师培训,提高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能力

教师的现代化教育思想及教育技术水平直接影响着素质教育的进程。为不断提高现代教育技术的普及率和现代化教学设备的利用率,我们重视抓好全体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培训,主要做好了以下二方面工作:

一是普及型培训。普及层面的要求是适应性的培训,依据教师年龄段实施培训,并据要求完成作业,做好记录。通过培训,老师们基本熟练使用word、powerpoint、excel等常用软件,同时也能利用网络教育资源进行网上的搜索、查找、筛选、加工、下载教育资源与网上通邮。

二是提高型培训。这一层面的培训对象主要是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和学校中青年教师。培训从教育的发展需要出发,以适应未来信息化教育的需要。培训的内容是:图形,图像处理软件,如:photoshop , flash 动画制作软件。最后达到教师都会自制多媒体教学课件,并应用于教学当中。

2、开展学科整合和新型学习模式的构建研究,推进课改实践

为促进学校教育信息化工作向更深层次、更高水平发展,通过培训和行政推动双管齐下,促进教师观念更新。近年来我们致力于“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重视课程与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应用,主要采取抓研究、抓典型、以点带面,逐步推广。

积极尝试和探索新型的教学模式。近年来,学校探索基于网络环境下的课堂教学,创设良好的条件,教师大胆尝试,勇于开拓,积极创新。在学科教学中,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特点,充分考虑新课程标准要求,合理利用各种信息技术进行教学活动设计,关注培养学生的信息加工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交流合作表达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通过实践,进一步优化了课程资源,提升了教师的网络研究水平,更有力地提高了学生的信息素养和综合能力。

重视现代教育技术的示范和辐射。学校要求学科带头人上好“示范课”,骨干教师上好“优质课”,青年教师上好“汇报课”。要求他们在上课的时候都必须利用远程教育资源进行上课。这样既给了教师压力,也给予教师动力,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发挥广大教师的聪明才智,形成一种应用信息技术的氛围。

我们还要求教师能合理、适时、适度地使用现代技术教育媒体,发挥媒体优势,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强调媒体提供的信息对教学一定要有足够的支持率,忌“滥”、“泛”、死”,用就要用得恰到好处,一张投影、一段声音都要用在刀刃上。两年来,我校一批批青年教师脱颖而出,在县级赛教活动中取得佳绩,其课件承载的信息支持对课堂教学效益的提高起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不同层面的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活动的开展,进一步推动了我校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水平向多纬度、深层次地发展。

近年来,学校在大力推进信息化、现代化进程中,管理水平得到了提高,学校积累了大量的教育教学资源,变革和优化了教学过程,推进了素质教育的有效实施,提高学校领导和教师的信息化意识和素养。

同时我们也意识到了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运用的深度和广度有待提高,我们将从教师的教育信息化意识和教学技术运用水平方面入手,加强培训,进一步提高意识。在现有的基础上,加强辅导力度,力争做到班班通,堂堂用。

学校工作是多元的,教育信息化工作只是其中一项。随着教育现代化的不断推进,教育信息化将越来越多地影响学校的整体工作水平,我们现有的水平离教育现代化的要求还很远。但我们相信,在上级领导的关心指导下,我们全体教师一定会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借助教育信息化工作督导评估这股东风,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力把我校的教育信息化工作推向一个新的阶段。

仁村乡中心小学

十二月十七日

信息化建设自查报告

信息化建设是推动司法行政工作上档次、上台阶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我局及时统一思想,提高认识,高度重视信息化建设。本着“谁主管谁负责、谁运行谁负责、谁使用谁负责”的原则,成立了领导小组,组长副局长xxxx担任,各处室负责人及有关人员担任成员。按照有关文件要求,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全面实施。重点抓好机关局域网建设完善工作、安全管理工作、信息化应用等工作。

信息化建设自查报告

仁村中心小学坐落于仁村乡东院村,占地5969平方米,建筑面积2500平方米,现有10个班级,学生367名,教职工34名。在师生共同的努力下,今日的仁村中心小学在基础性、超前性及个性化、信息化的基础上把“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的作为办学目标。

近年来,学校注重发挥自身优势,将信息化建设确定为学校管理和学校发展的主要着力点、教育现代化的突破口,并以此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促进课程改革、推动素质教育。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学校始终坚持以现代教育技术为先导,以切实提高全体教师的现代教育水平为根本,以提高学校教育现代化水平和信息化程度为目标,注重学校现代化硬件建设、软件建设的同时,积极开展现代技术教育科研活动,加快推进信息技术教育和学科课程的整合,不断提高广大教师现代化教育技术素质与学校教育技术现代化的建设水平。

下面就我校近年来开展信息化工作的情况,作回顾和汇报:

1、构建三个层面的管理体系。

为增强学校信息化工作的推进力度,我校构建了推进教育信息化工作的三个层面的管理机制:领导层面:成立了由校长为组长,学校中层领导以及现代教育技术骨干为组员的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目标确定、整体规划、相关制度的制定。教导处、后勤处等部门发挥各自职能,共同做好教育信息化的推进工作。参与层面:全体师生积极学习、掌握现代教育技术,成为推进学校信息化建设的积极参与者、实践者。辐射层面:将积累的经验向广大教师推广、辐射,人人掌握并会运用。

为切实推进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进程,学校设立了信息中心,配备专职人员1名,分工负责管理学校的现代教育技术工作、信息技术教育、校园网络网站建设及教师培训工作,全面推进学校现代教育技术工作。

2、完善三类管理制度建设。

为进一步加强现代教育技术的管理工作,学校制订了三大管理制度:即现代教育技术设备日常管理办法,专用教室使用规则,教师培训制度。做到学习宣传、落实职责,制度上墙、经常对照,检查督促、共同遵守,确保现代教育技术工作的正常运转。同时,还配套了多媒体教室的使用登记、软件的使用记录、各专用室的使用制度等。

3、抓好三个覆盖率。

为了全力提高学校现代教育的研究水平,致力抓好三个覆盖率:一是教师覆盖率,要求教师人人参与,人人掌握校园网的使用和上网技术,人人会制作多媒体课件。二是课时覆盖率,要求教师能自觉运用媒体技术进行辅助教学,课时数占总课时数的30%以上。三是学科覆盖率,注重与学科教学有机整合,力求教育信息化。

1、立规划,建网络。

学校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信息推进工作三年发展规划,每学年有对应的工作计划,成立过教育信息化推进工作小组,校长为组长,信息专职教师具体分管,成员包括部门负责人、教研组长及相关人员。规划的明确、网络的建立保障了信息工作的有序推进。

2、明职责,促落实。

从学校实际出发,制定教育信息化相关管理制度,明确职责,落实到人,促进信息化工作的正常开展。

3、投经费,促效率。

为了提高校教育信息化工作的实效性,学校自筹经费,更新校园网,添置教师使用的信息化设施,如电脑、u盘、移动硬盘、摄象机、杀毒软件等,为教师的备课、查阅资料提供方便,为增强课程与信息技术的整合创造了条件。

4、构建计算机网络系统。

随着网络通讯技术的发展,现代教育技术显示出了无与拟比的优势。因此,我们在校园网络建设方面,率先完成了6兆internet宽带接入,并以中心机房为中心,建立各部门、各年级等室联网的校园计算机网络,校内所有电脑实现较为高速上网,为教师们获取教育信息提供了快速、便捷的条件。

此外,坚持充分发挥硬件设备为教育工作服务,增加扩充了教育基地和设施,学校现有1个多媒体网络教室,计算机1台,多功能视频展示平台;电子备课室拥有计算机8台,供教师备课,培训。各班均已配置29英寸电视。这些现代教育装备的配置为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课堂教学创造了条件。

5、合理配置基础资源。

自20xx年以来,在文教体育局和学校的不断努力下,建立了校园网、电脑室、电子备课室、多媒体教室。在标配设备得到充分利用的同时,学校积极主动地通过自筹资金不断增加信息设备,做到每班配备一套二模式设备。毕业班老师每人一个移动u盘。

1、重视教师培训,提高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能力。

教师的现代化教育思想及教育技术水平直接影响着素质教育的进程。为不断提高现代教育技术的普及率和现代化教学设备的利用率,我们重视抓好全体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培训,主要做好了以下二方面工作:

一是普及型培训。普及层面的要求是适应性的培训,依据教师年龄段实施培训,并据要求完成作业,做好记录。通过培训,老师们基本熟练使用word、powerpoint、excel等常用软件,同时也能利用网络教育资源进行网上的搜索、查找、筛选、加工、下载教育资源与网上通邮。

二是提高型培训。这一层面的培训对象主要是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和学校中青年教师。培训从教育的发展需要出发,以适应未来信息化教育的需要。培训的内容是:图形,图像处理软件,如:photoshop,flash动画制作软件。最后达到教师都会自制多媒体教学课件,并应用于教学当中。

2、开展学科整合和新型学习模式的构建研究,推进课改实践。

为促进学校教育信息化工作向更深层次、更高水平发展,通过培训和行政推动双管齐下,促进教师观念更新。近年来我们致力于“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重视课程与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应用,主要采取抓研究、抓典型、以点带面,逐步推广。

积极尝试和探索新型的教学模式。近年来,学校探索基于网络环境下的课堂教学,创设良好的条件,教师大胆尝试,勇于开拓,积极创新。在学科教学中,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特点,充分考虑新课程标准要求,合理利用各种信息技术进行教学活动设计,关注培养学生的信息加工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交流合作表达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通过实践,进一步优化了课程资源,提升了教师的网络研究水平,更有力地提高了学生的信息素养和综合能力。

重视现代教育技术的示范和辐射。学校要求学科带头人上好“示范课”,骨干教师上好“优质课”,青年教师上好“汇报课”。要求他们在上课的时候都必须利用远程教育资源进行上课。这样既给了教师压力,也给予教师动力,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发挥广大教师的聪明才智,形成一种应用信息技术的氛围。

我们还要求教师能合理、适时、适度地使用现代技术教育媒体,发挥媒体优势,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强调媒体提供的信息对教学一定要有足够的支持率,忌“滥”、“泛”、死”,用就要用得恰到好处,一张投影、一段声音都要用在刀刃上。两年来,我校一批批青年教师脱颖而出,在县级赛教活动中取得佳绩,其课件承载的信息支持对课堂教学效益的提高起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不同层面的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活动的开展,进一步推动了我校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水平向多纬度、深层次地发展。

近年来,学校在大力推进信息化、现代化进程中,管理水平得到了提高,学校积累了大量的教育教学资源,变革和优化了教学过程,推进了素质教育的有效实施,提高学校领导和教师的信息化意识和素养。

同时我们也意识到了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运用的深度和广度有待提高,我们将从教师的教育信息化意识和教学技术运用水平方面入手,加强培训,进一步提高意识。在现有的基础上,加强辅导力度,力争做到班班通,堂堂用。

学校工作是多元的,教育信息化工作只是其中一项。随着教育现代化的不断推进,教育信息化将越来越多地影响学校的整体工作水平,我们现有的水平离教育现代化的要求还很远。但我们相信,在上级领导的关心指导下,我们全体教师一定会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借助教育信息化工作督导评估这股东风,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力把我校的教育信息化工作推向一个新的阶段。

信息化建设自查报告

根据《市人民政府关于开展市20xx年信息化建设责任目标考核工作的通知》的通知精神,我局高度重视,认真学习领会,切实加强领导,结合我局实际,认真对我局的信息化建设进行了全面的自查,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信息化建设是推动司法行政工作上档次、上台阶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我局及时统一思想,提高认识,高度重视信息化建设。本着“谁主管谁负责、谁运行谁负责、谁使用谁负责”的原则,成立了领导小组,组长副局长xxxx担任,各处室负责人及有关人员担任成员。按照有关文件要求,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全面实施。重点抓好机关局域网建设完善工作、安全管理工作、信息化应用等工作。

20xx年我局在资金紧张的情况下,加大了对信息化建设的投入力度,主要做了以下几项工作:

(一)我局网站部分模块已满足不了现实工作的需要。对此,我局组织有关部门在充分研究论证的基础上,对市司法行政网站部分模块进行了更改调整,现更加方便信息发布、为民办事、政务公开、接受监督。

(二)淘汰了那些时间长,各种零部件老化且容易出毛病的电脑,使我局的电脑普及率达到0.8台/人,完好率达到100%。

(三)聘请电脑公司专门的技术人员对信息中心的一些软硬件设施进行了定期的更新维护,随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保证了信息中心机房各种电脑设备的安全。

(四)20xx年以来共回复市人民政府部门信箱转来的信件等问题323件。

(五)在全局范围内统一安装杀毒软件,既保证了电脑的正常工作,又保证了各种涉密信息文件的安全。

在软硬件设施管理方面,针对我局的实际情况,我们制定了《网站设备及软件管理条例》、《司法局政务公开工作实施细则》、《电子政务信息公开制度》、《局机关政务公开事项实施办法》、《政府信息公开指南》、《市司法局政府信息公开保密审查制度》等一系列内部规章制度,加强对软硬件设施的管理力度,加强对网站信息发布和网站维护工作的组织领导,做到了每个环节都有分管领导具体抓,保证网站服务器的正常运行。

我局网站自年正式改版以来,在这两年里,为进一步提高司法行政工作“透明度”,我局不断完善政务公开工作,以司法行政精神为最根本要求,及时把我局的行政许可、行政审批的初审程序和依据进行公布,方便广大群众进行监督,确保社会公开承诺的有效落实,切实扩大社会各界对司法行政工作的知情权与参与权。20xx年共发布各类信息近1000余条,对我们进行法制宣传,推动政务公开,提高司法行政工作知名度方面,起了很大作用。

为加强全局电子政务建设工作,根据省、市政府对电子政务建设的统一要求,结合我局电子政务网络实际特点和现状,进一步转变机关工作职能,推进政务信息公开,提高机关工作效率,增强为群众服务意识;以公正便民、依法行政和勤政廉政为基本要求,切实加强对行政权力的监督,提高本部门的行政效能和公信度,为更好地构建和谐服务。

为了保证网站信息的安全,我们努力做好计算机信息系统保密管理,切实把握一个原则,把好两个关。一个原则是:“确保国家秘密不上网”,两个关是:“控制源头”、“物理隔离”。做法主要有:

(1)控制源头,建立上网信息保密审批制度和责任人制度,确保国家秘密不上网。严格规范秘密信息的使用和管理,绝不允许将秘密信息扩散到没有保护措施的环境和空间。对上网的信息内容,进行保密审查。凡属界定为国家秘密,不能公开交流的信息,绝不能上网。

(2)物理隔离,涉密单机不能上公众网。我们严守“凡是涉密的计算机及其系统不能上网,凡是用于上网发布信息或查阅信息的计算机及其系统不能涉密”的规定,坚决做到“涉密电脑不上网,上网电脑不涉密”,并将其定为计算机信息系统保密管理的一条原则。我们根据市保密局的要求,确定了保密要害部位,确定了涉密计算机,切实做到专机专用。

市局鼓励信息上报,实行上报信息采用目标考核制度,还专门出台了《关于加强网站信息报送工作的通知》,进一步扩大了我市司法行政工作的宣传力度。各信息公布要做到准确、及时、有价值。各上网信息都做到在提供公共服务同时注意安全保密,要求内外网严格隔离。出台了制定了《网站工作制度》、《网站设备及软件管理条例》等基本规章制度,确定了岗位责任,明确了工作任务,形成了分工明确、各司其责、互相配合、协调工作的责任体系,确保网络信息安全工作顺利实施。

我局将加大加强信息化建设,建立健全长效工作机制。重点抓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继续加强领导,提高思想认识。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工作制度,明确工作职责,固定专、兼职人员,定期组织工作人员召开工作研讨会,研究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切实做到领导重视、职责明确、制度完备、工作长效。

(二)完善信息公开配套工作,深化网站信息公开内容。结合我局工作实际,全面规范政务公开制度,更好地向公众提供政府信息公开服务。结合“市政府的网站”更新改版,逐步深化和完善我局信息公开的内容范围,根据各栏目公开信息的内容和时限要求,及时更新和维护司法行政工作的各项规章制度、人事任免、领导讲话、简报信息、律师公证等公开信息,最大限度的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

(三)加大电子政务建设,进一步充实信息公开内容。在继续做好市司法局网站政府信息公开的基础上,不断扩大公开途径,加大新闻发布会、新闻媒体等方面的政务信息公开力度,突出重点、热点和难点问题,把群众最关心、反应最强烈的事项作为政务信息公开的主要内容,切实发挥好信息公开平台的桥梁作用。

(四)加强信息公开制度建设,提升政务公开整体水平。健立建全信息公开工作长效机制,把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做为长期的动态工作落到实处,确保公开信息的及时性、准确性和有效性。同时,组织开展政务公开业务培训,不断提高工作人员信息公开意识和业务水平,推动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深入发展。

信息化建设自查报告

洪水泉乡中心学校是偏远山区的学校,全乡有15个行政村,一所寄宿制完全小学,一所小学,两个教学点共4个学校,现有学生138人,教师37人。洪水泉乡中心学校,在上级部门的领导下,近两年的教育信息化建设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现将具体情况自查如下:

邓小平同志早在一九八三年就曾指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现代化就是指具有现代先进科学技术水平。当前的先进科学技术水平主要体现在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所以,实现教育现代化首先要实现教育信息化。.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第十一条明确指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

几年来,我校开源节流,合理配置资源,保证三至六年级的信息技术课开足开齐,并有成效的上好。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室,卫星地面接收站,互联网等信息资源,上好电教课,实现了教育的信息化运用到教学中来,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

学校成立了由校长任组长、电教员任副组长的教育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领导班子全体成员都能够熟练掌握信息技术基本技能,为广大教师作出了表率。学校信息技术组现有兼职教师2名。教育信息化工作做到了年初有计划,年末有总结,并制定了一系列管理制度和考核评价制度,基本实现了信息化工作管理的制度化。

我校现有台式电脑32台,其中学生用机28台,使用年限少于五年度的设备只有为零,教师用机4台,使用年限少于五年的有1台,笔记本一台,使用年限少于五年的有1台,学生生机比5:1,教师人机比9:1。学校现有多媒体教室1个,服务器两个,数码投影机1个,数字视频展台1个,以上设备都是使用年限大于五年的设备。有打印机6台,使用年限少于五年的有三台。数码照相机3台,使用年限少于五年的有二台。

学校、教师均有教学资源库,学生教师多次在有关比赛中获奖。外语学科有与学科教材配套的教学录音带。有各类资料、素材光盘。

目前学校共有11个教室,接入互联网的多媒体教室1个,教室备课计算机四台,其中接入互联网的备课计算机4台。有两套卫星教学接收设备,互联网接入总宽带1兆,学校总学时550课时,其中运用教学教育资源进行教学点学时占学校总学时的比例为13%.学校目前已基本实现了办公自动化,学生管理基本上实现了电子化。从本学期开始,已有近50%教室实现了教案电子化。80% 教师具备网上备课、搜集、下载教学资料的能力,60%教师能应用多媒体组合辅助教学,具备运用网络环境教学的能力。广大学生具备课堂上参加网上学习的能力,能自觉访问相关网站自主学习。

网络设备完好率保证在95%以上,专用教室及专用设备使用率高。按照课程计划的要求,信息技术课的开课率为100%,并定期考核。

师资建设方面,校长、教师积极参加计算机中级应用培训,任课教师积极参加市区信息技术应用培训,近五年来接受过信息技术培训的教师人数为20人,合格率达100%,接受过信息技术培训的教师占全体教师的52.6%。学校每学期对教师进行信息技术培训、考核,考核结果直接纳入教师年度考核指标体系。

(一)在硬件设施方面,我校大多设备都是使用年限大于五年的,设备比较陈旧、落后,不能能够满足学校对信息化的需要。外接宽带过于狭窄,造成进出口带宽的拥堵,已深深影响了我校对网络信息的广泛应用。

(二)在对教师进行的更高级别的培训方面,要继续以校本培训为主,快速提高教师信息素养和运用信息技术的综合能力,促进教育教学与办公的现代化。

(三)学校自有的专业技术人员的严重缺乏,已很难适应教育信息化对专业技术人员的需求,在信息专业人员的配备方面,上级主管部门应给予积极支持。

总之,我校在教育信息化工作方面,虽然有很多不足,但也已经打开了一个很好的局面,相信在上级行政主管部门和业务主管部门的领导与指导下,会取得更大的成绩。

xx学校

20xx年xx月xx日

信息化建设调研报告

本调研组通过实地考察、问卷调研和访谈调研等调研方法,对农业信息化的开展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并对该区农业信息资源建设中存在的不足进行概括总结,以期为该地区农业信息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有效对策的同时,促进农业信息化建设。

一、农业信息化的重要性。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解决“三农”问题尤为重要。党在xx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并在xx届三中全会对此进行全面阐述: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要优化和调整农村经济结构,要走机械化、产业化、信息化之路。

二十一世纪是信息的时代,世界在信息化,农业也在信息化。因此,加强农业信息化建设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意义重大。党的xx大明确指出“信息化是我国加快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并把大力推进信息化作为本世纪头20xx年经济建设和改革的主要任务之一。农业信息化是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农业信息化带动农业现代化,对于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持续协调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目前,学术界关于农业信息化虽然还没有一个公认的定义,农业信息化的量化指标尚未确定,对于农业信息化的涵义的认识还处在一个不断发展的时期。但普遍认为,农业信息化是指信息科学在农业上得到广泛应用,通过信息网络把农业生产、管理、农资及农产品市场等领域、环节紧密地连接起来,成为一个有机的系统。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20xx)将农业信息化定义为: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系统为农业产供销及相关的管理和服务提供有效的信息支持,并提高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和经营管理效率的相关产业的总称。

虽然目前还不能就农业信息化的概念达成共识,但是笔者通过阅读大量的文献发现,农业信息化的内涵主要包含以下几点:(1)信息和知识成为农业生产的基本资源和发展动力,信息和技术咨询服务业成为整个农业结构的基础产业;(2)农业信息化不仅包括计算机技术,还应包括微电子技术、通信技术、光电技术、遥感技术等多项信息技术在农业上普遍而系统应用的过程;(3)农业信息化的内涵至少应包括以下五个领域:农民生活消费信息化,农业基础设施信息化,农业科学技术信息化,农业经营管理信息化,农业资源环境信息化。”

近年来,随着农业信息技术的发展,有关农业信息化的新术语相继出现,为农业信息化增添了新的内容。主要包括:数字农业、信息农业、精准农业、电脑农业、数字鸿沟等概念。

加强农业信息化建设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内容,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迫切需要。农业信息化建设必须坚持在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必须紧贴“三农”实际,加强信息体系建设,强化信息为农服务,必须坚持边建设、边应用、边服务,扎实有序地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

xx市xx镇是历史悠久、历史文化遗产丰富、经济繁荣的千年古镇,具有1520xx年的县级建制史。该镇农业、工业发展并驾齐驱,农业以水稻、蚕桑、甘蔗、蔬菜、水果为主,工业以水电、制衣、甘蔗化工、秸项目、等为主。已初步形成了蚕桑、丰产林、笋竹、甘蔗等农业产业基地。自古至今都是xx市西、北部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重地,历史地位十分突出,素有“未有,先有”之说。

对于这样一个千年古镇,我们此次调研就是要对xx市xx镇的农业信息化发展现状展开调研,具体调研当地网络铺设情况,电脑普及情况,“信息大篷车”、“信息直通车”开展情况,村民信息化意识,村民利用网络信息等情况,并做出我们的反馈和建议,以我们的实际行动服务农业信息化。

(1)调研对象:广东省信息产业厅、xx市科技局、xx镇政府农药店,

菜市场,电脑城,一中周边农村的养殖户、种植户(蚕桑基地,沙糖桔园等)以及散户。

(2)调研方法:本次调研主要采用无记名方式进行问卷调研和访谈调研这两种调研方法。本次问卷回收100份,有效问卷96份,有效率为96%,问卷编制了13道题,其中单选8道,多选5道。数据采用电脑软件excel处理。访谈人数7人,采用笔记及录音的方式记录访谈的内容。

(3)调研内容:本次调研根据农业信息化开展的步骤,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调研:

a.硬件设施:调查当地网络铺设情况,电脑普及情况,有线电视普及情况;b.服务平台:了解“信息大篷车”、“信息直通车”、手机短信服务开展情况;c.村民信息化意识:调研村民信息化意识,村民利用网络信息的情况。

图1村庄网络铺设情况。

在访谈中笔者得知,xx市对xx镇有硬件设施的资金投入,但鉴于当地地区实际情况,出现两种局面:镇区硬件设施建设较为完善,农村则将资金应用到解决村民的生活问题上,无法投入资金进行良好的硬件基础设施建设。

图1的数据是从被调查者中得出的数据,从中可以看出xx镇大部分的村庄是没有铺设网络的。而从某村的支书口中得知,他们村的网络也是刚刚建好的。

图2村民电脑配置情况。

从图2可以看出,目前该镇只有27%的村民家配置了电脑,而大部分的村民家目前还没有电脑,由此看出,该镇的电脑普及率不高。

图3村民使用电脑的情况。

从图3得出,在拥有电脑的村民家庭中,电脑的主要使用者是他们的子女,村民本身使用电脑的频率比较低,其原因是农民不懂相关的电脑操作技术。而虽然有部分农民懂得使用电脑,但是主要用来娱乐或是看新闻,只有10%的农户会用于获取农业信息,由此可知,农民的农业信息化意识还比较低。笔者从访谈中得知,有些村民家有电视也很少关注农业信息,更何况是没有电脑呢。

图4村民有无听过“信息大篷车”服务平台。

从图4得出,绝大部分的农民从来没有了解过信息大篷车,由此说明虽然信息大篷车深入农村开展活动,但是宣传力度还不够。也可能是,村民忙于自身的农活,并没有这种意识去了解这方面的信息,也不知道了解多一点信息对他们的农业生产会有好处。虽然有部分的村民听过“信息大篷车”,但是也只是听过而已,在后面问到“信息大篷车”来过几次时,没有人答得上来。而对于“信息大篷车”提供了哪些方面的服务,在所被调查者中,甚少人知道。

图5村民有无听过“信息直通车”服务平台。

图5显示,85.40%的农民并没有听过“信息直通车”服务平台,由此可见,“信息直通车”服务平台的宣传力度不够,并没有在农民群体中形成效应。

图6“信息直通车”提供的服务。

图6显示,信息直通车在提供服务的内容方面主要是有关的农业科技信息,在提供产品销售途径等方面略显不够。采访中,笔者了解到,xx镇有相当一部分农民不了解电脑最基本的操作,例如:开关电脑。这方面也是与xx镇村民电脑的拥有量有关。

图7村民获取农业信息的渠道。

从图7可以看出,村民获取农业信息的渠道很多。其中有线电视所占比例最高,有21.70%,乡亲们互相传达这种途径占15%,图书报刊杂志占11.7%,别人示范占13.3%。村政府宣传占8.3%,而选项其他占了15%,从问卷中了解到主要是农科站、技术站。以上这些是比较传统取得农业信息的渠道,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手机通信用到了农业信息方面,从图中得知,这种途径也占到了14.7%,从中反映出了科技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此外,图中显示没有获取信息途径的村民还有存在,占0.3%。从采访中,笔者得知的确有些村民是信息封锁型的,对外界不闻不问,只管自己的农活,问及他原因,他则说外面的世界太乱了。

而有些村民选择跟公司合作的,其主要信息来源是公司,他们只负责养,价格技术方面的信息主要靠公司传达。

图8镇上有无农业信息培训中心。

图8显示村民对镇上的农业信息培训中心不了解,73%的被调查者中不知道有农业信息培训中心这回事,由此可知,村民对这方面的意识比较淡薄。笔者从访谈某村的一位村支书中得知,政府每年都有技术培训的,村委或居委向农民宣传什么时候有培训活动,一年都有十次八次。但是参加的人比较少,村民没什么兴趣去听,即使是给他们发补助,他们也不愿意去听。支书还说,村民不想参加的原因是村民没什么文化,学不进去,现场指导会比较好点。村民对农业信息方面的意识还是很不足的,而这种不足的原因又是根本性的,看来,普及义务教育对未来农村的发展是很至关重要的。

信息化建设调研报告

1994年税制改革和国税机构组建以来,__省国税系统步入大规模信息化建设时期,推动了税收管理的改革创新,现代信息技术在税收管理中的优势日益显现,取得了五个方面成效。一是带来了税收管理全方位变革。全省国税系统建立了“以申报纳税和优化服务为基础,以计算机网络为依托,集中征收,重点稽查,强化管理”的税收征管模式,实现了由保姆式管理向专业化管理的转变、由人管人向机器管人和机制管人的转变、由粗放式管理向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转变。二是促进了税收执法不断规范。增值税防伪税控系统、出口退税审核管理系统、综合征管系统、税务稽查系统等的推广应用,规范了各项业务流程和录入操作,防止了执法标准不一、执法随意性问题的发生,促进了严格执法、公正执法、文明执法。三是促进了税收征收率的提高。税收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发展,为加强税源管理提供了有力支撑。四是促进了纳税服务不断优化。建立统一电子办税服务平台,全省有11.8万户增值税纳税人通过该平台申报缴税。12366纳税服务热线开通运行,__国税网站发挥了宣传税法、政策咨询、纳税辅导等功能。一窗式服务、一站式办税提供了方便、快捷的纳税服务,纳税人普遍感到满意,纳税遵从度相应提高。五是促进了部门形象整体提升。信息化促进了税收管理工作的程序化、规范化,提高了国税机关内部行政管理效率。同时,提高了“两权”监督能力,优化了部门形象。

一是网络运行效率不高。由于现有的一些税收管理信息系统是多年来分开设计、分步建设的,软件各自开发、功能各自为主、应用各自为政,不可避免地带来了系统分散的问题,各系统相互分割,信息资源分散,形成相对独立的信息孤岛,降低了网络运行效率,与一体化总体目标不相适应。

二是信息应用水平不高。一方面,各系统间信息共享程度不够高,数据采集的渠道不同、标准各异,导致信息重复冗余,降低了数据质量。另一方面,由于对海量数据进行宏观统计、分析、比对的增值利用工作做得不够,造成了信息资源浪费,信息资源利用率较低,与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要求不相适应。

三是业务与技术的协调机制不畅。有的应用系统与业务需求不相适应,对一些必要的业务需求不能及时提供技术支持,影响了征管的质量和效率。同时,也有一些税收业务管理办法、操作规程与相关系统的应用不匹配、不同步,直接影响到信息化效能的发挥。

四是外部信息利用程度不高。一方面,跨部门信息共享工作有待突破,税务系统的网络基本处于封闭状态,与外部系统之间信息沟通渠道不够通畅,对外部信息的占有和利用程度较低,不能及时准确地掌握纳税人涉税信息。另一方面,企业信息化管理水平不高,给推行网上报税、推广应用税控装置等增加了难度,影响了税收管理信息化建设进程。

五是队伍素质不高。队伍的科技素质以及专业技术素质尚不能完全适应信息化发展的需要,尤其是缺乏既会信息化技术、又懂税收业务的复合型人才。同时,技术骨干力量不足、技术队伍的活力不够等问题仍然存在。

一要正确把握税收管理信息化建设发展的趋势。当前,在一体化的总体目标下,税收管理信息化建设有五种发展趋势日益明显,应认真把握。一是高程度集中的趋势。随着金税工程三期全面启动,综合征管软件省级集中模式推广到位后,将实现相关数据向总局集中,实现数据两级处理。二是集成化发展的趋势。随着资源整合力度不断加大,对信息孤岛进行集成和整合,资源的共享度越来越高,数据管理将由分散存储、分别使用,向集中存储、集中共享、集中处理方向发展。三是互动式共享的趋势。随着跨部门信息共享工作加快推进,依托公共信息网络,税务系统将与相关部门实现信息资源的互动式交换和共享,并与纳税人之间形成双向流动的信息流,更大程度地占有和利用外部涉税信息。四是高效率应用的趋势。如何有利于提高税收征收率、降低征税成本、更好地服务税收工作,如何有利于节省纳税人办税费用、降低纳税成本、更好地服务纳税人,如何有利于基层便捷地使用信息、减轻基层工作负荷、更好地服务基层,始终是加快税收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根本出发点。五是低风险运行的趋势。随着信息的高度集中,风险也高度集中,如何有效应对网络风险、信息安全、灾难预案等问题,以保证网络正常运行是推进税收管理信息化的一个重要环节。

二要以先进的理念支持税收管理信息化实践。促进税收管理信息化,要有先进的理念作支撑。重点是要牢固树立四种理念:一是责任重于泰山的责任理念。税收管理信息化建设是一项基础性工程,必须将其放在税收事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来部署和落实,强化责任感,增强事业心,扎扎实实推进税收管理信息化发展。二是细节决定成败的理念。税收管理信息化是一项科技含量高的工作,必须以严谨细致、精益求精的作风,认真处理技术和业务上的问题,把各项工作做实、做细、做精。三是零过错的质量管理理念。建立数据维护和管理的长效机制,认真对待每一个环节、每一组数据,力求每一个环节不出纰漏、数据管理逐步接近零差错。四是过程控制、持续改进的管理理念。对税收管理各应用系统的运行实行全程控制,在过程中控制运行质量,促进管理层次和水平持续提升。

三要科学统筹税收管理信息化各要素协调发展。税收管理信息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遵循信息化发展的内在规律,科学统筹各要素协调发展,保证系统的整体效能得到充分发挥。一是处理好业务与技术的关系,实现二者协调发展。信息化技术服务于税收业务工作,推动业务工作的变革和发展,必要的业务需求都要有相应的技术支持;业务的整合、流程的规范是信息化技术发展的驱动力,只有实现业务资源与技术资源的协调发展,才能释放出税收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巨大潜能。二是处理好人管与机控的关系,实现二者相得益彰。在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的同时,要注重发挥税务干部加强管理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运用行之有效的人工管理方法,实现人管与机控相结合,牢牢掌握税收管理的主动权。三是处理好规范与效率的关系,实现两者统筹兼顾。在税收管理信息化实践中,规范是前提,效率是根本,两者都不可偏废,必须统筹兼顾。提高系统运行、资源利用的效率,必须建立在讲程序、讲质量、讲长远效益的基础之上,而不能简单地从时间上追求所谓的效率,随意简化程序,违规操作。同时,要克服和减少人为影响效率的问题。四是处理好机关与基层的关系,实现两者联动推进。上级机关要建立统一的技术基础平台和统一规范的业务流程,保证税收管理信息化自上而下、有条不紊地推进,特别是要注意各应用系统、各项业务流程及操作办法之间的衔接和协调性,以便于基层操作。基层单位在工作标准和要求上要坚持统一性,尤其是要保证基础数据的录入真实准确、口径一致;在工作方法上要讲究灵活性,创造性地落实工作任务。

四要确定税收管理信息化发展的突破口。一是以省级数据集中为突破口,建立统一规范的省级应用集成平台。推广应用综合征管软件v2.0版,20__年1月1日全省统一上线,实现全省国税征管业务数据省局集中处理,实现税收征管主体业务的网络化和集约化运行,实现所有的工作都上机、所有的界面都统一、所有的信息都入网、所有的人员都会用,促进税收征管质量和效率提高。二是以网站建设为突破,建立电子办税服务平台。按照省局集中、分级维护、规范统一、信息共享的原则,以省级集中模式建设__国税网站,实现省局网站与互联网上办税事务应用系统、12366纳税服务系统的网络互通、资源共享,充分发挥公开政务、宣传税法、受理办税、政策咨询等服务功能。同时,建立税收管理员应用平台、税收分析监控平台、纳税评估管理平台等,进一步提高税源监控能力,提高纳税服务水平。三是以资源整合为突破,建立一体化运行机制。加强现有应用系统的整合,做好数据衔接和功能衔接,使不同系统之间优势互补,提高信息资源利用效率;加强基础设施资源的整合,分级实施主干网络的改造,统筹调配现有的硬件设备;加强数据资源的整合,完善纳税人信息资料一户式储存管理,做好纳税申报和企业财务报表等各类信息的接收、储存工作,实行动态管理。四是以科学化、精细化管理为突破,夯实信息化发展基础。将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理念应用于信息化建设,重点规范运行维护管理,探索新的运行维护管理模式,建立各应用系统运行状态监控和运行过程中问题的收集、登记、上报、处理、反馈的规定和办法;规范网络安全管理,完善网络日常管理规范和网络应急预案,制定网络、信息安全管理和外部联网规范。规范基础数据管理,制定全省统一的数据管理办法,统一数据指标口径和采集标准,规范数据采集、传输、存储和维护,提高数据质量。规范应用开发管理,避免重复开发,造成资源浪费。五是以强化培训为突破,为信息化发展提供人才支持。开展多层次的培训,提升各级领导驾驭信息化实践的能力,提升专业技术人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基层业务骨干应用能力。充实省级技术队,发挥技术队的人力资源优势,满足数据集中的需要。六是以项目推进为突破,确保实现信息化发展目标。引进项目管理方法,在网络改造、软件开发、数据清理、数据迁移、技术培训等方面探索推行项目管理。对每一个项目都落实到相关部门,明确责任单位,建立项目责任制,对各个项目实施情况进行跟踪问效,分阶段进行检查督导,督促各个项目的落实。

信息化建设工作报告

20xx年初,河洛镇信息化建设开始以来,我镇紧抓这一契机,围绕创建“数字河洛”的中心任务,全面实施“以信息化推进城镇化”的战略,在市有关部门和镇党委、政府的亲切关怀以及各方的大力支持下,我镇的信息化建设成功地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我镇通过狠抓五大工程,推动信息化建设:

一、狠抓网络建设工程,提高了网络覆盖率。

二、狠抓政务办公系统,提高政务信息化水平。

三、狠抓农村管理信息系统的推广应用,逐步实现农村管理信息化。

四、狠抓数据中心的建设,提高信息化基础管理水平。

五、狠抓信息员队伍建设,确保系统能够达到良好的运行效果。通过一年多来的数字化建设,河洛镇的信息化水平有了明显提高,截至20__年8月,建成并开通了镇机关局域网,建成了1个企业信息应用局域网,另外还有1个村委会的局域网正在建设中;较为成熟的机关政务办公系统已经形成。目前17个行政村安装了网络dvd,农村远程教育系统已全面建成。

这些工程的完成,有效地推动了全镇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信息化建设对小城镇建设发展的带动作用,大到政治稳定、经济繁荣、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小到百姓生活点点滴滴的改变。已经呈现在面前:

通过电子政务的建设,领导和机关工作人员信息化建设意识大大增强,办公业务领域的计算机应用不断普及。目前机关共有电脑30余台,平均每两人一台电脑,每个科室至少有1台电脑,并要求各村委会至少配备1台电脑,每名机关干部都熟练掌握了电脑操作,公文、信息处理的效率进一步提高,一支既懂办公自动化技术又熟悉机关业务的专业队伍已经形成。并且促进了政务公开,提高了镇村两级的办公效率,增加了政府的服务能力。镇政府在互联网上向公众介绍政府的各类信息,公众可以在网上访问镇政府的主页,了解政府的各个组成机构及其详细的资料,各部门机构制定的各项政策、工作规划、业务范围等。公众还可以在政府主页设定的专栏中,写下自己对镇政府各种意见和建议,镇政府派专人负责搜集整理公众意见,并落实其中需要处理和解决的事件。同时,各村村民也可足不出村、通过点击电脑,便可以对镇政务以及全镇的发展情况一目了然。这样大大增强了群众参与的责任感,有利于实现决策民主化。

起初农村家庭购买计算机主要是为孩子们学习用,后来受其影响人们的意识和行为也逐步发生了改变,闲暇时自由上网冲浪,看看国内外大事,发个e—mail等等,从不了解到亲手用,从麻将桌到电脑桌,这些以前看似很神秘的事情,现在变成了现实。网络在潜移默化中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促进了人们旧有的思想观念的更新和转变,人们的信息化综合素质也随之有了很大的提高。

在招商引资、工业区建设等工作中,我镇信息化的稳步发展吸引了一批投资商来投资置业,这些投资企业不仅看中了这里的区位优势,更重要的是镇政府的超前意识和信息化的普及。信息化建设促进了经济发展,经济发展又为剩余劳动力就业提供了岗位,而信息化又提供了一条便捷的途径为岗位输送劳动力。仅20xx年,网上登记求职人员达1600多人次,通过求职专业的分类与人才培训,推荐出800多人次,切实解决了待岗就业人员的就业难题。

河洛镇正逐步发展为兼有城市和农村优点于一体的田园城市。先进的电话、电视、互联网络,大大缩小了城市和乡村的区位差异,加之信息网络的影响,城市和农村不再受距离的约束,农民也可以足不出户而知晓天下事了。

二0xx年八月十五日

信息化建设工作报告

1.加快校园网的建设,进一步充实和完善了学校资源库。本学期,个别班级已初步尝试将教学资料镜像放到校园网上。本校教师所制作的教案、课件、ppt等资料能及时上传到ftp。同时充分使用有效的网络资源,做到校内资源共享,发挥网络优势,促进教育信息化应用深入开展。定期更新学校主页,及时在网站上发布学校的各类信息。本学年各条线能将各类重大信息及时传到学校网站。

2.为了充分利用学校校园网,进一步提高网络的使用效率,学校逐步实行无纸化办公,所有的通知、文件都利用校园网向教师传达,通过实施,校园网的利用率提高了,也节约了纸张。

3.学校加强了教师的信息技术理论学习、研究。本校青年教师能参与基于交互式电子白板的尝试与研究,推进信息化技术在教学上的应用。以评优课为抓手,促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深入开展。本学期教师的信息技术培训以自学为主线,以集中辅导为辅助,着重于进行网页维护和电子白板课件制作方面的培训,沈肖冰和凌秋琴老师的电子白板评优课在太仓市内获奖。学校还举行了通识培训,各教师除了能完成学校规定的班级网页、学校网页更新外,还能将学到的技能应用到日常教学之中,制作一批交互性较强的电子白板课件。

4.学校要求教师做到课堂对外开放,并尽量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学校行政不定期地进入课堂进行随堂听课,促使教师养成在课堂上经常使用多媒体的习惯,目前大部分教师已经能熟练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并且从中体会到了多媒体教学带来的便利和好处,教师渐渐地习惯于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了,特别是对青年教师提高课堂教学能力有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5.定期完成检查设备的使用情况,各办公室由办公室主任负责,教室内有电脑、电视机和实物投影仪,财产保管责任人为各班班主任。各教师课堂教学利用率要求在45%以上。以抽查记录和学生座谈会为准。充分利用网上报修平台及时做好维修申报,确保设备正常使用。

6.做好学校网站和校内局域网的安全工作,做好网络病毒的防治工作,提高对数据备份以及网络安全的认识。

7.学校ck报警、周界报警和电视监控录像系统由总务处负责。基本确保正常,出现得故障能及时处理,定期对摄像头外壳镜面进行擦拭。

8.校红领巾电视台按原定红领巾电视台方案进行操作,充分发挥电视台的教育和促进作用。

9.班级博客建设良好,定期更新,展现班集体学习、活动风采。

10.积极参与苏州市网上家长学校,开通“家校路路通”率达98%,为家长教师协会搭建一个相互交流沟通的网络平台,促进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形成合力。

11.组织师生积极参加各级各类教育信息化相关比赛活动。

1.收获

(1)资源建设的完善

a.学校实现了人手一机的办公,各教研组能够充分利用学科教学网的优势,组织教师定期或不定期地利用网络开展一系列的网上继续教育活动,使继续教育和教研活动更为扎实、有效。

b.教学资源平台的建设,使教学资源实现了共享,为教师提供了丰富的课堂教学资源,特别是对青年教师的课堂教学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也为青年教师快速成长搭建了舞台。

(2)学生信息化环境的改变

为了促使我校学生了解网络、接触网络,增加信息量,扩大知识面,除了正常开设的信息技术课外,我们还通过教师课堂上使用多媒体教学、探究课上带学生走进网络世界进行课题研究、利用班级博客建设,评选十佳学生优秀博客,提供学生接触网络的机会,学生从中不仅体会到了网络带来的乐趣,更重要的是学习到了课本以外的知识,掌握了查找信息、整理信息的能力,也为学生认识网络的真正作用作出了正确的引导。

2.反思

(1)由于时间关系,许多工作的开展比较仓促,例如,资源平台的建设还有待于充实,网上教研活动的实效性未得到充分的体现。

(2)在实施过程中,对青年教师以外部分的老师重视程度不够,短时间内难以做到全面铺开。

通过近一年的努力,学校的信息化推进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但是后续还有很多工作需要我们继续完善,信息化应用不是一朝一夕的工作,需要我们在平时的工作中不断的的渗透、提升,但我们相信,通过我们的努力,学校的信息化推进将会越来越突出,对提升我校的教学整体水平必将有更大的促进作用。

信息化建设自查报告

近几年来,学校在政府和教育局的支持和帮助下,积极筹措资金,加大了硬件建设的投入力度。学校购买了网络服务器,搭建了校园局域网,为每位教师配1备台式办公电脑,为每间教室配备多媒体教学设施,光纤网络连接到每个教室和每个办公室。

学校计划更新一间微机室,添置设备实现全校无线网络全覆盖,接通网络广播,确保师生能够通过网络快捷地了解国内外的教育教学而信息。

通过学校硬件设施的改善,装备水平的提高,为学校真正实现信息化应用、管理提供了逐诸多的便利,为进一步开展信息化实践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创造了必要条件。

信息化建设调研报告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计算机网络技术迅速发展,人类信息时代大大提速。全球性信息化和网络化进程为现代社会发展创造了更高的效率。对于现代化金融保险企业而言,加强计算机网络建设,推进信息化建设是为了更好的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提高工作效率,进而加快全面创新,促进金融保险企业管理水平迅速提高。

为合理规划和建设金融保险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在此过程中,我对总部位于北京市海淀区的都邦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进行了企业信息化方面的调研,便于其他金融保险机构更好的借鉴。报告从信息化建设现状、信息化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加快信息化建设的对策三方面进行阐述。

1.管理信息系统向大后援应用阶段发展,总部管理控制能力逐步在增强。

本次调研的都邦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是经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于20xx年10月19日开业的全国性财产保险公司。公司的主要经营范围包括:机动车辆保险、财产损失险、责任保险、信用保险和保证保险、短期健康保险和意外伤害保险、上述业务的再保险业务,国家法律、法规允许的保险资金运用业务,以及经保监会批准的其他业务。

都邦保险公司在计算机网络建设和信息化建设方面,基本上已经建设覆盖全公司的综合管理系统,并强化总部各部门之间、关联分公司之间的实时沟通与协做,规范管理流程,加强内部控制和风险防范,实现跨地域、跨公司的信息化管理模式。管理信息系统从总部、各分公司、各部门、每个员工的局部单独应用,逐步向跨部门、跨机构集成应用的阶段发展,总部对下属分公司的实时管控能力、业务协同的能力进一步增强。如都邦保险公司在全国拥有分公司32家,分支机构多达400余家,服务网点500余家,其分支机构基本全部实现了oa办公系统、核心业务系统、销售管理系统、财务sap系统及网上培训系统的上线运行,进一步规范了各分支机构的运营管理、销售管理、财务管理及培训管理等流程,强化了保费收入、业务费用、考核管理和培训等关键控制点的事前和事中控制。

2.深入应用保险信息化系统,为做强、做大保险主业提供强有力支撑。

现阶段,都邦保险公司立足于保险行业,在保险业务的各环节大力推广网络应用信息技术,建立了统一的业务系统标准和业务运营标准,不断的规范业务流程和操作标准,推动保险创新产品,提升市场竞争能力和知名度。网络信息化已成为众多现代化企业提高工作效率、产品创新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3.积极推进电子商务项目,进一步提升了企业竞争力。

保险在中国已经有近200年的历史。1979年4月,国务院同意恢复保险业务。20xx年12月11日,我国正式加入世贸组织,对保险业做出“高水平、宽领域、分阶段开放”承诺。20xx年5月底,中国保险业总资产已突破1万亿元。与此同时,电子商务也已登上历史的舞台,并且已逐渐取代传统的销售模式,是对现代销售模式变革创新的促进。太平洋集团公司董事长说:新技术正在改变这个世界,改变我们原有的生活方式,对企业原有的商业模式也提出了新的问题。构建以客户体验为中心的新的商业模式,其特点就是以客户需求和客户体验为核心。没有这个特点,这个商业模式是没有时代特征的。缺乏时代特征的商业模式会导致企业在竞争中落败,不要说发展,生存都会有问题。

在调研期间,都邦公司充分发挥保险行业的人才和信息网络的优势,深入开展了网上在线销售、网上支付、第三方销售平台等电子商务项目,取得明显成效。但都邦公司电子商务发展水平和同业相比尚存差距,如人保、平安、阳光等保险公司已实现了网络销售的多种功能,而且平安保险公司已在20xx年实现了10亿元保费收入的佳绩。网上产品销售,既降低了运营成本、规范了业务流程,又规避了暗箱操作,大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公司的品牌价值也会得到提升。平安保险公司将产品销售与电子商务系统整合在一起,使保险产品更贴近市场、贴近客户需求,使保险市场发展速度大幅提升。

4.大力开发利用信息资源,提高了科学决策和技术创新能力。

在调研过程中,都邦保险积极通过数据挖掘、信息网站、知识管理等,加大力度开发利用信息资源,实施信息分级共享到下属机构,为管理决策和技术创新提供了有力支持。都邦保险采用统一对外门户平台,建立了40余个信息门户,上网信息几十万个文档,全公司员工通过信息门户系统实现了对网上信息和服务的共享,提高了效率。

但同时我们也发现,都邦公司在面对新的市场要求时,必须要增强创新意识,不受过去的模式和经验所限,要敢于用新的视角来分析问题,用新的工具来解决问题,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要重视新技术在经营管理中的运用,努力提高互联网技术、移动通讯技术、云计算技术的运用水平,把信息技术作为创新的重要引擎,优化客户界面,降低经营成本,防范经营风险,提高运营效率,推动企业的发展。

5.信息化基础环境进一步改善,为加快发展并实现公司战略目标做必要的准备。

首先,都邦保险公司积极建立总部的信息网络平台,以总部为核心,建立了覆盖全国32家分支机构安全高速的专用oa办公管理系统,有效支持了日常运营、财务管理、办公等各项保险业务管理的应用。其次,都邦公司基本建立了总部的信息数据中心,将分散在管理中的各环节及各分支机构的业务数据资源进行整合,基础数据存储零乱、信息资源共享困难等问题得到不同程度地解决。再次,各类系统的信息化标准规范建设取得积极进展,为各种信息系统实现集成、共享创造了条件。最后,都邦公司信息化建设组织领导工作进一步加强。信息管理在公司治理中的地位得到提升,主要由信息技术部门负责管理,强化了信息化工作集中管理,并自20xx年以来,都邦公司每年都会召开专门的信息化工作会议,加强公司信息化管理,对公司的信息化建设做重要的部署,根据战略规划,明确了下一步信息化建设发展的目标。

1.都邦保险公司的信息系统不能满足公司快速扩张的迫切需要,这种供求不平衡性直接影响业务的发展和管理的效率。

速度发展非常快,但公司的信息化建设完全不能满足业务高速发展的需要,存在诸多的瓶颈,如系统人才匮乏、系统改造周期长、服务商质量评估及信息更新时效等问题,都直接影响到管理效率及业务发展。

2.投入成本有限,难以推动信息化建设可持续发展。

3.总部信息化管理和技术队伍参差不齐,难以承担各分支机构根据公司发展战略建设全局性的重任,难以推动信息化建设广泛开展。

保险企业内一般都存在信息技术人才匮乏,技术水平参差不齐的问题,都邦保险每年都会有相当一部分信息技术人员的流失,同时也会去全国部分院校进行人才的招募工作,保证整体信息技术团队的饱和性。但是要针对公司的业务实际定制个性化的管理信息系统,在人员流动较大的情况下,要想在技术和服务方面得到可靠的保证是很困难的。

同时,在保险企业之中,普通员工由于专业上的侧重点有所不同,导致对网络信息化的理解存有差异,在使用计算机和网络开展工作的技能亟待提高。

1.立足于保险行业实际,制定合理可行的信息化建设计划。

在信息化建设时,需要从公司实际情况出发,制定科学的计划,既要重视近期建设,仔细研究“战术”,把工作做到实处,也要考虑长期发展,认真思考“战略”,确保可持续发展,避免造成各机构、各部门、各项目成为“信息孤岛”,使信息资源没有互通,没有共享,造成信息资源的浪费。同时要防止软硬件的重复建设和投资,要把有限的人财物的资源充分发挥作用。

2.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强化信息化集成意识,充分发挥网络优势。

可靠、高效、安全的网络系统,对于保险公司而言,在决策、计划、领导、控制等各个环节都起着关键的作用,它能够帮助各级领导制定决策、分析形势,也可以辅助各层级的管理人员高效的开展工作,解决问题。

加强公司员工的信息化意识,加大对各层级员工计算机基础技能的培训,从繁琐的办公方式解脱出来,同时要增进大家对新型技术的敏感度。为此,各级员工在工作中应当多思考、多分析,一方面要强调操作规范,一方面要优化业务流程,同时大胆采用先进的技术,主动改进落后的的工作方式。

要推动保险企业的信息化建设,足够的技术保障必不可少。一方面可以吸收专业人才加入企业信息化团队,充实专业技术力量;另一方面可以选送现有技术骨干力量参加相关学习和培训,提高知识水平,培养出一支技术过硬的科技队伍。企业自身掌握了一定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使信息化建设就能够得到基本的技术保障。另外,还可以与专业的网络服务公司建立全面合作关系,充分利用他们的信息资源,为企业提供更为广泛有力的技术支持,进而不断完善企业的信息化建设。

4.规范系统管理,保证运营网络良好运行。

计算机网络既有它快速高效的一面,也会有信息安全隐患和威胁的一面。在公司日常运营过程中,软硬件的故障、病毒的侵染、黑、客的攻击都是我们日常所要面临的问题。为了保证系统网络能够正常运转,保护系统数据的绝对安全,使网络系统的功能在工作当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应当加强对其进行规范的管理,不断强化员工规范使用网络资源的意识。

保险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是一项复杂的工程,它需要保险企业自身有完善的管理制度,良好的经营状况,还要同时满足功能完备、快速高效、安全可靠和便于扩充等各方面的要求,存在着投资大,有一定风险和投资期长等问题,所以应当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在做好充分准备的基础上开展信息系统建设。

计算机网络是为了在企业高速运行而搭建的电子平台,计算机网络的建设,不可能“一蹴而就”,它伴随着企业的发展,会同企业一起成长,同时也只有把它与公司各项实际运营结合起来,才能发挥出巨大的作用。在计算机网络建设中积极创新,加快信息化的发展,能够促进公司的管理创新、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可以提高管理水平,降低管理成本,从而全面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在市场竞争中确立更大的优势。

信息化建设工作报告

年在区委、区县政府的统一指导下,依照区信息化建立指导办公室的要求部署,我街办积极开展信息化工作,获得了一定的成效,对提高本办的办公效率,共同电子政务收集建立起到了积极的效果。依据信息化建立指导办公室的要求,现将我街办年信息化工作状况扼要总结如下:

一、看法到位,高度注重,增强信息化机构建立

我街办于年设立了区郭杜街道做事处核算机及收集信息安全指导小组,经由一年多的工作实践,持续增强对信息化工作的指导。由街道党工委书记负责组长,增强对信息化各项工作的审核和把关,还指派专人负责单位政务网站维护更新、公函传输系统、局域内网治理、核算机日常维护等。由此完善了我办信息收集,落实治理责任,保证信息化工作组织有力、系统健全、职责明确。

二、完善核算机局域网,增强办公主动化

年,我街办持续加大对信息化建立的投入,在办指导的支撑与鼓舞下,各科室的核算机装备基本到达人手一台,并由专人负责,组建单位局域收集并进行治理维护,完成了一切非涉密核算机的内部共享,知足了办公主动化对电脑的需求,为单位办公营业的电脑化、信息化奠基了优越的基本。年头依照我办制订的信息化工作方案,明确将增强外办政务网站建立和有关工作人员应用收集完成资本共享和资料交流以提高办公效率为今年度信息化工作重点,履行“无纸化”办公、节省资本,获得了优越结果。

三、普及核算机常识,推进核算机使用

随着核算机局域网的坚持,核算机使用范围的不时扩展,核算机基本常识培训火烧眉毛。适应情势,我办组织本单位工作人员进行了简略核算机操作使用和局域网共享运用的培训,处理了在实践运用中的良多问题,有力地推进了我办办公主动化的历程。年,我街办持续派出单位核算机治理人员参与区信息中间组织的核算机软件使用、系统使用、办公主动化以及电子政务网建立等相关的培训,为保证核算机在我办的普遍和迟滞使用供应了有力的保证。

四、参加全区政务内网平台 加快信息传递

依据区信息化建立指导办公室的部署,全区各县政府部分一致运用办公主动化系统,并疾速传达政令、交流信息,提高工作效率。我办派专人参与学习,并顺畅组建电子政务系统,与各部分执行了一定水平上的互联,天天可从各部分接发信息,使文件的处置以及上报工作做到敏捷实时,大大提高了办公效率。

五、坚持站 执行政务公开

区县政府是我们对外宣传的窗口,我办指定专人,负责网站有关郭杜板块的维护更新工作,做到每周更新,实时地对需公开的政务和其它相关信息进行公开,便利我办内部人员和外来做事人员查询,充分发扬了信息沟通反应、宣传街办形象的效果,为我办信息化工作发展做出了主要的奉献。

六、坚持健全安全治理准则,做到有法可依

我办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核算机信息系统安全维护条例》、《互联网信息服务治理方法》等司法律例制订出了合适我办的《郭杜街道做事处核算机及收集信息系统治理规则》等相关准则。除了坚持这些规章准则外,我们还坚持对我办的收集执行随时检查监控,有用地保证了我办收集的安全。因为我办制订了齐备的规章准则,所以在收集及信息安全治理方面做到事事有章可循,处处有法可依,大家有责任、有任务保证单位收集和信息系统的安全,为创立文明调和安全的电子政务情况作出了我们努力。

年,总体说来,我办信息化工作获得了一定的提高,基本完成了区信息化建立指导办公室下达的各项任务。但与区信息化建立指导办公室的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首要显示在:一是我办信息化工作治理人员电脑专业常识有限,难以保证信息化优势最大化的发扬;二是大局部工作人员电脑操作程度不高,真正完成收集办公还有待时日。我们将鄙人一步工作中,以发展的目光,发明性地开展工作,采取有用办法加以处理,不时稳固和提高信息化工作效果,进一步做好信息化工作。

信息化建设自查报告

1、pis系统运行不稳定,有时可以登录,有时无法登录,运行速度缓慢,转换数据过程等待时间过久。

2、pis系统内还存在部分重复人员,须进一步核查清理。

3、乡直人员流动性大在pis系统中管理难度大。

4、子女的身份证在全员或者生养情况录入保存后,两者之间不能自动生成。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继续抓好pis系统的完善,使pis系统的数据与手工账卡一致。

信息化建设调研报告

科学技术从来没有以今天这样的深度和广度,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社会和经济的发展,随之而来的信息化浪潮又将人们推进了一个崭新的时代———信息化时代。特别是在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面对国际化的竞争,迫切地要求我们用高科技的手段改造现有的畜牧业,全面推进畜牧业信息化是提高畜牧业国际竞争力的关键。在推进信息化的过程中,要通过计算机网络及通信技术,把畜牧信息及时、准确地传递到用户手中,实现畜牧生产、管理、畜产品营销网络化,加速传统畜牧业的改造和升级,大幅度提高畜牧业生产效率、管理和经营决策水平。

畜牧信息化,是指为全面提高畜牧业经济运行效率、畜牧业劳动生产率、畜牧企业竞争力,在畜牧生产、管理、经营各领域不断推广和应用电脑、通信、网络等信息技术和其他相关智能技术的动态发展过程。在整个畜牧信息化建设中,硬件(电脑、网络等设备)是基础,软件(办公软件、各种应用软件)是条件,信息资源(资料、消息的收集过程)则是重要的生产要素。

我国目前畜牧信息化水平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主要表现在畜牧业基础设施薄弱;畜牧信息资源缺乏,尤其是能提供给用户的有效资源严重不足;畜牧信息技术成果应用程度低,严重阻碍了畜牧业现代化的发展,这也正是当前实施畜牧业信息化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畜牧业网络建设存在的普遍问题是,重复建设、小而散,而真正能为用户提供有效信息、访问价值大的网站并不多。畜产品市场动荡不定,需求与供应之间,始终处于周期性的波动之中,经常出现“买难”、“卖难”的现象。

数据库是指在计算机存储设备上的数据集合,内容丰富、真实有效的信息资源是畜牧业信息技术的关键。根据不同用户对信息需求多样化的实际,加强信息采集、整理、分析加工工作。保障建立一个真实准确、及时有效的信息数据库。例如,美国建立了畜牧信息数据库系统,包括饲料、活畜和畜产品的价格、销售、库存、运输和进出口等很多动态信息,同时将信息及时地向网络传送,全国各地的政府、研究所、大学、企业、饲料厂等都可以随时随地查看到这些数据,以进行市场预测和生产决策。转变了政府职能,避免了生产的盲目性。

同时加速推进畜牧信息网络工程的建设,加强标准和技术平台的建设,建立统一的网络平台,建立以各省畜牧信息中心为枢纽,上联农业部,下通至全省各地市县乡的畜牧信息网络体系,并使畜牧信息网络与畜牧业龙头企业、全国各大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养殖大户及畜牧业科研机构实现计算机联网。

完善畜牧信息网络建设,首先要加强畜牧信息员队伍的建设,开展畜牧信息员培训,拓宽信息渠道,推广信息来源,搞好信息采集工作,建立一支自上而下、高效灵活的畜牧信息采集、整理、发布队伍;其次要不断改进和完善网站中的栏目,增加一些对用户具有指导意义的信息栏目,例如“供求信息”、“市场动态”等信息;最后,要加大网站的宣传、推广、普及,农民养殖户是畜牧信息使用的主体,必须使他们学会在网上获取信息、分析信息,使网站上的信息真正用于生产实际中,发挥出最大的效益,这也是建立网站的最终目的。

积极推进畜牧信息化的发展,是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需要。采用信息技术可使饲养户了解市场信息,产销结合,使需求与供应之间保持平衡,避免出现“买难”、“卖难”的现象,同时也是政府转变职能的需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加强服务,必须采用计算机及网络技术,优化畜牧业产业结构,引导生产,开拓市场,搞活流通。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只有依靠最先进的信息网络技术手段改造现有的产业,才能使之适应国际经济大环境,并融入其中参与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