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毕业论文范文 >正文

小学体育课教学论文范文(17篇)

范文范本是学习和提高写作能力的重要资源,可以启发我们的思维和创造力。范文范本2:接下来是一篇关于环境保护的范文范本,希望能够引起大家对环境问题的重视和行动。

学校体育课堂教学论文

虽然有关部门一再强调不能给学生和教师以成绩排名,但西北农村教育部门及学校对教师的考核还停留在以成绩论英雄的层面上。在这样一种导向机制下,急功近利的做法随处可见,教师只重结果忽视教学过程的教学现象也就显得自然而然了。因为,教师首先考虑的是如何完成教学任务,应该生动的课堂教学却成了部分学生与老师的对话。所以,教学环节方法单一,难点处理缺少层次和深度,少了学生的思考、探究和感悟,老师讲得较多,学生参与不够。老师好像完成了教学任务,学生也在一起参与,但个别检查或提问一无所知,能力提高成了一句空话。学校教育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育人功能大打折扣,这也是现在社会各个领域不良现象的根源所在。

(二)备课过程中重知识罗列轻对学生的认知。

在现在的社会大环境下,西北农村学校厌学的学生、厌教的老师较为普遍,学生回家没有同龄人,上学又不愿意学习,简单的问题不愿意思考,老师不厌其烦地硬推着学生往前走,学生学习没有动力,这种现象在西部农村初高中比较普遍。我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除了西部农村社会环境的影响外,还有就是老师对学生已有知识、思想状况了解不够有很大的关系。虽然一再强调教学要贴近学生,但老师对学生的所思所想还是不了解的。

(三)教师教育教学能力不够,安于现状缺乏改进的动力。

有些教师课堂教学比较活,但课堂秩序比较混乱。有些只是在教教材,也不能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不能有效地使用教学资源,课堂死气沉沉,导致课堂效果不好。可还振振有词地说现在的学生太难教了,习惯也差,简直没法教。大家就是没有共同思考形成这种局面的原因并进行改进。

(四)教学中活动过多,浪费了课堂教学时间。

这几年,有些学校以素质教育和新教学改革之名,对其他学校的教学模式只有拿来,没有创新。本来也没有认真研究拿来的教学模式的实质,真正从心理上接受它,也没有考虑本校学生的.现状,结果出现了一些似是而非的课堂教学,只求课堂教学的新奇、花样,却没有课堂教学的实效,还浪费了有限的教学时间。

(一)改变教师和教学的评价机制。

只有认真贯彻国家关于素质教育和新课改的要求,真正让学校教育实现“传道授业解惑”的目的,而不是只“授业解惑”却不“传道”,学生的知识有了,却不是一个合格的社会公民。不改变评价机制,学校的课堂教学现状就不可能改变。

(二)西北农村教师教学观念的改变。

社会的进步靠科技,科技的发展靠人才,人才的培养靠教育,教育的发展只有靠与时俱进的教师队伍。我们国家的巨大变化,得益于邓小平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思想大讨论。通过讨论,人们才逐步转变观念,提高了认识,促进了我国的改革开放。加强理论、政策的学习是必要的,还可以通过学校、教师之间的交流,使西北农村学校的教师切身感受外面教育的变化和差距,增强教学改革的思想动力。因此,教师认识不提高,观念不转变,没有思变的动力,那西北农村学校教学现状的改变就是一句空话,不是照搬哪个教学模式就能改变的。

(三)加强教师的职业培训和交流,提高西北农村教师教学能力。

现在国家和地方虽然配套了一些硬件设施,采取了一些如远程网络教育的培训形式,但由于西北农村教师的教学任务重,时间有限的老师疲于应付,大多都流于形式,没有起到应有的效果,部分培训不是西北农村一线教师真正想要的。因此,西北农村教师的职业培训更应切合一线教师的实际,这样才能真正提高西北农村教师的教学能力。

(四)鼓励和推动教师把课堂还给学生,调动学生自主学习和自我认知的生成。

目前,许多学校既有传统的统一做法,也有不少特色的地方。比如:

3.以学生辩论为主,老师提前布置题目并且提出正反的方向,学生双方查阅资料,搜集信息,在课堂有限的时间内开展辩论,最后老师进行总结。总之,不论采取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和形式,都要求老师有很好的教学能力和驾驭课堂的能力,还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否则,只能是事倍功半。

(五)推进优化教师的教学设计,减少无效劳动和无效时间。

教学设计是课堂教学的思路,精心的设计思路,可以减少无效劳动和时间,但不论怎么设计应该做到:

1.时间分配要合理,重点知识要突破,难点要讲透;

2.设计问题要考虑学生的具体实际;

3.练习设计难易恰当,能实现教学目标;

4.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集中学生的课堂注意力,调动学生的积极参与。

总之,西北农村学校课堂教学现状的改变,不能一味等靠**政府的各种投入,更多的需要教育部门、学校和教师的共同努力,才能在有限的条件和时间内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水平。

高中体育课教学论文

论文摘要:安全教育是学生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缺少了安全教育,素质教育就成为一个不完整的教育,培养出的学生就会缺少对社会的适应能力。在全面落实“阳光体育运动”的今天,如果学生缺少了安全知识和技能的保障,学生的生命安全就会缺少必要的防护,那么为他们终生服务的美好愿望就会落空。可以看出,在体育课程中加强安全教育、落实“健康第一”的教育观念是完全符合新课标和“阳光体育运动”的思想和理念的。因此,在体育课教学中要加强安全教育,落实“健康第一”的教育观念。

在当前学校的体育教学教改中,特别倡导“阳光体育”活动,“阳光体育”对学生来说是一件大事,也是一件好事,它能让全社会、所有学校重视体育,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从而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成长,把健康放在首位。但是,体育活动都带有一定的危险性,有的难免会发生一些伤害事故,因此,如何提高学生体质,安全上好每节体育课,在“阳光体育运动”的过程中全面贯彻“健康第一”的教育观念,同样也成为我们体育人关注的焦点。

一、对体育教学的现状进行反思,全面贯彻“健康第一”教育观念。

1、在当今以独生子女为主的社会中,家长非常重视小孩子的安全,很多家长出于对儿女的保护而出现了对儿童体育锻炼的负面认识,上体育课会给孩子写个假条,或是严格控制孩子参加任何体育活动,以求平安。

2、在家长和校长对安全事故的极度恐惧中;,在体育教学难免发生事故的现实中,在上级有关部门“校园内绝对不能发生事故”的严令中,整个校园内的体育设施,如单杠、双杠、爬杆、吊环等,有危险性的`器械似乎在一夜之间消失,球类等在教学中有相撞、摔倒、扭伤可能的,体育教师在教学中也自行取消了。

3、在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为求平安,每节课都只让学生跳跳绳、做做徒手操,考核成绩不是看“绝对成绩”,而是比较虚实的成绩。就如每年的学生素质达标类成绩,合格的也有相当一部分是虚实的。

4、学生学习负担重,家长注重的是孩子的升学成绩,不是孩子的健康体质。大部分学生平时运动少、体质差,显得“弱不禁风”,有的怕苦怕累怕运动,认为运动是一项非常辛苦的事,所以校园内也出现了一些怪现象:胖子多了,戴眼镜的多了……这就是缺乏锻炼造成的恶性循环。

二、对体育教学中的安全问题积极应对,全面落实“健康第一”的教育观念。

1、安全来自于教师的爱心和责任心。体育课中的纪律状况往往与教师给学生的形象、威信、处理方式密切相关。要维护好课堂管理或纪律,首先教师本身要提高思想业务方面的素养水平,热爱本职工作,对工作充满信心,热爱学生。只有热爱学生才有真正的责任心;只有教师有了责任心,学生安全才有最基本的保证;只有妥善处理违纪行为,才能顺利完成体育教学任务。

2、体育教学中,教师不仅要了解每个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更应了解他们的病史,以便合理地安排这类学生,防止因体育教学运动量安排不当导致意外事故。体育教师更要掌握一定的运动医疗常识,这样在遇到问题后,才能第一时间采取正确的方法,进行应急处理。3、体育教师应当拥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较高的安全保护技能,如场地器材安全布置、运动器材检查保养、教材难易度的搭配、动作练习安全保护等。

4、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现在大部分学生是独生子女,抗挫折能力较差,自我保护意识没有,体育教学中的安全要靠师生共同维护,因此,教师不仅自身要具有高度的安全意识,同时也有责任和义务教育学生树立“安全第一”、“健康第一”的思想,教会学生互相保护的方法,真正做到预防安全事故,要使保护安全成为每一个学生的自觉行动。

从上述不难看出,当一个体育教师真难,当好一个体育教师更难。体育教师不仅要具备很强的专业知识,还要认真了解每个学生,掌握一定的医疗常识,同时培育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等。一切为了学生的身心健康,是学校体育的出发点和归宿。如果体育课教学忽视安全与安全教育,就很有可能发生伤害事故,影响学生的学习、生活与健康,甚至造成终身的残疾。因此,我们体育教师在教学中要提高安全意识,防患于未然,消除事故隐患,全面落实“健康第一”的教育观念。

三、通过一些切实可靠的制度全面贯彻落实“健康第一”的教育观念。

1、学校和体育教师要保证学生的安全,首先要制定好各项规章制度,如《体育课堂教学常规》、《体育场地器材安全制度》、《学生体检制度》、《紧急情况处理制度》,要用制度和严谨的工作程序来确保学生安全,贯彻“健康第一”的教育观念。

2、体育课由于在室外活动,学生易受外界环境干扰,教学的组织形势有全班的、小组的、个人的,这就决定了体育教学应是一项具有严格组织纪律的教学。在教学之初,教师要向学生明确宣布要求学生做的和不允许做的行为要求,体育课堂常规中规定学生准时集合上课、队列合理调动、场地器材合理布置、课堂纪律等都需要学生从集体利益出发,开始遵守、服从指挥。教师要严格强化学生的课堂常规意识,提高学生执行常规的自觉性。例:每节课上下课必须严格执行点名制度,对无故请假的和自行缺课的学生,要及时通知班主任和家长。要通过这些切实可行的做法规范学生的课堂行为,从而实现“健康第一”教育观念。

3、场地器材的准备,是最基本的教学安全防范,也是课中最易引发事故的原因,所以,课前教师必须做好场地和器材的安全检查,及时排除安全隐患,再进行组织教学,消除对学生健康不利的外部因素,把学生的健康放在首位。

综上所述,我们在体育教学中不仅要加强自身对课程改革的学习和研究,而且要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努力探索学习体育的新路子;不仅要加强安全教育,而且要落实“健康第一”的教育观念;因为新课标强调“以增强学生体质为主”,又必须在“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下,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心理健康,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参考文献。

[2]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11月1日起施行。

[4]刘海元袁国英关于开展阳光体育运动若干问题的探讨[j].体育学刊,,14(8)。

[7]陈颙史培军自然灾害[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5-10。

职高体育课堂教学论文

大多数人认为:上体育课很简单,用不着备课,上课时,教师安排学生运动就是了。其实,这种看法是错误的。体育课是教授体育运动知识(主要是体育运动技术动作)和体能训练的课,它与其他科的课一样,每节课都有一定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要完成教学任务就一定要备好课,否则无法达到目的。那么,怎样才算备好课呢?我认为备好课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明确要求,熟悉教材内容。教师要熟练掌握所教的技术动作,要熟知其动作要领;并能估计到学生练习时容易出现的错误动作及能定出行之有效的纠正错误动作的方法。

第二,结合教材,学生的特点确定教学任务、重点、难点,为解决重点、难点设计好辅助性练习内容,让学生顺利掌握重点,攻克难点。

第三,结合教材、学生的特点、场地器材的实际,确定最佳的组织、教学方法。

二、上好课。

第一,动作讲解言简意赅、具体形象。言简意赅、具体形象的动作讲解,学生容易抓住动作要点较快领会动作。因此,教师在讲解动作时,应突出重点和触类旁通,并尽量把一些抽象概念通过准精练的语言和恰当的比喻使之具体、生动和形象。例如,教学前滚翻动作时,使用低头、抬臂、抬臀、前移(重心)、蹬地、着垫(脑后)等词语来讲解,并把动作过程比喻成“皮球滚动”。这样的讲解,学生容易在脑海里建立起清晰的运动表象,从而较快理解和掌握动作。

第二,示范动作准确、轻松优美。教师准确、轻松优美的动作示范,会使学习伊始便在大脑中留下正确的动作印象,并产生动作优美易学的感觉和强烈的学习欲望。因此,教师在备课时就一定要熟练掌握所教动作,并在上课前演练几次,确保在课中示范时做到动作准确、轻松优美,给学生一个良好的身教,为后段教学的顺利进行打下良好基础。第三,组织教学的语言富有启发性、激励性。富有启发性、激励性的教学语言,可促进学生进行积极的思维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所以,教师在组织教学时,应结合教材,学生实际采用促使学生动脑、激发学生渴望练习,积极练习的语言来组织教学。例如:弯道跑教学时,对动作要领、离心力和向心力的关系,我暂时不讲,只向学生提出一个问题:沿圆圈跑时人体的感觉是怎样的?(即身体怎样,脚掌怎样着地)。然后让学生沿弯道跑三次(慢、中、快)体会动作,再用提问的方法让学生回答上述的问题,学生基本能作出正确的回答。这时我就把学生作答加以整理、概括为:克服离心体放松,身体向内沿倾斜,两脚着地有不同,左脚前外侧,右臂前内往和外,左臂离身前后摆,摆臂幅度外大内较小,右肩稍前沿线跑。这就是弯道跑的动作要领。

又如,在篮球行进间单手肩上投篮的教学。分析动作时,教师分别请一个动作准,一个动作错误(带普遍性)的同学示范后,问:“刚才两位同学所做的动作,好在哪里,错在哪里?”在学生作出了正确的回答后,教师用鼓励的语气教学,既有效地促进学生在思考中练习,在练习中思考,又使学生越练越想练积极练,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第四,组织教学的形式、方法生动活泼,富有趣味性、竞争性。体育课教授的技术动作,大多数都是用四节课才能完成的;或有些是前阶段学习过现在要进一步提高动作质量的。这样,学生在一节或连续几节课都练习同样一个动作,或练习以前学习过和动作,很容易出现厌烦的情绪和不认真练,不愿意练的现象。所以,教师在授课时,要注意根据教材、学生的特点、器材场地的实际,采用生动活泼,富有趣味性、竞争性的形式和方法诱导学生主动练习、积极练习。例如耐力跑练习,采用3分钟变换跑。方法是篮球场跑“区”型,每跑一圈变换一种跑姿。可采用左右侧向并步跑、左右交叉步跑,后退跑、高抬腿跑、后蹬跑等。这种方法由于跑姿和跑动路线的不断变化,使学生始终保持着很高的兴奋性,3分钟跑下来虽然个个都满头大汗、气喘嘘嘘,可没有一个人叫累。又如原地单手肩上投篮练习,采用分组投篮比赛,看哪一组投中的最多,方法是把学生分成人数相等4组,按顺序每人投篮5次,整组投投完后看哪一组投中的最多。通过投篮比赛练习,不但提高了学习练习的积极性,而且活跃了课堂的气氛,从而完成了学习的任务。

第五,合理安排课的练习密度和运动量。一堂好的体育课应该是既能使学生较快地较好地掌握技术动作,又能使学生有效地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生长发育规律、运动的.能力,合理安排课的练习密度和运动量,在正常条件下,准备部分脉搏应在110次/分至130次/分之间,平均120次/分,基本部分130次/分至150次/分之间,最高峰170次/分,平均140次/分左右,结束部分130次/分至至90次/分,平均110次/分左右,课的密度35%,平均脉搏124次/分左右。这样使运动曲线、练习密度、运动理比较科学合理,从而有效地发挥学生的潜能,锻炼学生的身体,增强学生的体质。

中学阶段,加强体育课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积极性,显得尤为重要。兴趣是一种心理状态,是人们力求探索某种事物和从事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当前体育课提倡的成功教育、快乐教育,从某方面来说,我认为也就是对体育兴趣的培养。兴趣是引导人们实现远大理想的第一步,一个学生某门功课、某个运动项目比较突出,就会得到老师的表扬,同学们的钦佩,他就会产生优越感,花更多时间去钻研,就可能成为这方面的专门人才和学有所长。美国教育学家杜崴也曾经说过,“教师应以儿童的兴趣为中心,教师的作用是建设、引导和帮助,创造儿童喜爱的环境”。体育课的目的在于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体育观念教育和运动能力教育,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体育课教学论文

摘要:

足球是大学体育课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但在足球教学中,由于学生足球基础知识和技术不健全使得整体教学效果不理想。而如何改善和提升教学效果成为大学体育教师必须重视和解决的问题。本文从引导学生认识足球、应用现代教学资源、科学组织教学内容及采用多种教学法等四个方面进行探讨。

关键词:

职高体育课堂教学论文

体育课堂,是增强学生体质,培养学生运动技能,提高体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阵地。由于长期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体育课重视程度不够,课堂效率底下。更有很多时候,体育课只是走走过场,没有很好地发挥其重要作用。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体育课越来越受到学校师生的重视,体育教学也涌现出了更多更有效的教学模式。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在打造高效课堂的一些做法。

一、设置情景,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新型教学模式。

传统的课堂教学一般是以教师为中心的,以满堂灌为主要特征。而体育教学,也是以教师的讲解和示范为主,突出了教师教的作用,而学生在学习中的情感、兴趣、等没有足够的重视,他们在学习中基本处于被动接受地位。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深入人心,因此体育教师要有打破传统观念的勇气,积极转变角色,从教的中心地位退却下来,变为平等中的首席,从而让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的发挥,转变为以学生为教学中心的新型体育教学模式。为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中的积极主动性,教师可通过情景设置,让学生设身处地感受体育的魅力。比如,在给学生讲授快速跑的技巧和动作时,我会先带领学生做热身运动和队列练习,让学生能够投入到体育课堂中,并使身体的各个部位充分活动开,避免在快速跑时发生损失。在准备活动做完以后,我设计了多种多样的体育情景,如警察办案、奥运夺冠等游戏活动,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促进学生更好地掌握快速跑的要领。通过情景教学能够增强学生的主体地位,使枯燥的体育教学充满乐趣,不仅使学生在活动中学会了快速跑的技巧,从而有效提高了体育教学效率。

二、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营造愉悦和谐的课堂氛围。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课堂教学成功的关键。新型的师生关系包括民主平等、心理相容、教学相长等。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只有良好的师生关系,会出现和谐融洽的课堂,学生在课堂中会积极对待所学内容,老师也会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产生影响。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必须注意两点:第一,教师要融入到学生当中,摆脱师道尊严的立场,与学生建立“平等的关系”。教师要充分认识学生的思想和心理特点,而俯下身来走进他们的生活。在教学中只有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才能确保良好的教学互动和教学工作的有序进行。第二,关心爱护学生。冰心说,有了爱就有了一切。师爱是教师职业道德的灵魂。教师对学生关心的话语,亲切的举动,甚至一个鼓励的眼神,都会在学生心中激起涟漪,激发学生对教师的敬爱也会激发他们学习的欲望,提高他们的内在主动性。学生内在的学习力量一旦被激发,教师的教学效率会随之提高。

三、多元化教学,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热情。

传统应试教育重视分数的提高,体育教学相应地注重田径教学,体育课堂变得枯燥。在素质教育下,课堂教学内容开始追求多元化。多元化的教学,学生不再拘泥于基本的体育项目的练习,改变了体育课堂枯燥的局面,给课堂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勃勃生机。在浓厚的兴趣中,学生会感受到运动带来的无限乐趣,会主动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除此外,丰富体育课堂的教学形式一样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丰富的课堂可以改变学生的被动接受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改变,课堂沉闷、死板的现象,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教师可以采用的形式很多,常用的有竞赛、游戏、情景剧等,通过这样的形式,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四、开发课程资源,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

体育是增进学生技能,提高身体素质的主要途径。因此体育教师也要积极创新,积极引进可供选择的体育项目、民间体育等。比如,可以根据当地情况,进行越野赛、访问运动员等,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的热情。在对学生进行体育教育的时候,还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情感和价值观,让他们明白良好的身体素质是从事一切或的基础,而良好的身体素质来自于长期的锻炼,要树立终身体育的意识。体育教学任重道远,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也不是一蹴而就。但教无定法,教学有法,贵在得法。提高体育课堂效率的途径涉及教学的各个环节,只要教师不断挖掘,潜心钻研,不断总结,就会发现更多更好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方法和途径,也会越来越接近教学的本质,使体育教学不断完善。体育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会让学生学习到尽可能多的技能,加强身体素质改善健康状况,让体育教学实现最终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李翠云.探讨如何提高体育教学效率[j].华夏教师,2013,(7).。

[2]陈雨果.浅析如何提高体育教学效率[j].大观周刊,2013,(10).

职高体育课堂教学论文

初中体育课,是对学生进行的一项体质训练,它作为一种辅助教学系统,它的完成,不仅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体育基础知识,达到锻炼身体的教学目标,他还可以增加学生的思想意识,改善其他学科的枯燥乏味的固化性学习。但在现实初中体育课中,多数学校没有对体育课程进行有效性、系统性的教学研究,致使学生在体育学习上,出现了很多问题,导致体育教学完成虑不高,体育教学质量下滑的局面。

1.教学目标不明确。

一门课程的教学目标,关乎学生的课程发展方向,然而,在我国目前的初中体育课堂教学中,缺乏了这种指引教学方向的教学目标,对教学目标没有明确的系统性的规划。甚至在有的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过于随意,开展一些没有针对性的自由活动,让初中体育课堂变得自由散漫,失去了原有的教学方向和动力。2.教学内容设计不合理在我国初中体育课教学中,不能与时俱进,现行的初中体育课教学,还在运用几十年前惯用的教学方法,不能结合当下初中生的心理特征和生理特种的发展要求,有选择性的对教学内容进行教学。在内容上,不能过于随意,不能只是单纯的跑步、跳远等传统的体育项目的训练。应该在形式上,内容上进行完善。改变传统机械化课程教学,提高学生对体育学习的主动性,继而让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3.课堂氛围不融洽课堂氛围可以带动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和谐融洽的课堂气氛,使学生和老师之间不存在距离感,让师生关系更为融洽,平等。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得到尊重,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但是,在我国当下的体育教学中,仍然才有比较传统和固化的教学方式,学生被动接受教学内容,课堂气氛趁着,学生在心里上,往往存在一种恐惧感,严重抑制了他们对体育学习的兴趣,教学效果也可想而知。

1.创新教学内容,满足学生的需求。

在传统的体育课堂教学中,往往仅限于对体育基本动作的重复,比如跑步、跳远等,甚至有的教师对学生进行“放羊式”教学,抹灭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让学生对体育教学存在一种反感,不能对体育课堂得到正确的认识。对此作为教师,我们有责任去改善这种环境,在教学内容上,有不断创新,可以根据当地的风俗习惯来进行其他内容的教学,比如在体育中,增加一些中国传统文化的教学,太极拳等内容。也要根据本学校的'教学资源和学生的心理需求来进行教学内容的变化。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达到初中体育的教学效果。

2.创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可以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可以让学生在欢乐中更好更多的体育知识,这个是在传统的教学氛围中达不到的教学的教学效果,在另一方面,由老师创造的良好的课堂气氛,拉近学生和老师的距离,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亲切感,从而激发学生对学习的热情。

3.创造好的教学条件。

4.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

体育课和文化课相比较,往往得不到社会、家长和学校的重视,认为体育课就是形式主义,学生根本的还是文化课的学习,这种情绪带到学生身上,定然会给学生造成负面影响,让学生对体育课有了厌学的情绪,开始有逃课、散漫等不良现象,这个时候,一定要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让学生充分认识、了解体育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且根据学生的心理,时刻调整课堂学习内容,端正学生对体育课的认识,提高教学质量。初中体育课,是学生体育训练的一个基础性培训,它是一种集锻炼性、知识性为一体的课程,对初中体育课堂的教学进行有效研究,可以完善和改进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利用充足的教学资源,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和对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在接受体育课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又能锻炼学生身体素质,更好的让学生得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王艳超《.初中体育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研究》学术论文河南师范大学,2013年。

实践体育课堂追求有效教学论文

体育教学活动是一个需要教师和学生之间进行密切协作的活动。初中体育与其他课程教学一样,也有其固定的教学内容和一定的教学方法,但又与其他学科的课程教学有不同之处,它具有更广泛的活动空间和独特的教学方式。研究体育教学活动是提高体育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是体现有效教学的重要内涵。体育教师必须立足课堂,在反复磨练中积累教学经验,在执着追求中提升教学能力,在思维碰撞中追求教学质效。

一、优化课堂结构,使课堂有形。

体育课堂结构并无固定形式。根据课的不同任务、不同教材、不同环境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在实际操作中灵活掌握和运用。几年一线体育教师教学的经历,使我体会到:一名称职的体育教师若要顺利完成教学,一定要构建优质的课堂结构。首先要领会并有效处理教材、正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其次要科学合理地来组织课堂教学内容;第三要恰当使用教学方法。只要从以上几点入手,细心挖掘教材的内在因素,就使课堂内容形象化、生活化、趣味化,从而激活教材,生动课堂。

1、思考教学目标与重难点。

教学目标是进行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点。体育学科教学目标的制定一定要具体、细化、可操作性强,除了体现本质特征的身体发展和知识技能外,还必须把心理发展和社会适应目标有机融入并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使教学目标更符合新课程所追求的对学生的完整教育,着眼于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受益。

2、思考教学内容。

如何科学合理地来组织课堂教学内容,帮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练方法,如何把理念变为实际,满足每一位学生的发展需求,这就要求教师加强对体育教材内容横向组织的研究,从动作结构及其技术特征出发,把握教材内涵,理清教材脉络,善于分析技能之间的共同因素和本质差别,正确处理教材,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有效利用教材衔接和迁移规律,有助于学生形成完整的认知结构,加深对技术原理的理解,提高课堂教学的质效。

3、思考教学方法、手段和组织形式。

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运用多样化教学手段和组织形式,是优化课堂的必要措施。体育课堂教学方法不能都局限在讲解---示范---练习的程度上。在实际教学中,根据不同的教学情况,应用讲授、练习、发现、引导、问题等各种方法,设计出更多具有特色的教学策略,提高各种教学方法运用的有效性。

【案例】。

横箱分腿腾越作为支跳类项目之一,有一定的技术难度,对学生的心理素质、意志品质、安全要求较高。它由快速助跑、用力踏跳、支撑提臀、快速推手、分腿过箱、挺身及时、平稳落地动作构成。动作结构与山羊分腿腾越相似,两者的最大区别在于前者提臀充分、分腿大、推手必须更快更有力。学生在学习横箱分腿腾越过程中产生恐惧、紧张心理现象也是支跳教学的难点。如何科学合理的架构课堂结构,组织教学内容,帮助学生达到预设目标?这就需要体育老师根据教学重难点,把动作结构中有互补性的、可替代性的项目组织在一起。于是,我安排了山羊分腿腾越――大山羊――横箱上提高支撑点的塑料垫――横箱分腿腾越的逐步过渡。从诱导性练习到分层学练,注重学生间的保护与帮助方法,倡导“分层学练、相互激励”的学习策略,让学生更好的体会提臀分腿和快速推手的技术要领,及时抓住学生跳箱时出现的恐惧感和敢于挑战自我的不同心理,不断激励学生间的相互鼓励和加油,相互保护与帮助,把课堂气氛推向高潮,使教学达到预期效果。

作为一线体育老师,不仅要研究教材教法,还要研究学情学法;不仅要研究场地器材,还要善于把教学实践与实际生活相整合以此完善优化课堂结构,在精益求精中打造有效课堂,还体育课堂原来的本质。

二、立足课堂实践,使课堂有神。

课堂教学是动态的过程,体育教师应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实践,在反复的教学实践中直面问题,拓展思路,创新教法,听取合理建议,完善教学,才能有效地控制课堂,使课堂有“神”,提高教学的质效。

【案例】。

这是一节篮球行进间运球技术教学课。教学设计主线是:示范动作――讲解动作要领――学生练习――分析、纠正错误动作――改进提高练习。可是第一个班的课结束后,我感觉教学收效一般。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们认为运球动作简单,大家多少都会一些,老师教的动作技术性强,比较单调,所以听得不带劲儿,练得不投入。接下来第二个班的课,我作了如下的调整:示范行进间运球中易出现的典型错误动作――学生尝试练习――边讲解边示范正确动作――学生改进练习。这节课的教学效果明显不同。学生们首先被夸张的错误动作所吸引,练习中为了避免犯类似错误,练得非常用心,对正确技术的理解也逐步加深。正当我准备用这样的程序进行第三个班的教学时,情况又发生了变化。这是下午的第一节课,骄阳似火。学生们集合时,我发现大多数学生还处在午休后的懵懂状态,两眼无神,精神不振。见此情形,我想先得给学生们一个调整状态的过程。于是我选择首先让学生自由运球投篮三分钟。三分钟过后,我发现学生们眼睛也亮了,声音也响了,精神状态明显提高。此时,我开始了原来准备的教学计划,想不到的是虽然多花了三分钟的计划外时间,但是学生们学习热情高涨,练习非常投入,效果非常令人满意。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我们应该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及时收集、整理教学过程中的具体反馈并灵活改变,创设最佳的教学氛围,不仅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而且锻炼了教师组织教学、把握课堂的能力。课堂有神,可以引发学生的共鸣,使学生产生愉快的情绪,使课堂气氛活跃。教师在摸清学生在体育课上的心理特征与变化规律后,可以掌握教学的主动权,有效地控制课堂气氛,提高教学质量。这也是提高我们体育老师教学能力,增添体育课堂魅力的重要途径。

三、聚焦课堂反思,使课堂有根。

课堂教学反思,是体育教师对日常教学工作进行自我评价的一种习惯做法。教师通过反思来分析问题与不足,并及时进行总结和简要评述。这种方法简便易行,反思内容可长可短,主要将这节课的感受、问题、经验等记录下来,通过这种方式及时对每一节课进行教学反馈,从而提高教学质量。这是一种扎根于课堂,自我认识、自我教育和自我提高的过程。

【案例】。

这是下午的第一节体育课,按学期教学进度安排,七年级二班应该开始“跨越式跳高单元”第一课时的学习。依照单元计划要求,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主要有两条:粗略掌握完整的跨越式跳高动作;主动观察和评价别人的动作技术,表现出积极参与练习的.行为。

课上,我遵循“运动技能形成”的规律,按照由分解到完整的递进学习顺序学生自主练习,并且在练习前引导学生:只要认真练好基本技术才能跳过跟高的高度。课中,按照学习技术动作的常规要求,4个小组的横杆均设定在较低的高度,没有做升降杆的要求,以防止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挑战高度而淡忘技术学习的效果。然而,学生的学习情况却很难令人满意,学生练习2-3次后,学习的积极性明显下降,队伍开始混乱、有说有笑,有一些同学干脆停止了练习,教学效果完全出乎我的意料。课后,我百思不得其解,带着遗憾,把这节课的感受写到了教学后记中:课前设定的两天主要学习目标均未达成,原因是由于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导致技术动作掌握得不好,评价行为发生率很低,是一节失败的体育课。

通过与同事的共同探讨,我又拟定了一份“跨越式跳高单元计划”,大致思路是:第一次课让学生按运动能力分组(水平接近的学生在一组),然后介绍简单的比赛规则与安全事项,接着让他们比赛。第二次课再引入基本技术学习和主动评价的要求,接下来的课是技术运用(比赛)、提高、综合评价等。结果,按这份计划重新组织教学,学生在上课时都跃跃欲试、主动练习,那种高兴劲儿是前所未有的。

失败经历了,成功也感受了,欣喜之余,我深深地领悟到:之所以第二次课能够成功,其原因就在于对第一次课堂设计的反思,并在这一基础上,对教学规律进行的深入研究。从中,我得到很多启发,其实一个教师的专业成长,一定是要扎根课堂扎根实践,对教学实践活动过程中的行为、方法和结果进行审视与分析,在教学中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断提升自己的思想境界与思维品质,使自己在课堂实战中更好的成长。

每一次教学实践,促进一些思考,每一次思考,促进一种成长。反复实践与感悟,反复反思与总结,从实践到理论,又从理论到实践的呈螺旋式上升过程,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完成的,它需要不懈的学习和长期不断的积累,需要持之以恒、不畏艰辛的精神。实践体育课堂,使我教学能力有了提升;追求有效教学,使我教学理念有了升华。坚信,只有不断学习与反思、实践与探索,就一定能够提高教学素养,做一名既能武也能文的优秀体育老师。

高中体育课教学论文

本学期的体育教学工作即将结束,在体育教学和体育活动,认真贯彻新课程标准。为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打下了坚实基础,很好地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现对半年来的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本人努力提高教学水平。

这一学期我任高一的体育课,工作量是每周10节课,负责学校课间操和高三田径队的训练。在平时的教学工作过程中,能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和新的教学理念,按教学大纲要求,结合新课程的理念和学生身心发展的要求制订行之有效的教学计划,认真备课。平时工作除了认真开展课堂教学外还保障了学校各项体育工作的顺利开展,保证了学生在校一日的体育活动时间,丰富了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提高了校园文化建设。

1、学生能在老师的要求下积极锻炼,对学生本身增强体质,矫正和补偿身心缺陷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使用他们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正确的课堂常规。

2、通过体育课的锻炼,使成绩不好的学生消除了自卑心理,感受到了学校、班级和老师的温暖,有利于学生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树立自尊心,促进德、智、体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3、在体育教学中,突出了实用性和趣味性的原则,既保证了学生得到积极锻炼,又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情愉快,养成了锻炼身体的习惯。

4、采用不同类型的球类运动及游戏,使学生提高了身体协调性,增加对参加体育锻炼的兴趣。

二、认真对待两操工作。

这学期学习了《舞动青春》这套广播体操动作难度增加,对学生的协调性和柔韧性都有很大的要求,我主要通过以下几点对广播操进行教学。

1、加强对第学生的思想教育。使学生真正认识到做操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培养学生重视做操、自觉做操、坚持做操的习惯。

2、体育教师要正确运用示范。通过示范能使学生建立正确的动作表象。因此,示范要准确、规范。

3、要精讲多练。我在广播操教学中,讲解主要是结合示范动作,让学生加深对动作的理解,学生反复练习,掌握技术动作。加强口令学习,口令要清楚、宏亮、准确。

此外,在广播操教学过程中,还要得到了学校领导和班主任的大力支持,进行了集体教学,所以,广播操在很短的时间内有了效果。我希望所有教师都能以身作则,并加强对学生思想教育,使学生真正认识到做操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培养学生重视做操、自觉做操、坚持做操、认真做操,并与各班班主任沟通,对学生出操的顺序和队列严格要求,做到有序的出操和返回,培养学生良好的组织性和纪律性。在课堂上配合学校对生学进行德育教育,培养学生机智、果断和自觉遵守规则的好品质。

三、总结教学经验、提供自己。

为了更好地贯彻“健康第一、快乐体育”的教育理念,体育教师要多方面学习新课程标准,才能真正打破旧的传统教学模式,积极主动和有经验的老教师交流。本学期,在校领导和同事的帮助和指导下,我自身不断努力,不断克服自己的弱点,摆正自己的位置,在教学上有明显的进步。

高中体育课教学论文

摘要:学校体育是国民体育的基础。实施快乐教学,不但可以有效地提高体育课的教学效果,而且可以增强学生身体素质和生活质量,逐渐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观念和习惯,为学生终身体育打好基础。

关键词:快乐教学兴趣严格刻苦质量。

学校体育是国民体育的基础,目前中学体育教学中仍存在着许多问题,其中最突出的还是学生的被动学习,有的为了满足于完成考试规定的项目,因而,整体教学效果仍不甚理想。如果在体育教学中实施快乐教学法,处理好以下几种关系,可以使上述问题有所改变。

一、快乐与兴趣的关系。

在体育课堂上,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所以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我们要采取合理有效的“激趣”的方法,再结合针对性的练习手段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要结合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具体情况,组织有效的游戏或比赛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提高了课堂气氛。快乐教学在实践中强调学生个性发展,让学生乐学,学有兴趣,学有所得。没有兴趣,就谈不上快乐,而兴趣的关键在于教师的启发和诱导,只有设法提高学生的运动兴趣,才能使学生在学练中受益,真正地体现“快乐”二字,促进了阳光体育的发展。

二、快乐与严格的关系。

实施快乐教学,绝不能片面认为是让学生无负担、轻松愉快地玩,而是要严格按体育教学大纲规定内容,制定相应的计划,讲究科学的体育锻炼方法,合理安排运动量。一定要纠正快乐就是不要技术,就是让学生快乐、让学生玩的错误认识。在体育教学中,首先是严格要求自己,言传身教,而后才是严格要求学生,根据学校场地、器材设施、学生心理和生理特点,制定一系列管理措施和要求,这些措施和要求一经实施,就要严格执行,并持之以恒引导学生付诸实行,使其对学生良好的思想行为、自控能力的形成起促进作用,从而培养学生自觉遵守纪律的习惯。因此,我们绝不能将快乐与严格要求对立起来,在课堂教学中不能随意性太强,不能让学生爱怎样就怎样,否则,快乐教学只能是“放羊式”的代名词,课堂教学任务就不能完成。

三、快乐与刻苦的关系。

倡导快乐教学,并不是杜绝刻苦,而要正确对待快乐与刻苦,真正理解快乐与刻苦的内在联系。告诫学生只有经过刻苦学习和艰苦努力获得的乐趣,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快乐。如在进行耐久跑教学时,巧设情境进行分段式教学,在每一段插上小红旗,看谁得到的红旗多。即使拿的少或者没有得到的同学,也要多鼓励,少批评。有时学生刚觉得累的想要放弃时,就给这些学生一些针对性的激励;勉励他们要坚持,坚持就是胜利。因此,我们在体育教学中,要运用科学特点,进行挫折教育,指导学生形成不断战胜困难和超越自我的能力,增强勇气和信心,培养学生“胜不骄,败不馁”的心理品质,在克服困难的实践中锻炼自己,逐步形成各种良好的意志品质。

四、快乐与质量的关系。

实施快乐教学,不能脱离体育课教学常规,不能脱离对运动基础知识、基本技术、基本技能的传授,而要严格要求,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更好地促进学生的体能、体格及心理健康的全面发展。我们必须吃透教材,熟悉和掌握教材的性质、特点及其重、难点,还要了解学生的特点,认真备课,激发学生兴趣。如在健美操教学中,示范动作规范,姿态优美大方,节奏明快,且讲解具有艺术性,这样就使学生在知觉上产生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并在头脑中留下比较清晰的动作表象,使学生模仿并完成所学动作。再通过小组比赛,看哪组做得好,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热情。因此,我们要探寻教材中的“天然乐趣”,使之与教学目标相协调,才能使教学充满乐趣,使学生在不断体验快乐的同时,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提高学生自由享受运动的乐趣与能力,也才能逐渐地引导广大学生自觉到操场去,到阳光下,到大自然中去体会锻炼身体的乐趣,从而提高体育课的质量。

总之,实施快乐教学,可以有效地提高体育课的教学效果。所以在体育教学中,我们要多开设一些学生喜欢的体育项目,充分调动教与学两方面的积极性,使教师乐教,学生乐学。在师生融洽的气氛中激发学生的兴趣,满足其学习的愿望,体验运动中的乐趣,理解运动的意义,为终身体育打下良好的基础,从而使学生在生理、心理、知识、技能、身体素质等诸多方面得到全面、主动、充分、和谐的发展。

高中体育课教学论文

小学生的身心发展与中学生有所不同。小学生对事物的认知能力不强,对自我的认识也不够清晰,但同时小学阶段正是儿童对周围的人、事、物等初步建立起兴趣的重要阶段。尤其是新课程标准中提出小学体育课程的基本理念包括“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等。因此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学方法的选择显得尤为重要。游戏教学方法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在小学体育课堂中被广泛运用,对小学体育教学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体育游戏“寓教于乐”的性质非常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其在小学体育教学各阶段都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

(一)在准备活动中的应用。

准备活动是整堂课程能够顺利、有效进行的重要前提。尤其是体育课程的准备活动,更加强调在这个阶段对学生兴趣的调动。如果能够在准备活动中充分调动起学生对本节课程的兴趣和积极性,将会使整堂课程的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传统的小学体育教学中,课前准备活动经常会采用慢跑、定位操等形式来热身,这就会呈现出老师单调地发出口令,而学生无奈地重复练习的情境,从而使得整节课程从一开始就让学生感受到枯燥乏味,没有参与的兴趣。因此,我们需要在准备活动中运用体育游戏来调动学生的兴趣。比如可以将常规的慢跑创意性地改编为“跑步造字”“、听号组队”等游戏,这样既达到了热身的目的,又调动了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

(二)在课堂中的应用。

小学体育课堂中存在的一个现实情况就是很多学生喜欢运动,但是不喜欢学习运动。具体来说就是在我们的体育课上,如果老师安排自由活动,将各种体育器材交给学生自行活动,学生们的参与度往往会非常高。但如果老师安排统一教授运动技术,学生们的参与性就不如前者高。这其实反映出学生对传统的教学方式的排斥,也反映出学生对“单向灌输式学习”的不自觉的抵触。而游戏教学则在游戏的过程中,消解了学生的这种抵触心理,在无形中实现了运动与快乐的双重目标。比如,我们在跑步训练的课程中,如果只是单纯地讲授跑步的要领或者比赛,无法调动学生的兴趣。尤其是一些身体素质本身较差的学生往往表现得不愿意参与。但是,如果我们将这个课程设计为“快递情报”、“移花接木”等具有趣味性的游戏,并且以小组形式来比赛,就既调动了大家的积极性,又避免了个别能力较差的学生的尴尬。因此,在小学体育课堂中,体育老师如何结合具体教学内容来设置游戏形式,对提高学生参与度,增强教学效果具有非常突出的作用。

(三)在整理活动中的运用。

在体育课堂结束时,很多老师并不重视最后的整理活动。也有的老师认为结束的阶段需要学生们安静下来,调整情绪进入下一节文化课的学习,不需要安排游戏。其实,我们所提的体育游戏并不一定是欢快、激动的游戏,也可以安排一些舒缓、轻松的游戏,帮助学生放松肌肉、关节等身体部位,以平缓、愉快的心情结束体育课。

学校体育教学本质上与体育竞技训练是有区别的,它的基本目标应该是培养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兴趣,传输基本的运动技术。因此,体育教学在方法上相对于文化课更加需要体育老师在调动学生兴趣、创新教学方法上不断探索。游戏法教学不仅需要贯穿在体育课堂的各个阶段,更需要体现在体育课程从始至终的细节之中。

二、体育游戏对小学体育教学的积极影响。

在中小学教育中对教学方法的创新一直是一线教师和教育研究者不断探索的重要课题。相对于室内教学的文化课来说,体育课上老师与学生的互动更为紧密。所以,体育课堂在教学内容的安排和教学方法的创新上具有更为灵活的形式。而体育游戏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对体育教学方法的创新具有非常明显的影响。这最主要的原因在于课程对象---小学生好动、对新鲜事物充满兴趣、接受性强、对重复练习容易疲劳的特征,有利于体育老师在教学方法上有所突破。比如对于中学生来说,游戏教学法实施起来最难的地方在于,很多学生对老师在教学方法上的改变不一定有兴趣,但是对于小学生来说,在游戏教学中,上节课的游戏到下节课略做改变,他们还是有非常大的兴趣参与进来。因此小学体育教学老师有很大的空间来运用游戏来创新体育教学方法,从而极大地丰富课堂的内容。

(二)提升教师教学水平,灵活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

如前所述,在小学体育教学中运用体育游戏,对老师来说既带来了挑战的也提升了老师的教学水平。因为老师不只是简单地将教学内容游戏化就可以实现教学目标,更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来选择和设计游戏。一般来说,1-3年级的学生理解力还不够成熟,并且喜欢模仿,所以在备课时应该多考虑富有情节的游戏,并且游戏规则要简单,利于小学生尽快掌握。而4-6年级的高年级学生则更加倾向于比赛类的游戏,通过在游戏中获胜来获得周围人的认同和赞扬。另外,老师在游戏的设计中,还需要考虑游戏所需要的场地、道具、人数等各种因素。这些都需要体育老师既要对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非常清楚,也要对各种客观因素有一定的把握。因此,老师在体育游戏的备课到教学再到总结的整个过程中,其教学水平会不断地自觉或不自觉的得到提升,从而灵活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

小学生往往比较活泼,但同时也表现出不能长时间集中精力、容易受外界影响等性格特点。而在新课程标准中,小学体育课程的教学目标中明确指出“增强体能,掌握和应用基本的体育与健康知识和运动技能;培养运动的兴趣和爱好,形成坚持锻炼的习惯;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表现出人际交往的能力与合作精神;提高对个人健康和群体健康的责任感,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发扬体育精神,形成积极进取、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而将体育游戏引入到小学体育教学中,体育老师结合小学生所处的成长阶段的特征,设计各种运动型的小游戏,让学生充分参与到运动之中,这既能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体育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兴趣,又在整个环节中,通过对游戏规则、角色以及过程的理解和参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通过对各自在游戏中角色责任的担当,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通过游戏中的互动与竞争培养学生积极、健康、向上的生活态度。因此,体育游戏在培养了小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也实现了体育教学的目标。

(四)提高小学生创新能力,锻炼思维方式。

体育游戏是一个需要学生身心智全方面参与的活动。在体育课堂中,多样的体育游戏会缓解学生文化课学习中的疲劳,同时也会极大地活跃学生的思维。因为,在游戏中涉及到角色、规则、要求以及团队协作等因素,小学生参与其中既要身体上完全调动起来,也要在精神和心理上动员起来参与其中,在丰富的游戏体验中训练自己的思维方式。尤其是在一些自主性较强的游戏中,小学生需要充分动脑筋,创新自己的方法才能达到目标。而老师也需要在这个过程中,在讲清楚游戏规则和要求后,就把主动权交给学生,给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和能力的空间,从而提高小学生的创新能力,锻炼小学生思维。

总之,体育游戏作为小学体育教学的重要教学形式之一,其在趣味性方面有着突出的优势,同时也对体育课堂、老师和学生等各个主体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积极的影响。当然,这些积极影响需要各个方面一起努力才能使其真正发挥出来。

三、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不利影响。

当前,将体育游戏应用于小学体育教学中的课堂实践越来越多,但是在这些实践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存在一些误区,对小学体育教学造成了不利的影响。

(一)为游戏而游戏,忽视教学目标。

不可否认体育游戏教学法具有很强的娱乐性和趣味性,但这也容易造成许多老师在课堂中一味地突出游戏的趣味性而忽略了教学目标。具体表现就是一味地追求快乐,为了游戏而游戏,为了兴趣而游戏,从而导致在课堂过程中学生所掌握的体育技能非常少。再就是在游戏中为了追求轻松,运动的强度有所欠缺。小学体育课程虽然并不追求让学生全面地掌握各种体育竞技技术,但是也并非无所追求。整个教学过程和内容依然需要围绕通过体育教学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兴趣、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锻炼积极勇敢的意志等教学目标来展开。

(二)内容不合理,影响教学质量。

不同的阶段,游戏教学的目标和内容都有所不同。比如在准备阶段,最主要的目标在于热身,为后面的活动做准备,因此游戏应该选择初步活动性的、简单的热身游戏;而在课堂中的游戏则重点在于通过游戏学习和强化运动技能,所以应该选择能够激发学生兴趣和参与的游戏;而结束时的游戏,目的在于使学生放松肌肉和精神,舒缓情绪,因此应该选择放松性的游戏。但是,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有的老师或者在一开始准备阶段在学生还没完全热身的情况下就安排运动强度较大的游戏,或者在过程中安排忽略目的的游戏等等。这些在教学内容上的不合理,不仅使体育游戏的优势大打折扣,而且在有的时候甚至会适得其反。

(三)组织不严谨,影响教学效果。

在实际的小学体育教学的实践中还有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对游戏过程的组织不够严谨。或者是在游戏前的规则和要求的讲解过程中,花费了太多的时间,从而造成了学生参与游戏的时间较少;或者是游戏过程中存在很大不连贯的地方,从而不断反复,浪费了太多时间,导致临近下课匆匆结束,没有进行很好的总结。诸如此类问题的实质是老师对游戏规则和过程的准备不够充分,对中间会出现的各种问题的预见及应对不够及时,对临时情况的应对以及对游戏的掌控能力不够,所以呈现出整个教学过程组织的不严谨,从而影响了整个教学效果。

四、总结。

总之,体育游戏教学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具有广泛的应用性。在小学体育教学中运用游戏教学法对体育课程、老师和学生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积极影响。

然而,近年来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实践也存在滥用的情况,从而对小学体育教学造成了不利影响。但从总体上来看,体育游戏有利于对传统体育教学方法的改进和优化,对增加小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有非常大的推动作用。因此,体育游戏教学法还需要在体育教学工作者的不断探索和学校教学管理者的大力支持下,不断地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实践、检验、调整和创新,从而为小学生未来的健康成长提供支持。

参考文献:

[1]毛振明,万茹。小学体育教学策略[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8)。

[2]刘小强。简析小学体育教学中运用体育游戏的误区[j].运动,,(5)。

[3]顾晓业。小学体育游戏教学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3,(22)。

[4]孙寅超。小学体育教学中运用体育游戏的价值及对策[j].当代体育科技,2013,(25)。

[5]唐炜烽。浅谈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运用[j].科技创新导报,2010,(28)。

[6]刘海军。浅析小学体育游戏教学[j].学周刊,2013,(35)。

[7]印丽梅。小学体育游戏教学对学生兴趣的影响分析[j].当代体育科技,,(17)。

[8]张瑞文。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如何运用体育游戏[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4)。

高中体育课教学论文

一、问题的提出。

传统的体育课程教学往往强调掌握技术、动作的正确和规范性,强调反复练习形成动作定型,并由此形成了教师讲和做示范,学生听和模仿练习的僵化教学模式。在这样的教学方式下,学生的学习成了以反复练习、模仿和简单重复为主要形式的维持性学习,学生的个性得不到尊重和发展,从而使学生对本来喜欢的体育课逐渐失去了兴趣。因此,改变传统的注入式教学,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个性发展,重视学生的兴趣,用更为有效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是当今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针对青少年学生活泼、好奇、好动,模仿性强、富于想像,兴奋性强、注意力不易集中等特点,对“游戏教学法”进行探讨。

二、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主要查阅近两三年有关体育教学改革及体育游戏方面的文献、优秀教师教案、教法心得。

三、游戏教学的概念分析。

1.体育游戏的概念。体育游戏作为一种体育教育手段,其定义应是:以体育动作为基本内容,以游戏为菜式,以增强学生体质为主要目的的特殊的体育活动。

2.体育游戏的作用。体育游戏是学校育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由于它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并且具有较强的趣味性、娱乐性、竞争性以及教化性、易行性等特点,深受广大学生的喜爱。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有意识、有目的地采用体育游戏具有健身、娱乐性、促进个体社会化和个体身心发展的作用,同时能提方巾学生练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有利于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3.游戏教学的概念。根据体育游戏的定义和作用,我们可以这样经游戏教学法下定义,游戏教学是以体育动作技术为基本内容,以滑稽戏为形式,以传授体育知识和运动技术为主要目的的一种特殊的教学方法。也就是说,游戏教学将教学内容融入滑稽戏,以游戏方式传授技术。其作用在动作技术的初学阶段尤为明显。

四、游戏教学的作用分析。

游戏教学可以把枯燥的练习转化成有趣的形式呈现给学生,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想像力,在自主游戏、合作游戏的过程中,既提高身体素质、掌握技术,又培养体育情趣。

1.游戏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打开体育发展史,我们会发现许多体育项目是从游戏中发展演变而来的。项目的技、战术也是在演变过程中不断创新发展,至今形成合理的技术动作。游戏教学把这过程浓缩融入课堂。如用“袋鼠运粮”游戏来传授排球的垫球,将学生均分成若干小组,在第一条横线开始,把排球放在双腿中间,双手背后,做跳跃动作,到第二条横线位置后,把球‘垫’入前3米处的竹篓内,入篓为3分,不入为1分,然后把球拿到第二条横线位置,垫给下一名同学,该同学继续。最后以积分多、完成快的小组为胜。提出问题:1.为使球飞出方法便于控制,应把球垫到手臂什么位置?2.怎样才使球飞得更远(讨论)?这种由浅至深,实践到理论再到实践的过程,符合学生认知过程,学生在宽松没有压力的情况下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得以发挥。游戏教学虽然过多强调了学习过程,但好的过程势必有好的结果。

3.游戏教学有利于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所有智力方面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而兴趣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创意”。有关研究表明:9~22岁是培养创新意识的关键时期。可见中小学时期正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重要时期,在这个时期内培养是对学生的兴趣的指导,即引导他们树立学习体育的志趣,而游戏教学正是从激发学习兴趣入手,使学生在不断“探索”中提高技术才能,从而培养了学生创新意识。在教学过程中,经常引导学生自己编、改游戏内容和规则,并让学生充分教师角色去组织活动,不但培养了他们独立工作能力,而且为他们的创意提供环境,从中发挥了创新能力。

4.游戏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和竞争意识以及交往能力。现代社会需要合作精神,一个人要想在社会中取得成功,就需要与他人合作,需要得到他人的帮助,孤军奋战,难成大业。竞争是体育运动的主要特征之一,在体育运动过程中,时时处处都充满着竞争,既有对自己运动能力的挑战,也有与他人的竞争,还有团队间的竞争。运用教学方法,让学生参与一些集体性的`项目,如“两人三足”、“老鹰抓小鸡”、“推小车”以种形式的接力赛等等,学生在游戏中扮演一定的角色,承担一定的责任和义务,让学生在相互帮助、共同合作的过程中,体验不同角色的心情和个人与群体间的关系,真正体验到由此带来的成功与进步的愉悦,培养了与同伴合作的意识、竞争意识和交往能力。

五、结论与建议。

1.结论。长期以来,我国中小学体育教学形成的注入式教学方式,忽视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一客观事实,致使学生对体育课感到枯燥无味,使越来越多喜欢体育的学生也不是很喜欢上体育课了,阴碍了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而本文提出的游戏教学法能有效地改善或解决这一问题。

在体育教学中运用游戏教学法,符合青少年的身心特点,对于激发学生自觉、主动地参与运动,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提高学生掌握动作技术的能力,增进身心健康等方面都有重要的作用,从而有助于加快课程改革的步伐。

2.建议。体育教师要更新理念,大胆创新,钻研新教材,熟悉新教材,针对教材、学生、场地等特点,精心组织,做到生动活泼,严谨有序,安全合理。从不同视角审视教材,做到“一材多变”。

高中体育课教学论文

篮球运动是一项综合性运动也是一项集体性运动。参加篮球运动不但能增强学生身体的身体素质,还有利于培养学生坚强、拼搏的品质以及团队协作与随机应变的能力。因此,加强体育篮球课的重视,探索科学教学方法,为学生打造一个iw质量的篮球课堂十分有必要。

随着国家大力倡导学生进行体育运动和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体育运动越来越得到重视。但高中篮球教育仍然存在许多问题。首先,iw中阶段的学生学业紧张,学生家长和学生自身对于体育教育的重视也远远不够。受传统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许多学校一味地追求升学率,并米积极落实相关政策和开展体育活动。其次,专业篮球教学人才的缺乏也是一个问题。另外,一些学校的教学条件落后,不能为学生提供进行篮球锻炼与比赛的场地,严重降低了学生的学习篮球的热情。

二、如何完善篮球教学方法。

(一)以学生为本,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高中篮球教学要从学生的立场和角度出发,了解学生喜欢什么样的课堂,对哪些篮球知识和技术比较感兴趣,想通过什么样的方式进行练习。充分以学生为本,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能让学生在篮球学习中有更大的发挥空间,变得更加自信,在篮球中找到乐趣。例如,可以在课堂上开展篮球体育游戏教学。体育游戏娱乐性强,对设施要求不高,大多数学生愿意参与。通过一些篮球游戏如死球复活、传球接力、一人运两球、投篮比赛等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掌握基本技能,扎实基本功,锻炼意志品质,培养团队协作的精神和集体荣誉感。体育游戏教学很好地诊释了寓教于乐这一观念。这避免了基本功学习时的枯燥无味,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下训练基木功、感受篮球的魅力。在这个过程中篮球教师应该及时给予专业的指导,以宽容的心态面对学生在游戏和训练中出现的错误,避免打消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此外,还有培养学生运用战略战术,灵活掌握游戏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培养他们随机应变和正确处理问题的能力。

(二)从实际出发,进行科学训练。

教师在进行篮球授课的时候,要考虑各班级中学生的实际情况。男生和女生对于篮球的认识不同,学习和训练方法也应该有所区分。因此,从实际出发,制l丁出符合各班级和不同学生的科学训练计划十分有必要。在制定计划前,可以制定相关问卷进行调查,了解不同性别、年级学生对篮球的喜爱程度、掌握程度、乐于接受的学习方法等等。根据不同的情况,对篮球基本功、篮球技能、训练强度、教学方法等进行科学合理的选择。教师在有充分的准备和基本情况的了解后,才能在课堂上合理分配时间,掌握训练强度,评估具体完成情况等。对一些热爱篮球,但身体素质较差的学生,要从心理上开导他们,避免他们因为自卑心理而感到受挫,做到适时适当的开导。但是,计划只是一方面,要想达到科学训练的效果,还需要将计划与实际情况相结合,充分考虑学生课堂上的状态,根据实际情况做出相应的调整,不能盲目的进行训练。在不同的阶段,要进行分阶段训练,对训练强度和运动量做好掌握。不考虑实际的高强度负荷训练,不仅对学生的身体产生影响,还会影响他们课下其他学科学习。长此以往,会使学生丧失对篮球的积极性,失去继续学习的动力,甚至逃避篮球课。

(三)与时俱进,运用现代技术手段教学。

在高中体育篮球课中,光有实践性的训练是不够的,还需要对学生进行基本的篮球理论知识的传授。传统的篮球理论课枯燥无味,晦涩难懂,老师在学生面前滔滔不绝的讲授,学生在下面一脸迷茫。大部分学生对这种理论课十分排斥,只愿意参与户外实践课程,大大削弱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但掌握基本的篮球知识是学好篮球的基础,也是解锁高难度技术必须要学习的。现代技术手段的出现,恰恰能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通过多媒体手段播放图文并茂的ppt,讲述篮球的发展历程:展t高难度技术动作的cif动图,使学生生动直观的了解技术动作:并通过播放一些比赛视频,现场讲解篮球比赛规则,使学生对篮球比赛有了一定了解。例如,在课堂上选取美国的nba,中国的cba,cl丁ba等比赛视频,发挥篮球明星的作用,引导学生学习篮球,并通过讲解这些球星的励志故事,培养他们吃苦耐劳、勤奋拼搏、团队协作的精神,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这些现代技术手段的应用,活跃了课堂气氛、生动再现了篮球的竞技魅力,使学生更加有积极性。因此,这就要求老师不仅要掌握篮球的专业技能,还能与时俱进的学习并使用这些现代技术手段。

(四)以赛代练,提供更多实战机会。

对于高中体育篮球课来说,掌握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是远远不够的,还要使学生能熟练地运用到具体的`实践中去。篮球比赛就起到了这样一个作用,可以是学生在具体的实践中了解比赛规则、检验技能的掌握情况、考验临场发挥与应变能力、积累比赛经验,培养竞争一意识与团队协作能力。篮球比赛的规模可小可大,可以组织班级比赛、年级比赛、不同学校间的比赛。篮球比赛的形式也多种多样,可以为常见的五人篮球,也可以为比较流行的接头三人篮球。在平时的训练中,要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正确的意识,发扬“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观念,避免因输球而产生情绪上的问题和更严重的后果。在基本技能上,对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纠正,避免养成不良的行为习惯和不端的态度。

三、结语。

总之,要营造一个高效的体育篮球课堂,必须运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学习热情为目标,开展篮球教学活动。这也要求体育老师不断加强专业学习,提高自身与时俱进的能力,与学生共同成长和进步。在篮球训练过程中促进学生智力与体力的发育,增强创新能力,养成终身锻炼的观念。

高中体育课教学论文

小学生的身心发展与中学生有所不同。小学生对事物的认知能力不强,对自我的认识也不够清晰,但同时小学阶段正是儿童对周围的人、事、物等初步建立起兴趣的重要阶段。尤其是新课程标准中提出小学体育课程的基本理念包括“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等。因此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学方法的选择显得尤为重要。游戏教学方法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在小学体育课堂中被广泛运用,对小学体育教学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体育游戏“寓教于乐”的性质非常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其在小学体育教学各阶段都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

(一)在准备活动中的应用。

准备活动是整堂课程能够顺利、有效进行的重要前提。尤其是体育课程的准备活动,更加强调在这个阶段对学生兴趣的调动。如果能够在准备活动中充分调动起学生对本节课程的兴趣和积极性,将会使整堂课程的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传统的小学体育教学中,课前准备活动经常会采用慢跑、定位操等形式来热身,这就会呈现出老师单调地发出口令,而学生无奈地重复练习的情境,从而使得整节课程从一开始就让学生感受到枯燥乏味,没有参与的兴趣。因此,我们需要在准备活动中运用体育游戏来调动学生的兴趣。比如可以将常规的慢跑创意性地改编为“跑步造字”“、听号组队”等游戏,这样既达到了热身的目的,又调动了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

(二)在课堂中的应用。

小学体育课堂中存在的一个现实情况就是很多学生喜欢运动,但是不喜欢学习运动。具体来说就是在我们的体育课上,如果老师安排自由活动,将各种体育器材交给学生自行活动,学生们的参与度往往会非常高。但如果老师安排统一教授运动技术,学生们的参与性就不如前者高。这其实反映出学生对传统的教学方式的排斥,也反映出学生对“单向灌输式学习”的不自觉的抵触。而游戏教学则在游戏的过程中,消解了学生的这种抵触心理,在无形中实现了运动与快乐的双重目标。比如,我们在跑步训练的课程中,如果只是单纯地讲授跑步的要领或者比赛,无法调动学生的兴趣。尤其是一些身体素质本身较差的学生往往表现得不愿意参与。但是,如果我们将这个课程设计为“快递情报”、“移花接木”等具有趣味性的游戏,并且以小组形式来比赛,就既调动了大家的积极性,又避免了个别能力较差的学生的尴尬。因此,在小学体育课堂中,体育老师如何结合具体教学内容来设置游戏形式,对提高学生参与度,增强教学效果具有非常突出的作用。

(三)在整理活动中的运用。

在体育课堂结束时,很多老师并不重视最后的整理活动。也有的老师认为结束的阶段需要学生们安静下来,调整情绪进入下一节文化课的学习,不需要安排游戏。其实,我们所提的体育游戏并不一定是欢快、激动的游戏,也可以安排一些舒缓、轻松的游戏,帮助学生放松肌肉、关节等身体部位,以平缓、愉快的心情结束体育课。

学校体育教学本质上与体育竞技训练是有区别的,它的基本目标应该是培养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兴趣,传输基本的运动技术。因此,体育教学在方法上相对于文化课更加需要体育老师在调动学生兴趣、创新教学方法上不断探索。游戏法教学不仅需要贯穿在体育课堂的各个阶段,更需要体现在体育课程从始至终的细节之中。

二、体育游戏对小学体育教学的积极影响。

在中小学教育中对教学方法的创新一直是一线教师和教育研究者不断探索的重要课题。相对于室内教学的文化课来说,体育课上老师与学生的互动更为紧密。所以,体育课堂在教学内容的安排和教学方法的创新上具有更为灵活的形式。而体育游戏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对体育教学方法的'创新具有非常明显的影响。这最主要的原因在于课程对象---小学生好动、对新鲜事物充满兴趣、接受性强、对重复练习容易疲劳的特征,有利于体育老师在教学方法上有所突破。比如对于中学生来说,游戏教学法实施起来最难的地方在于,很多学生对老师在教学方法上的改变不一定有兴趣,但是对于小学生来说,在游戏教学中,上节课的游戏到下节课略做改变,他们还是有非常大的兴趣参与进来。因此小学体育教学老师有很大的空间来运用游戏来创新体育教学方法,从而极大地丰富课堂的内容。

(二)提升教师教学水平,灵活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

如前所述,在小学体育教学中运用体育游戏,对老师来说既带来了挑战的也提升了老师的教学水平。因为老师不只是简单地将教学内容游戏化就可以实现教学目标,更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来选择和设计游戏。一般来说,1-3年级的学生理解力还不够成熟,并且喜欢模仿,所以在备课时应该多考虑富有情节的游戏,并且游戏规则要简单,利于小学生尽快掌握。而4-6年级的高年级学生则更加倾向于比赛类的游戏,通过在游戏中获胜来获得周围人的认同和赞扬。另外,老师在游戏的设计中,还需要考虑游戏所需要的场地、道具、人数等各种因素。这些都需要体育老师既要对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非常清楚,也要对各种客观因素有一定的把握。因此,老师在体育游戏的备课到教学再到总结的整个过程中,其教学水平会不断地自觉或不自觉的得到提升,从而灵活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

小学生往往比较活泼,但同时也表现出不能长时间集中精力、容易受外界影响等性格特点。而在新课程标准中,小学体育课程的教学目标中明确指出“增强体能,掌握和应用基本的体育与健康知识和运动技能;培养运动的兴趣和爱好,形成坚持锻炼的习惯;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表现出人际交往的能力与合作精神;提高对个人健康和群体健康的责任感,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发扬体育精神,形成积极进取、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而将体育游戏引入到小学体育教学中,体育老师结合小学生所处的成长阶段的特征,设计各种运动型的小游戏,让学生充分参与到运动之中,这既能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体育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兴趣,又在整个环节中,通过对游戏规则、角色以及过程的理解和参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通过对各自在游戏中角色责任的担当,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通过游戏中的互动与竞争培养学生积极、健康、向上的生活态度。因此,体育游戏在培养了小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也实现了体育教学的目标。

(四)提高小学生创新能力,锻炼思维方式。

体育游戏是一个需要学生身心智全方面参与的活动。在体育课堂中,多样的体育游戏会缓解学生文化课学习中的疲劳,同时也会极大地活跃学生的思维。因为,在游戏中涉及到角色、规则、要求以及团队协作等因素,小学生参与其中既要身体上完全调动起来,也要在精神和心理上动员起来参与其中,在丰富的游戏体验中训练自己的思维方式。尤其是在一些自主性较强的游戏中,小学生需要充分动脑筋,创新自己的方法才能达到目标。而老师也需要在这个过程中,在讲清楚游戏规则和要求后,就把主动权交给学生,给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和能力的空间,从而提高小学生的创新能力,锻炼小学生思维。

总之,体育游戏作为小学体育教学的重要教学形式之一,其在趣味性方面有着突出的优势,同时也对体育课堂、老师和学生等各个主体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积极的影响。当然,这些积极影响需要各个方面一起努力才能使其真正发挥出来。

三、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不利影响。

当前,将体育游戏应用于小学体育教学中的课堂实践越来越多,但是在这些实践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存在一些误区,对小学体育教学造成了不利的影响。

(一)为游戏而游戏,忽视教学目标。

不可否认体育游戏教学法具有很强的娱乐性和趣味性,但这也容易造成许多老师在课堂中一味地突出游戏的趣味性而忽略了教学目标。具体表现就是一味地追求快乐,为了游戏而游戏,为了兴趣而游戏,从而导致在课堂过程中学生所掌握的体育技能非常少。再就是在游戏中为了追求轻松,运动的强度有所欠缺。小学体育课程虽然并不追求让学生全面地掌握各种体育竞技技术,但是也并非无所追求。整个教学过程和内容依然需要围绕通过体育教学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兴趣、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锻炼积极勇敢的意志等教学目标来展开。

(二)内容不合理,影响教学质量。

不同的阶段,游戏教学的目标和内容都有所不同。比如在准备阶段,最主要的目标在于热身,为后面的活动做准备,因此游戏应该选择初步活动性的、简单的热身游戏;而在课堂中的游戏则重点在于通过游戏学习和强化运动技能,所以应该选择能够激发学生兴趣和参与的游戏;而结束时的游戏,目的在于使学生放松肌肉和精神,舒缓情绪,因此应该选择放松性的游戏。但是,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有的老师或者在一开始准备阶段在学生还没完全热身的情况下就安排运动强度较大的游戏,或者在过程中安排忽略目的的游戏等等。这些在教学内容上的不合理,不仅使体育游戏的优势大打折扣,而且在有的时候甚至会适得其反。

(三)组织不严谨,影响教学效果。

在实际的小学体育教学的实践中还有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对游戏过程的组织不够严谨。或者是在游戏前的规则和要求的讲解过程中,花费了太多的时间,从而造成了学生参与游戏的时间较少;或者是游戏过程中存在很大不连贯的地方,从而不断反复,浪费了太多时间,导致临近下课匆匆结束,没有进行很好的总结。诸如此类问题的实质是老师对游戏规则和过程的准备不够充分,对中间会出现的各种问题的预见及应对不够及时,对临时情况的应对以及对游戏的掌控能力不够,所以呈现出整个教学过程组织的不严谨,从而影响了整个教学效果。

四、总结。

总之,体育游戏教学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具有广泛的应用性。在小学体育教学中运用游戏教学法对体育课程、老师和学生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积极影响。

然而,近年来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实践也存在滥用的情况,从而对小学体育教学造成了不利影响。但从总体上来看,体育游戏有利于对传统体育教学方法的改进和优化,对增加小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有非常大的推动作用。因此,体育游戏教学法还需要在体育教学工作者的不断探索和学校教学管理者的大力支持下,不断地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实践、检验、调整和创新,从而为小学生未来的健康成长提供支持。

参考文献:

[1]毛振明,万茹。小学体育教学策略[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8)。

[2]刘小强。简析小学体育教学中运用体育游戏的误区[j].运动,2013,(5)。

[3]顾晓业。小学体育游戏教学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3,(22)。

[4]孙寅超。小学体育教学中运用体育游戏的价值及对策[j].当代体育科技,2013,(25)。

[5]唐炜烽。浅谈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运用[j].科技创新导报,2010,(28)。

[6]刘海军。浅析小学体育游戏教学[j].学周刊,2013,(35)。

[7]印丽梅。小学体育游戏教学对学生兴趣的影响分析[j].当代体育科技,2014,(17)。

[8]张瑞文。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如何运用体育游戏[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09,(4)。

实践体育课堂追求有效教学论文

动手实践、合作交流已成为课堂教学的主旋律,它体现了素质教育的本质,是构建灵动、有效课堂的基本途径。它有利于学生自主获得知识,培养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只是在实施时,要结合具体内容,教师要适时引导,要让合作实践的过程成为对重点、难点的突破,化疑虑为清晰,化抽象为具体,从而掌握知识、形成能力。课堂教学实践重在:

1、在实践中感知;

2、在实践中突破;

3、在实践中应用。

一、在实践中感知。

感知包涵着感官知觉和直觉,与感知对应的认知更直观、更接近事物的本质。如对平面图形的认识,通过看一看、剪一剪、摸一摸的实践活动就能有效地在头脑中留下痕迹,如果只是从理论上获得各种图形的定义,那就显得虚幻,不能在头脑中形成一一对应。尤其是各种“单位”的认识,一旦将实践贯穿其中,就能事半功倍,并能在学生的头脑中开花结果、根深蒂固。如在教学“千米和吨”的认识时,我把学生带到操场,围绕塑胶跑道实实在在地跑了三圈(1000米左右),充分体会了1千米到底有多长。在此基础上估一估:教学楼至宿舍楼有多少米?大约多少个来回是1千米?你的生活中从哪儿到哪儿是1千米?就这样,一节课的时间表面上似乎在学生的跑步、估算中过去了,事实上,学生由此获得了对百米、千米的感性认识。在下一课“吨”的认识时,我搬来医务室的体重计,测得一生体重为25千克,将40个同学排成一方阵,旨在在学生的心目中确立一吨到底有多重。再比如升、毫升、米、分米等的认识,都必须经过这样的实践感知。如果只通过多媒体感受或停留在书本上而忽略了实践体验,或许,一时能掌握,但绝不能转化成个人的经验、能力。我们在批阅试卷时,经常会遇到填单位名称、填进率的错误,当这种错误在同一个班变成一种普遍,那教师就该做点自我反思,因为这部分内容和学生的认知能力、思维水平关系不大,与直观的感性体验相关。

二、在实践中突破。

知识来源于实践,深刻于体验。现代心理学非常强调“动作”在儿童获得知识、发展思维中的作用。针对非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难以形成表象或较抽象的内容,学生的思维很难抵达,动手实践无疑成了一把金钥匙。如在教学“认识分数”中的例6:把3块饼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每人分得多少块?这道题省事的教学方法可以这样引导学生:“每人分得多少块”就是求什么?(每份数。)如何求每份数?从而,很快得到算式3÷4=3/4(块)。很显然,这一过程脱离了分数的意义,违背了教材的初衷。

我在任教的两个班同步教学例6时,一个班采用投影出示三块饼,先请学生讨论如何分,再根据学生的回答课件展示分的过程:一块一块地分,每人每次分得1/4块,再将3个1/4块合成1块饼的3/4,通过两次回放,实现了教学目标――3个1/4块是3/4块。再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第二种分法,即重叠起来平均分成4份,再展开拼成一块饼的3/4,实现目标:3块的1/4是3/4块。不同的分法都体现了一个相同的结论:一块饼的3/4=3块饼的1/4。另一个班,我舍弃了多媒体,而选择学具圆纸片,依然是先分组讨论分法,接着由孩子们自行剪拼,再请各小组应用实物投影展示分的过程及其每份是多少块。表面看来殊途同归,在接下来的练习中,差距出现了,通过动手实践的学生要比应用多媒体的效果好很多。其关键在于动手实践亲身体验,在手脑共同参与下,思维与物象产生了一一对应,变抽象为具体,强化了认知水平,内化为基本技能,并牢固储存于头脑,从而真正理解了“1块饼的3/4=3块饼的1/4”,并能够促类旁通。而通过多媒体认知,显得相对肤浅,根扎得不够深,时过境迁,不少学生又回到模糊状态。所谓“看过了你可能懂,做过了你才真正明白”,从具体的感性实践到抽象概括,加深了对分数意义的理解。

三、在实践中应用。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要求:“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实践操作的机会。”每年学校都会组织春游和秋游,此前的一星期,我都会抓住有效时机,布置学生通过网络搜索附近各旅游景点的游乐项目、收费标准及其与郊游相关的资料,再组织学生根据收集到的资料分组讨论以下问题:

1、去哪里比较好?说说你的理由。

2、有多少人去?

3、包几辆车?车费至少需多少?

4、你准备带多少钱?你对出行的个人消费有什么合理化的建议?

5、需做哪些准备?要注意哪些问题?

最终请每组拿出一个可行性报告在全班逐一展示,并评出一个最佳方案报送学校。孩子们禀性的天真加上活动本身的魅力导致每个学生都全力以赴地参与方案的构建,孩子们通常在景点项目套餐和车费这两项主要开支上大做文章,比谁的方案花最少的钱玩最多的项目。为了节约费用,很多学生反对以班级为单位坐车,主张坐满为准,甚至有学生请父母帮忙托关系向公交公司压价……这样的.实践活动至少有两方面的意义:第一,孩子们从中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是生活的必需,从而更加热爱数学,兴趣、潜力得到了激发。第二,由于方案本身关系到每个人的切身利益,充分调动、提升了孩子们的数学能力、表达能力、合作交流能力。如学习“长、正方形面积计算”后,我当天的家庭作业就是先量一量再算一算家里客厅、卧室、厨房的面积分别是多少,孩子们回家忙乎的劲头可想而知。通过这样的实践活动,不仅加深了对面积的理解,巩固了所学知识,也在学生的心中奠定了数学的重要位置。

好动是小学生的天性,面对枯燥、抽象的数学知识,要使他们乐于接受、主动探索,最有效的教学就是给孩子们搭建实践参与的平台。而实践操作是学生生成知识、拓展思维、形成能力的最佳途径,所以,它既是调动学生的策略,更是学生发展、创新的根本。

高中体育课教学论文

学校这学期对高中的体育课进行改革,我就改革后的体育课谈下自己粗浅的想法,首先课改后的体育课,让老师有教的内容,让学生有学习的项目,课堂的气氛活跃了很多,从而也能让学生真正意义上学到东西,在上跳绳课上学生和我说老师我长这么大都没跳过绳,他说自己以为跳绳就是会跳就行,没想到跳绳还有这么多的花样,同样在学习毽子的时候他们也有这样的感受,这让我感到十分的高兴同时让学生有了学习的兴趣,我就在给自己不断的打气要好好进行学习这样我的课堂学生才会喜欢,而我也找到了自己新的教学方法。新的教学给我课堂带来无穷的快乐和新的'体验,下面本人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首先课程的实施是一场深刻的变革,新的理念、新的教材和新的评价,对广大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

1、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体育教师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利用体育教学改善学生的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从而增进学生身心健康这一目标出发,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学会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培养坚持课外锻炼的习惯,增进身体素质、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等全面发展。

2、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健康成长。

实践体育课堂追求有效教学论文

在体育游戏中,游戏规则规定了游戏的方式和方法。小学生思维活跃,活泼好动,在游戏过程中总喜爱创造性地发挥,充分利用游戏规则的一些漏洞,将手脑并用,综合运用各种技能和经验达到胜利的目的。在游戏中不仅头脑得到锻炼,手脚的协调性也能够得到相应的训练。如在花式跳绳中,需要充分协调好绳的摇摆速度和自身的起跳时间,还要在摇绳的过程中把握手的摆动方向,这样才能够完整地完成一套漂亮的花式跳绳动作。

二、对于体育游戏设计的建议。

1.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

小学各年级之间的学生们年龄上存在差异,所以在进行体育游戏设计时针对不同年龄的学生要制定不同的游戏方案和策略。对于年龄较小的小学生可以利用开导式的体育游戏,此阶段体育游戏的主要目的是为学生们树立一个正确的.体育运动观念,使学生们认识体育并逐渐喜欢上体育。而对于年龄在中等位置的小学生来说,适当地增加一些体育运动项目来说更为合适一些,此年龄的小学生对于体育课程已经有了一个大体上的认知,并且掌握了一定的体育运动技能,所以在设计游戏时要在游戏中适当地增加一些体育活动,使学生们在游戏中更加扎实地掌握体育技能并且学到更多的体育知识。最后,对于年龄较大的小学生可以进行启发式的体育游戏,在设计游戏时注重联想、培养学生们探索发现的精神,可以使学生们在游戏的过程中探寻到更多的体育知识,并在不断的体育锻炼中养成健康的体魄。体育游戏的设计要区分好学生的年龄层次,以便做到有目的性和有针对性的设计,使体育游戏能够充分发挥出其应有的功能。

2.注重简单化与基础化。

小学生的思维方式远远没有成年人复杂,对于事物的考虑也较为简单和幼稚。在体育游戏设计中,需要意识到这些问题,游戏的规则需要明朗化、简单化,便于学生理解,游戏的过程也应该偏向于简单易学。在另一方面,体育游戏的设计需要以基础的锻炼为目的,才能满足小学体育教学的需要,符合小学生体质锻炼的要求。

3.把握游戏与体育教学的联系。

体育游戏设计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完成体育教学,辅助教学活动的开展。在具体设计中第一要明确体育游戏的定位,避免盲目开展体育活动或者将体育游戏作为体育教学的全部。第二在游戏中要充分体现体育锻炼的特征,而不是一味地追求娱乐性,应该在体育游戏开展前进行准备活动,在游戏环节对学生的身体关节等进行充分锻炼。第三体育游戏开展时间安排需要合理化,一是要满足教学需要,二是要能够衔接教学内容,温故而知新。

三、体育游戏实际运用中的几点建议。

1.注重安全保护。

在体育游戏开展中,安全是第一要素。小学生由于天性顽皮好动,自我保护意识差,容易在游戏中做一些多余的活动,大大提高了事故发生的风险。为了有效保护小学生在体育游戏中免受伤害,老师需要在游戏开始前充分了解游戏过程,把握游戏中易发生意外的环节,并向学生详细介绍游戏规则,提醒学生注意安全,游戏开展时可以根据学生年龄适当删减一些危险性较高的环节,如对一年级学生在玩“老鹰捉小鸡”时可以将担当“母鸡”的学生所带领的人数适当减少,防止在奔跑过程中出现踩踏现象。

2.注重游戏时间安排的合理性。

首先,游戏时间需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体质,小学生毕竟没有成年人的耐力,一些设计剧烈运动的体育游戏进行时间过长会成为学生的负担,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游戏时间过短又无法满足娱乐和教学目的。其次,小学生对于游戏活动普遍存在新鲜感,单一的游戏活动在进行一段时间后学生的好奇感就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降低,进而在游戏中开小差,不愿意配合游戏安排,这样游戏的实际效果也会大打折扣。

3.注重组织工作与奖励制度。

体育游戏要取得良好的效果还需要科学地组织游戏。教师在游戏开始前需要详细讲解规则,科学分组进行游戏,将游戏中的任务安排合理分配,保证每一位学生能够积极参与活动。在另一方面,为了鼓励学生,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可以适当地设定一些小奖励和一些小惩罚。在惩罚规定上尽量体现出一种象征性,避免学生心理受到挫折。

作者:杨俊潘单位:福建省三明市尤溪县城关小学。

实践体育课堂追求有效教学论文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采用游戏法,必须选择合适的体育游戏,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因而,要选择具有趣味性的体育游戏,优先采用小学生经常实施和喜欢的小游戏,例如传统的“老鹰抓小鸡”或是“呼啦圈”等。除此之外,还可以根据不同年级的教学目标来进行选择,按照不同的教学项目的要求来选择适合的体育游戏,以保障体育游戏开展的有效性。比如说,我们可以对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开展跳绳接力赛或是火车赛跑,但这两种游戏对于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难度,不宜开展,以免导致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在游戏过程中受伤。

小学体育教学中的游戏法具有趣味性,能体现出教育的作用,对小学生来说十分有吸引力。值得注意的是,体育游戏的选择不可只重视其趣味性,而忽略了体育教学的目的。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是服务于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的,不可本末倒置。总而言之,在小学体育教学中采用体育游戏法,既要利用游戏的趣味性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要充分体现体育教学中的教育作用,以锻炼学生的身体,培养学生的体育素质。

二、在小学体育教学中,要将游戏法与创设情境教学法相结合。

现如今,游戏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十分普遍,为加强其作用,可将游戏法与创设情境教学法相结合,以使得体育游戏变得更加戏剧化,增添游戏的乐趣,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游戏中开展体育学习,牢牢地把握教学内容,吸收教师所传授的知识,从而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体育小游戏要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联系,具有情景性的体育游戏容易让学生快速进入游戏中的角色,以充分体现游戏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作用。所采用的游戏法需要有一定的规则,可从中加强学生的集体意识,让学生成为勇敢机智的人;还可以让学生了解体育运动中的规则性,遵循体育活动中的规律,以促进学生体育思维的提高。因而,在小学体育教学中,要根据小学生好奇心强的特点,积极地开展各项体育游戏,有效地应用情境创设,以丰富游戏的内容,保障体育教学质量。

三、创新体育游戏,适度使用体育游戏。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要以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兴趣为依据来创新体育游戏,使其更符合学生的学习要求。为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可以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游戏的改编和创新过程中,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让学生在体育游戏设计中充分发挥情感作用,高效地完成体育教学任务。另外,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要注意的是,不可过度采用游戏法,以免造成反效果。

四、结束语。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采用游戏法,是小学体育新课标中的要求,是提高小学体育教学有效性的重要途径。小学体育教学是我国教学体系中的重要科目,其教学目的在于保障学生的心理健康,加强学生的锻炼,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从而实现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充分利用富有趣味性的小游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游戏过程中掌握体育运动的技巧,从而实现体育教学目的,保障小学体育教学质量,为小学生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

作者:刘秀钏单位:德化县浔中中心小学。